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音乐伴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成为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目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轻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音乐教育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音乐师资水平低,音乐教学设施落后。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倡导先进音乐文化的传播,发挥音乐的社会价值和精神引导作用。要创造良好的音乐教育环境,完善音乐教育的必要设施。  相似文献   

2.
张晓楠 《理论界》2010,(4):189-190
音乐教育的社会功利和音乐审美并不是是统一的,如具体地检测或评估一下音乐教育的实效,就会发现二者是矛盾冲突的,也是不可兼得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从当今古典音乐听众匮乏的现状入手,指出影响高雅音乐艺术传播的因素主要是早期高雅音乐教育的缺位和社会整体高雅音乐文化氛围的缺失.要改变现状,必须从低龄群体音乐教育抓起,重视社会音乐文化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多元化社会发展中,音乐教育如何实施多元化音乐教学也成为研究热点。多元化音乐形式实现了全球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多元化音乐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中的实施,更有助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本文就音乐教育中的多元化音乐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发挥基础音乐教育作用服务桂林文化名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音乐教育与文化名城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以音乐文化为中介,构成了水乳交融的支杂的网络系统.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包含于音乐文化之中,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约着文化名城建设;另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反作用于音乐文化整体而呈现自身的价值意义,提升音乐文化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传承发展桂林音乐文化,把桂林音乐文化整合到桂林市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仅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且为桂林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社会功能在于文化认同,音乐教育又在文化的社会认同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具体阐述了根植本土的丰富涵义以及教育体系上的博大体系。  相似文献   

7.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对音乐艺术的深远影响可见一斑,当代音乐教育多元化的理论依据也都蕴藏于儒家音乐思想,特别是在孔子和孟子论乐的只言片语中,对现代音乐教育内容、形式、目的、方法等的多元化都有着精辟的见解。本文通过对孔子和孟子两位儒家大师音乐思想的甄别,梳理了儒家音乐思想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所具有的理论支持,并探讨了儒家音乐思想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启迪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伟 《琼州学院学报》2010,(6):82-83,85
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将具有教学方式新颖、以学生为中心、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师生互动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广大高校公共音乐教师努力探索公共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面临的形式却不容乐观。在全社会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 ,音乐教育仍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可以说 ,音乐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 ,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育 ,受教学设备、师资等实际情况的影响 ,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一、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一 ,教学设备和设施还达不到要求。近期 ,教育部门对某省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抽查 ,主要就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是音乐教学设备和设施是否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消费时代的音乐审美视阈出发,直面现实生活的音乐场景--流行音乐主导的大众狂欢和音乐审美倾向,发掘其中的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寻音乐教育教学的应对措施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音乐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音乐审美活动对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音乐之声形成普及之势,但是却未达到音乐审美教育的理想效果,仍存在错误理解音乐创作和表演中的“个性张扬”、错把模仿当做成名的阶梯等误区。要增强音乐审美的社会效果,就必须净化社会音乐审美环境,增强音乐创作和表演者的社会责任感等。  相似文献   

12.
李闽 《云梦学刊》2004,25(2):79-80
音乐分析的内容包括对作品本身、作品的背景以及作者的背景三方面的分析,而正确的作品分析方法应该是谱面分析与听觉分析相结合的。音乐分析在音乐欣赏、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实践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笑川  朱小屏 《社会科学》2007,3(4):177-183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14.
肖辉 《云梦学刊》2006,27(5):108-109
音乐在审美教育中的优势体现在: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传播手段的大众化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兴趣,更易于推进审美教育的经常化;音乐的特点更利于完善审美的心理结构;音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种促进作用有利于审美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徐立翔 《云梦学刊》2009,30(5):135-136
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影响与作用不可或缺,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声乐教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如何优化声乐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是普通院校音乐学专业声乐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侯新兰 《云梦学刊》2013,(4):136-139
地方音乐院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要面向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服务于地方音乐文化事业,保留和传承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根据BCG矩阵理论指导地方音乐院校的专业建设,对有限教育教学资源重新配置和协调,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峰 《云梦学刊》2006,27(1):123-124
诚信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立身处世的准则。我国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有信用意识缺乏、失信行为严重、信任感失落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影响、诚信教育滞后、学生自律意识较差等。诚信的社会大环境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前提,多渠道全方位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完善诚信约束机制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文化这种新兴的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虚拟性等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情感、行为等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如心理扭曲、人格障碍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优化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等来扬网络文化之长,补网络文化之短。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音乐史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青 《云梦学刊》2004,25(2):89-90
中国音乐史是一门阐述我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的学科。目前国内在这个学科领域内已开始广泛地使用音乐图像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史学、民俗音乐学等综合性研究方式全面地展开研究。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标准也对该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是实现综合性教学、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0.
六艺中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艺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在夏商之时 ,已有六艺教育的基本内容 ,但并不完善。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 ,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 ,六艺的内容确定下来 ,形成了以礼为首 ,包含有德、智、体、美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礼同乐、射、御等体育、艺术教育内容的结合 ,表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美育的特点。礼的核心是维系宗法社会的根本 ,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它同乐、射、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最终实行政教合一 ,适应周代宗法社会的需要 ,为统治者培养合格人才。美育在乐、射、御中得到了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表现 ,在造就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