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4年夏天,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戴河避暑。据李银桥回忆,一次,在海边毛泽东望着天水相连的地平线。忽然与警卫谈起了洋流。他说:"世界大洋中有两条重要的暖流。一条是墨西哥湾暖流,再一条就是台湾暖流。"这时,他又久久地遥望大海。忽然抬起一只手指向遥远的远方,说:"台湾,我们还没有  相似文献   

2.
吴甘霖  邓小兰 《领导文萃》2010,(24):114-116
<正>有一段时间,我在全国各地的企业做培训的时候,很喜欢讲两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在一家酒店里,一位员工接到一位台湾客人的电话,说自己不慎在酒店里遗落了一包回家祭祖时从祖坟上带来的泥土,这包故土对于他来说非常珍贵,请工作人员一定要帮他找到。  相似文献   

3.
<正>最近,台湾民调的一组数据非常值得注意:台湾地方选举之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的民意满意度达到43%,稳稳超过了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33%。一时间,台湾各个媒体、电视节目都在讨论:蔡  相似文献   

4.
<正>马英九出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独"势力给他戴上"无能"的帽子;一些台湾媒体批评他"毫无魄力"。对此,他很少进行正面回应。如今,很少有人再用这两个词来形容马英九,因为他已经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4月,德高望重的李慎之先生离开了我们。历史写给先生的讣告里会有这样一句:他的逝世是中国的损失。先生特立独行的事迹和洋洋洒洒的雄文构成了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如臧克家的一首诗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本期的文章都很精彩,遗憾的是,由于篇幅原因不能在这里一一介绍。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教授在《中国的外部困难和新领导集体面对的挑战》中提出,在当今和未来一些年里特别突出、紧迫和难办的是台湾问题。在台湾问题上大陆有长期优势,看不到或看不够这种长期优势就很可能…  相似文献   

6.
封思倩 《领导文萃》2014,(12):60-65
正郝柏村,生于1919年,江苏盐城人。台湾当局一级上将军官,曾任"参谋总长"、"行政院长"等职,郝柏村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台独",为台湾与大陆"三通"开辟了互相联系与协调的通道。他被称为台湾的"第一军事强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担任过蒋介石的侍卫长,后成为台最高军事将领"参谋总长"。他也是台湾政坛少有的军人出身的"行政院长",但因反对李登辉的"台独"主张,愤然辞职。他就是今年已94岁高龄的郝柏村。当环球人物杂志特约记者与他在台北的办公室会面时,郝  相似文献   

7.
<正> 台湾有位经济学博士,一次去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9号半鞋已卖完,博士想换一双小号的,试穿了一下,虽然有点紧,但考虑到新鞋子穿穿会松的,就掏钱要买。可柜台里的售货员却拒绝卖鞋给他,理由是刚才试穿时,发现他的面部表情不对劲儿。售货员说:“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子卖出  相似文献   

8.
李立 《领导文萃》2014,(24):61-64
正他25岁当选全台湾最年轻的市议员,33岁成为全台湾最年轻的县长。他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讲话时表情丰富,有声有色;在亲和力十足的形象下,有着丰富的政治历练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曾被称为是帮助马英九打赢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幕后操盘手。他,就是台湾地区副领导人吴敦义。随着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临近,吴敦义又一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  相似文献   

9.
李敖出尽风头,是电视媒体的男主角。 接受媒体记者的“狂轰滥炸”,李敖也不忘讽刺几句:“我在台湾住了五十年,从没离开过。如果以此为爱台湾的标准,我是最爱台湾的人。但在台湾,我却被忽略,一路被打压。我讲了一个笑话:我李敖在台湾被当成卫生棉,感觉不到它,几乎忘了它的存在。直到我参选‘总统’,你们才透过媒体,重新认识了我。” 如今,李敖并没有因“落选”而有丝毫沮丧,一副胜利者的模样。 李敖是不怕累的“诉讼大王”。 他有个做律师的朋友,跟李敖深交已久,目睹过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正>让年轻人在年轻时做该做的事马云有一次去台湾,跟一群企业家吃饭。席间,每个企业家都跟他大谈创新,这些人年纪都很大。马云回去后写文章说:"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的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尽全力去帮助年轻人创新.."  相似文献   

11.
吕绍刚 《决策探索》2008,(11):65-66
4月29日凌晨,台湾知名作家柏杨在台北病逝,享年89岁。他和李敖都是台湾著名杂文家,同时又与张学良、李敖一起并称台湾“三大难友”。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曾在大陆一版再版,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过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12.
台湾诗人、散文家余光中自称我的生命在两岸之间,并且发自肺腑地赞叹: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所创作的以中国文化、历史、地理为背景的百余首缅怀故园诗歌,氤氲浓浓的爱国情结。一首《乡愁》传遍大江南北,令全球华裔游子泪湿青衫:离开了家,才知道家的可爱;离开了国,才知道国的可贵……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今年十月,在台湾高雄的余老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何必穿鞋?     
辞职后,我开始旅行。我去了台湾最南边的屏东县,在一个叫"枋寮"的小镇停下车来买水果。年轻的男老板穿着汗衫、光着脚。我问他:"干吗不穿鞋?"他说:"田就在旁边,跑来跑去,何必穿鞋?"他把莲雾放在篮子里和箱子里卖,我问:"篮子和箱子里的莲雾有什么不同?"他说:"都一样。放在篮子里,让客人可以看到每一颗莲雾都是好的。有些店家  相似文献   

14.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不仅善于写作,还擅长绘画。他的书,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而他的画,也频繁获奖。  相似文献   

15.
如果19世纪的狄更斯到今天的台湾来访问,他仍然会写下那历久弥新的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恶劣的时代!”但是,他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0,(8):16-17
虎年春节,总书记笑答“到台湾走走” 虎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专程前往厦门至金门航线客运码头为台湾旅客送行.特别强调“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对台商希望他到台湾走一走的邀请.笑答:“我一定记住你的邀请。”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纵横台湾政坛40年,虽几起几落,但一直屹立不倒,这和他圆融的处事手法有着很大关系,台湾政坛上都尊称他“伯公”。  相似文献   

18.
台湾目前的现状,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但这种不独不统的状态不可能永久维持。而随着这一状态的结束,可能出现的结局有两种:1、台湾从中国分裂并获得独立;2、台湾和大陆实现统一。以上两种结局又都可能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战争或和平——得以产生,因此台湾问题最终解决的结果,会出现下列四种  相似文献   

19.
成佛     
彭友茂 《领导文萃》2014,(10):99-99
正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讲过这样一句话:"每块木头都是座佛,只要有人去掉多余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完美的,只要除掉缺点和瑕疵。"我看见过工艺人员雕刻物品的场景,对蔡先生的这句话有了直观、形象的理解。一个人要成才,要完美,要成"佛",第一,他不能满足于自己是一  相似文献   

20.
唐仁 《领导文萃》2012,(8):126-129
六十年前蒋,介石败走台湾。凭军队人数、武器装备、经济实力……他哪方面不超过中国共产党可是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一九四七年的三月五日,胡宗南攻入延安,蒋介石发布的嘉奖电称:"宗南老弟:将士用命,一举而攻克延安,功在党国,雪我十余年来积愤,殊堪奖赏……"五月,蒋致电全部美式装备的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称:"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