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公派归国留学人员重点资助科研项目《2 1世纪的黑龙江与东北亚》一书 ,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力的一部新作 ,于 2 0 0 1年 3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蓬勃发展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向纵深发展态势下 ,它是作者长期从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辛勤耕耘结出的硕果。卓有声望的东北亚研究专家、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王胜今研究员为该书作序 ,对该书及作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指出 :“该书是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 ,具有明显的学术价值 ,对推进…  相似文献   

2.
东北亚经济合作有新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的邀请,本人于1999年9月30日赴汉城参加由它主办的“21世纪通向东北亚经济合作之路”国际讨论会。中国、日本和韩国20多位学者与会。分别讨论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合作以及加强东北亚合作的战略设想四个专题。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是由政府设立的研究机构,颇具权威性。它为政府提供咨询和顾问服务的范围几乎包括所有有关国际经济的政策问题,它又是韩国政府的政策信息库。韩国经济部副部长严洛特地到会并作主题发言。过去20多年来,有关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已经召开过不少会议,包…  相似文献   

3.
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从学术讨论中作为“热点”的理论问题,逐步发展为举世关注并付诸实施的现实问题。在这种经济合作当中,作为该地区发达国家的日本,将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牵引车”与“制动器”日本,经过战后四十余年的努力,一跃成为具有强大实力的经济发达国家。毫无疑问,这个实力强大的国家,在亚洲和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以日本作为唯一发达国家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来说,日本正在起着一种“牵引车”的作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深入探讨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展状况的同时,着重对黑龙江省在“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作了详实的综合论证和比较分析,认为黑龙江省要利用在区域合作中的地理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增强经济活力,缩小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以及技术实力等方面的差距,注重东北亚各国在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互补性,寻找黑龙江省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的突破口和着重点: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并迅速开拓日趋紧密的东北亚区域合作体系,挖掘其双边乃至多边的贸易合作关系继续发展的潜力,密切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在这一地区的市场份额;更好地发挥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基础雄厚等优势,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投资环境,全方位地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判断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 ,需要考察其合作过程中的现实利益、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三个方面。本文正是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出发 ,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判断。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中青年世界经济讨论会暨中青年亚太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于1989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北京举行。与会的6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围绕“通货膨胀、债务与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讨论。其中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和高速增长时期的反通货膨胀对策,以及当前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问题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现将一部分与会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扼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惟一资源丰富而没有开发的地区 ,目前东北亚经济合作开始升温。区域合作宜采取多层次合作模式。黑龙江处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地位。今年元月在日本新召开的“二○○○年东北亚经济研讨会” ,把日、韩与中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经济合作列为重要议题。黑龙江省应率先扩大对外开放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市场主体。通过绥芬河到俄罗斯海参崴的陆海联运大通道是最重要的东北亚交通枢纽。绥芬河市有必要建设物流中心 ,进一步发挥桥梁、枢纽、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8.
1 韩国政府提出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的内外背景韩国新政府上台之后 ,曾提出将“把韩国建设成为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作为经济领域的核心国政课题。所谓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指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朝鲜半岛在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一方面把韩国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 ;另一方面使之成为企业和金融活动的基地。从外部条件来看 ,这是由于在 2 1世纪东北亚将是最大的经济增长地区。 2 0 0 0年韩中日三国的GDP为 6 2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GDP的 2 0 % ,较之 1 960年占世界GDP的 1 0 1 %增长了一倍。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 ,预计 2 0 1 0年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9.
尽管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了国家间密切的经济联系,但区域经济合作进展迟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推进,将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本文主要探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东北亚经济合作,通过东北亚经济合作与"一带一路"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案例比较,阐释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深化东北亚经济关系未来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各国(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近年已经有突破性的进展。其中日本对东北亚的投资和经济援助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的流向、规模与结构,必将对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产生深刻的重要影响。本文仅就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格局、基本模式以及日本作为资本大国在该地区的资本输出及其面临的抉择,谈谈笔者一点不成熟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以来,其对外战略正逐渐成形。拜登政府表示将以同盟关系为基础重建美国的领导力,在东北亚地区继续推进印太战略的实施。美国东北亚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被普遍认为战略指向明显,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美国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将继续利用台湾问题对华进行战略牵制,中美关系仍处于其东北亚政策调整的核心。拜登政府将巩固与日本的盟友关系,这一倾向也得到了菅义伟政权的积极回应。朝鲜半岛问题的走向尚未明朗,缺乏沟通和协作的氛围。受制于国内因素的影响,拜登政府对外修复盟友关系、布局战略重组并非易事。鉴于美国在东北亚的政策调整,中国必须正视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一地区的推进,而且对于中国周边安全稳定也至关重要,中国要积极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政府提出将与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人们普遍感觉到中国正在积极推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与和解,因而有关构建东北亚命运共同体的设想也格外引人注目。虽然官方并未公布构建东北亚地区命运共同体的政策目标,但呼吁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与历史上日韩等提出的“东亚(东北亚)共同体”建设不同,中国政府分外重视命运共同体所体现的共享历史、平等、相互尊重和共同发展的含义,是一种超越反霸和同盟关系、推动新型伙伴关系建设的话语体系。在比较各方关于东北亚地区的定义后可以发现,“东北亚”是一个地缘政治概念,直至中美关系改善和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后,这个术语才有了接近今天所表述的整体感。即便如此,域内国家对东北亚的边界仍有不同意见,经济学者和政治学者讨论东亚(东北亚)时对概念的范围也有分歧,因而仍难以形成一致的地区认同和地区发展愿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东北亚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经济演变趋势,才能进一步推动东北亚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形势的变化,东北亚国家的合作意识增强,纷纷把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以其地缘战略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域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是,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难点是"两大缺失、两大不同和三大不确定因素",本文提出若干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亚可能是地区合作最为落后的地理区域之一。权力、安全、经济等方面的利益冲突,以及传统文化、历史记忆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观念冲突,使得东北亚诸国在不同议题上结成不同的国家合作或议题合作区块,从而形成一种多重碎片化的格局。碎片化不但使得整体的地区合作难以形成,甚至造成既有合作领域倒退的"坏苹果"效应,因此,对东北亚碎片化的生成与竞争/合作状况进行充分的评估,有助于为碎片化的缓解与治理提供思考路径。东北亚各国应该及早采取措施缓解或消除地区碎片化,从而在未来的全球地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5.
构筑“东北亚大旅游圈”是实现东北亚旅游经济一体化,旅游资源互补与共享的重要模式, 将为亚太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奠定基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启了构筑“东北亚大旅游圈”序幕。中、俄、朝、韩、日、蒙六国在这个旅游圈内就拥有40多个大城市,仅中日韩三国GDP为  相似文献   

16.
TPP与东北亚     
本文的主题是分析TTP(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议)与东北亚一体化的关系与进展。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对TPP的发展演变及谈判课题做概要性介绍;二是从美国国内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加入TPP的背景及目的;三是分析日本对TPP的应对;四是分析日、中、韩三国FTA谈判中各个国家的意图及可能采取的行为。笔者认为,TPP和FTA谈判,不仅仅是确保经济利益,而是通过形成相互间的生产、消费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依赖关系,向经济一体化、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提高相互信任,实现和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制度的创建需要共有观念作先导,欧洲一体化能获得目前的成就无疑深深地得益于欧洲观念、欧洲区域意识的存在。反观东北亚地区却存在着本地区区域意识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与多种因素有关。这种地区认同的缺失不利于东北亚共同价值观、内聚力和相互信赖的形成,也不利于东北亚区域合作向前推进。要推动东北亚合作的发展,必须从重新构建各国的身份认同着手,培养东北亚的区域意识,区域意识的形成对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东北亚区域意识的形成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无论如何这个过程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季风 《日本学刊》2004,(3):154-15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松下政经塾共同主办的“2 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 0 0 4年2月2 1—2 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日双方政治家、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以及各方人士10 0多人共聚一堂,就2 1世纪中日经济合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研讨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会见了日本代表团的主要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朱锦昌,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中日友协副会长陈永昌,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孙新,日本外务副大臣、众议院议员逢泽一郎,松下政经塾塾长关淳,日本民…  相似文献   

19.
日本、韩国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徐世刚近年来,世界经济正迅速向国际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这两种趋势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许多国家都顺应这个历史潮流,并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自己的优势.寻求国际间、地区间的经...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是世界三大战略地区之一,聚集着世界上强大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大国,形成了多个双边和三角关系,其中由中日、中俄、俄日关系构成的三角结构影响着东北亚安全形势的走向。自21世纪以来,美日联手主导东北亚安全事务意图的增强、朝核问题的跌宕起伏、相关国家领土和海洋权益纷争再起,更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如何重新塑造中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外交形象、处理和发展与地区内各国的双边关系、确保中国的战略利益不受损害,是我们今天不得不予以重视和研究的重大外交课题"。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