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明撰文指出 ,现阶段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八大误区 :( 1 )舆论监督影响正面宣传。某些新闻单位的领导 ,总把舆论监督与正面报道对立起来 ,认为舆论监督多了、尖锐了就会影响到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大局 ,不敢再搞揭露性和批评性报道 ,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和不良风气不愿或干脆放弃监督。 ( 2 )舆论监督容易犯错误。有人认为 ,正面报道不会犯导向性错误 ,舆论监督容易出导向性错误 ,因而主张少搞甚至不搞舆论监督 ;有人总是把审视的目光盯在舆论监督上。 ( 3)舆论监督可以包打天下。少数记者少数新闻媒体往往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作用和能量…  相似文献   

2.
潘汉 《南方论刊》2001,(2):41-41
正面宣传成就报道和舆论监督、批评报道,都是新闻媒体强化导向的一种有效办法。正面宣传、舆论监督与舆论导向是内在一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我们只有在抓好正面宣传这个重点的同时,辅以舆论监督,正确地开展批评报道,才确保正确舆论导向机制的健康运行。首先,实行舆论监督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我国的舆论监督特别强调有领导的舆论监督,即任何舆论监督的行为都是应纳入党和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守纪律地进行,尤其要做好对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实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3.
李建兰 《兰州学刊》2000,(3):76-76,5
一、要依法进行新闻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必须依法进行,不能有悖于法律。这是舆论监督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记者、编辑首先必须懂法。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社会各个领域,一般都有各自的法律条文。作为记者、编辑不可能十分熟悉各行各业,更不可能对这些法律条文了如指掌,但有一个原则必须清楚,就是要弄清这些地方有哪些法律、法规,以法律为准绳,对批评对象的作为或不作为及批评报道本身作出判断。如果批评报道与法律相抵触或无法律依据,就会惹出事端,引起官司。近年来,兰州市的房地产开发很热,一些投资商看中了城区黄金地段的河、洪道开发。有关地方…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往往被视为"批评报道"、"负面功能",是媒体之最难,也是媒体之最重要.说其难,主要因为这些报道的内容,是监督对象不愿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东西,就可能百般阻挠,与新闻监督者发生心理、行为的对立,对抗,甚至对簿公堂打官司.但是,没有一家媒体因为其难而放弃舆论监督.那么,如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成为媒体多年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笔者在党报工作了26年,由于常年做群众工作方面报道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新闻舆论监督要增强"三度",即舆论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对消极腐败现象也要进行批评和揭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朱镕基总理赠言勉励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由此可见,舆论监督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在舆论监督总的态势中,中央及省级媒体无论规模还是效果均令人侧目,而地市媒体(下特指地市报)相对沉寂些。许多地市报人感到开展舆论监督困难重重。有人感叹道:“做好舆论监督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正面宣传为主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这是多年来我们党所领导的新闻战线坚持的行之有效的正确宣传方针,这不仅是我们的一贯传统,也是我们的新闻事业区别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最鲜明的特点。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强调正面宣传对推进我们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强调正面宣传决不能理解为不用搞批评报道了,舆论监督没有什么作为了,从而否定舆论监督的作用,相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正确地处理好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充分、准确地…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生态下的舆论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监督的主体无疑是公众,但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在舆论监督的实施过程中,传媒往往作为代理人来代表公众进行舆论监督.然而,媒体由于处在政府的严格管理之下,从而使舆论监督这种公众独立自主对政府进行的监督,成了政府管理之下的监督和批评,甚至成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工具.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带来的变革,开启了公众表达的平台,它突破原有信息控制格局,使公众作为真正意义上之舆论监督主体的权力得到回归.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模式已经悄然呈现.为此,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府应该以发展的眼光顺应变革,消除对抗式的控制思维,与公众积极对话、理性博弈,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这才是适合当前传媒生态的理想舆论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8.
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无可否认 ,做批评报道的难度比正面报道大得多 ,在采访、调查、发稿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更是必须充分估计到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以采取相应的对策。只有讲究批评策略 ,不断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 ,才能使批评报道进行得更顺利。一、批评报道的艺术和策略进行批评报道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胆识 ,“胆”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 ,敢于仗义执言 ,顶住压力、排除干扰 ;“识”就是要有谋略 ,讲究批评的艺术和策略 ,这里 ,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关于“识”的问题。进行批评报道首要的一点是善于抓住党…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 ,舆论监督通常指的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渠道 ,对国家、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评论和批评 ,公开表达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从一般意义上讲 ,舆论监督也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报道。近几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 ,1999年 3月 15日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首次明确指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离不开合法、适时、严格的外部监督 ,舆论监督以其公开、透明的特性和快捷、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成为依法治国的有效监督方式之一。一、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新闻…  相似文献   

10.
发表批评性读者来信,是报纸实施舆论监督的一种常用方式。这些批评信或反映社会问题,或揭辞不良社会现象,或呼吁解决一些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具体问题。在一般情a下,读者不是认为很有必要,是不会提笔给报社反映情况的,所以,这些批评信对读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些来信处理得好不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报社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关系到舆论监督能不能正常开展。一、创新报纸批评性来信处理方式是提苏奖论监警数事的迫切要求衡量批评性来信处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效率”。效率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处理批评信的速度;二、…  相似文献   

11.
党报批评是党报舆论监督的主要内容。新闻有学 ,批评求术。正确的观点和合理的方法是党报批评的核心与手段。本文从 5个方面论述了党报批评的重要性 :事实准确无误、善于运用典型、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为读者服务、注重社会回音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杨永莱,杨玲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保持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使之在艰巨宏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抑制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斗争中发挥中流砒柱作用,“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行。批评...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的目地在于化解矛盾,改进工作。为此,就要注意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基层新闻单位由于与监督对象不可避免地要经常接触,这就不可能回避一些人际关系。如何使舆论监督既取得各级领导和上下各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又使舆论监督达到目的,收到实际效果,是基层新闻工作者实感难以把握和操作的一个问题。从一些成功的经验看.准确掌握舆论监督的度、量、衡,是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关键。难点之一:度的准确。新闻舆论监督的度,即准确度,尤其批评要适度。要把握好准确度,就要找出最佳结合点。所谓最佳结合点,就是新闻单位对来自群…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实施积极的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责任;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媒体上进行,面向社会大众,公开指出不足,抨击不合理社会现象,因此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批评报道应该不仅是反映老百姓的呼声,也是在党和政府与老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促进问题的协调解决。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者要正确运用新闻工具,实行舆论监督,首先要正确认识当前新闻批评的难点,其次要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再次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最后要充分认识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只有站在这一高度上加以理解和认识,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自觉地为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具有其他形式的批评监督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只有认真抓好题材,掌握其分寸与刊播时机,此功能才能发挥得恰到好处,才能充分起到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事务及公共事务有关的社会事务的监督,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重要方式。舆论监督包括新闻批评,还应包括公众对工作和决策的参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矛盾进行及时沟通、疏导、化解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新闻报道(包括内参)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意志和情绪、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出来,形成舆论,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重视,推动党和政府的工作。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也是新闻工作自身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胡劲 《南方论刊》2005,(10):55-55,52
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时刻不忘职业道德操守,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对自己的基本要求和责任。当前加强行风建设的春风正吹遍全市各行各业,肩负报道新闻事实,实施舆论监督职能的新闻记者就更有必要加强自身建设、以良好职业操守,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鼓与呼。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闻界出现了一些置职业操守于不顾的不正之风,一些记者,借采访之机、吃拿卡要、以权谋私、搞有偿新闻、甚至搞假新闻;或者你给我好处,我给你唱赞歌,好处多一点,调子就高一点,好处少一点,调子就低一点,甚至公然索贿,敲诈勒索……据报载:年…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现代社会权力制衡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其对秩序化社会的呼唤,新闻舆论监督因其特有的影响力和规范力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舆论监督是有别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它是通过新闻媒介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及其他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批评和制约、促使其修正错误的舆论监督,它具有极强的公开性、广泛性、集中性和时效性的特点.因此,新闻舆论监督是权利制约机制中最能体现民意、在民众中影响最大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20.
一在过去几年,我们党在作风上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正之风。比如,有些干部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铺张浪费、损公肥私,甚至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上犯罪的道路。有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人民的主人,搞特殊化,走后门,不与群众同甘苦。还有的闹派性,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有些干部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好人主义、家长制、一言堂等等歪风邪气。这些不正之风,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破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