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千世界,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有一种时间节律,犹如有一个时钟的控制。这种现敦被称为“生物钟”。人作为万物之灵,其生命活动也都具有生物钟节律,无论是体温、血压、脉搏、呼吸、血糖及内分泌激素,在一天24小时内都有一定的规律。一旦这种生物规律被打乱,便会发生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2.
选择机制存在于语言演变现象的背后,在无形中制约着语言的演变发展.在同时或历时存在的各种语言形式中,选择机制以语言自身的特点和语言外部的因素为契机,自然选择那些符合当时语言环境和规律的形式.选择机制的作用是统一的,但选择机制发生作用所借助的契机各不相同,如词的语义特征、语言的经济原则、人的"组块"心理过程以及人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而演变现象多种多样,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节律包括人类自身的生物节律和人类以外的外部节律(自然节律)。运动生物节律是生物节律和自然节律对人体共同产生影响的综合表现。据对国内外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多年运动生物节律研究表明,运动成绩所表现的运动竞技状态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  相似文献   

4.
刘健 《社区》2008,(2):50-51
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是养生,又称为养性、摄生、治未病。预防的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病延年。养生的内容很多,如饮食、起居、情志、练功等。但都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使人体生理节律彼此协调,并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到历史社会、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学生自身素质及不健全的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部分大学生还存在着严重的诚信缺失现象。文章提出利用课堂教学、营造诚信环境、开展社会实践和加强制度建设四个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诚信度。  相似文献   

6.
简帛书法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我们应从文化学角度进行研究。简帛书法的发生、发展、湮没、中兴。既与简缣帛文化载体这一物质外壳有关,更上法艺术自身内在发展规律密切相关。简帛书法的文化载体本身即蕴含着极为深刻而特殊的文化意义,如对汉字书写编排的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的款式习惯的形成, 汉字的简化,汉字横画多于竖画等特点的形成,汉字书法笔法的丰富等都 起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审美视角下的普通话轻声美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音美是语言审美因素的首要因素。轻声作为重要的语言成分之一及重要的语流音变现象,它带给人的美感是客观存在的。审美视角下,轻声具有灵动有致的节律美、轻巧柔和的音质美、口语应用的模糊美、语音流变的自然美等美感特征,这是理解轻声这种语音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一个系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受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系统论的视角下探索影响专业设置的因素,它们包括和专业设置外部运行的环境如技术水平、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等影响;专业设置内部自身的构成要素如课程体系、专业教育教学资源、专业中的人等要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生物周期节律是指生物活动随时间节律变化的规律,人体心血管的功能活动也存在昼夜周期节律。高血压病的发展和症状发生在24h中非均等分布。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我们应用生物周期节律理论护理高血压病患者,并与2001年 7月至2003年6月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对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景中由于练习而获得新的经验并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持久性变化的过程。但是,这些变化不是由药物或疲劳引起的,是由于选择了不同的策略处理相同的教材,由于新的信息作用,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变化和不同的反应。这种不同的变化或反应的发展使学习者能更有效地解释和影响客观世界,这种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即学习)的有效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按照存在方式可将这些因素分为学习者的外部因素及自身的内部因素。这里的外部因素指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及生理方面的因素,如时间、光线、声音、温度、姿势、知觉通道偏爱等;内…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环境下,生物体内的生物钟接受外界光-暗和温度等周期信号,调整自身的时相,与外界环境保持同步。生物钟控制着昼夜节律,使其具有内源性和自我维持运转的特点。通过裸藻野生型和突变株系在生理生化等方面节律的变化,进一步分析起决定性作用的生物钟成分,从而深入剖析生物钟与昼夜节律之间的机制,及生物钟与衰老退行性变关系,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王洪武 《社区》2014,(15):50-51
人类对生物钟的研究真正取得进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内存在“生物钟”。每个人从其诞生之日起直到生命的终结都存在着年节律、月节律和日节律。德国和奥地利的科学家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大量的调研。  相似文献   

13.
英汉古典诗歌都是从口头民歌形式逐渐发展到格律化形式,其内在原因是追求诗歌的音的美和节律美,从而达到具有最佳的音乐性效果,实现最佳的表情寄意功能.因此,英汉两种诗歌在构成音乐性的韵律方面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但英语和汉语毕竟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其语音构成方式和词汇、语法构成规则不同,决定了两种语言的诗歌在韵律方面又有许多相异之处.诗歌的韵律主要包括青的和节律两个方面,而音韵主要指押韵和语言拟声.节律措节奏和格律.一、首先在音韵方面英汉诗歌在韵脚形式韵脚位置、押韵格式及语言似声手段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  相似文献   

14.
学报的编辑出版在表面上看给人一种简单易行的感觉,但实际并不是这样,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每个环节都和刊物的质量密切相关.只有从全面管理入手才能把刊物的质量搞好.全面质量管理做为一种管理理念引入学报的管理可以起一定的指导性作用.以内部管理的效果去影响那些和学报质量密切相关的外部因素,使内外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及办刊氛围,从而促进学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角度探讨使生物课堂更生动的方法.通过案例研究,本文从精神感染、强化备课、巧设提问、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讨论了对如何使生物课堂更生动.  相似文献   

16.
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已存在一些不和谐现象。但指责社会种种不和谐现象并未抓到问题的实质和关键。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人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方式的改变或重构才是社会不和谐现象的深层原因和根本原因!身心失和不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而是一个存在论问题.它从存在论意义上改变或重构了人.并由此导致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生活种种危机。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在公共政策、制度等方面着手外.人的存在方式、人自身内在和谐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06,(9)
影响衰老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的内分泌调节状况。长寿老人都具有一种重要的遗传体质和长寿体质,有多代连续长寿或隔代长寿或两代连续长寿现象。90年代以来,医学界纷纷报道人的1号、4号、7号染色体与X染色体各自存在着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在环境方面,世界上有五  相似文献   

18.
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引论 人类学中的生态人类学(Ecological Anthropology)或称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是应用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与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密切的关系。 所谓生态环境,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换言之,即生物(包括动植物和微生物)因素之间、以及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如气候、水、上、阳光等)之间,存在着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相互作用的因素,在自然界中构成各种有机联系的整体,即所谓“生态系统”,如江、河、湖、海、草原、森林、农田等均为不同的生态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保持着一定的相对平衡关系,进行着正常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此种现象即是“生态平衡”。地球上一切生物都生存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也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由于适应和改造环境所创造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均与其所处自然环境有关,无不受生态平衡规律所制约。因而保护生态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创造才能顺利进行,否则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带来人为的灾祸。  相似文献   

19.
简帛书法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应从文化学角度进行研究。简帛书法的发生、发展、湮没、中兴,既与简牍缣帛文化载体这一物质外壳有关,更与书法艺术自身内在发展规规律密切相关。简帛书法的文化载体本身即蕴含着极为深刻而特殊的文化意义,如对汉字书写编排的由上至下、由右至左的款式习惯的形成,汉字的简化,汉字横画多于竖画等特点的形成,汉字书法笔法的丰富等都起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日晚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展现了品特戏剧中无所不在的威胁主题与人物内心的恐惧,表现了威胁者自身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胁,也表现了人为争夺空间和控制权而争斗的生物本能,以及人的行为后面难以认识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