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城市休闲化是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其耦合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休闲化的总体水平和整体质量。文章通过构建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5个计划单列市城市休闲化的耦合协调发展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1)城市休闲化综合指数大致呈持续上升态势,且城市间差距保持在一定水平。(2)从子系统功效来看,经济与产业发展对城市休闲化的发展功效最大,而且变化趋势相对平缓;(3)耦合协调度比较显示,深圳基本处于领先水平,然而城市间差距并未逐步拉大。  相似文献   

2.
城市作为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建设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基本责任与发展方向,其中城市休闲文化发展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面对市民游憩休闲与游客旅游休闲需求,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文化化",建设城市休闲文化,丰富市民与游客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之一。  相似文献   

3.
石森昌 《城市》2014,(4):50-53
正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镇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标志着我国开始由乡村中国向城市中国转变,我国的城镇化进入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的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3个方面。城市内部区县经济协调发展是构成城市发展质量的主要内容之一。推进城市内部区县经  相似文献   

4.
浅谈城市形象设计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形象设计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城市发展规划实务,它的兴起,不仅对我国城市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我国城市周边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也能起到辐射、引导和示范作用。但由于在我国城市形象设计尚处于新兴阶段,城市形象设计中往往存在一些匆匆上马、草草收兵、顾此失彼、重东轻西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城市形象设计的质量和实施效果。城市形象设计是一项系统设计工作,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为了帮  相似文献   

5.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给区内11个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竞争力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资源及环境吸引力、行业发展水平、旅游接待能力、经济发展水平4个一级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对11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测量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城市竞争力水平进行分层,对各个层级的城市旅游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是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主阵地.基于新发展理念,笔者构建了创新驱动、绿色生态、经济活力、生活质量及文化水平5个维度、33个指标的城市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分析法对我国部分省会及新一线城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省会和新一线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中等偏低,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区域差异性显著;部分经济活力较强的城市,绿色生态略显不足,较发达城市和普通型城市尤为明显;较多城市优势与不足特征明显,不同指标发展不均衡.因此,在新发展阶段,要重视发达型城市的带动作用,加快较发达城市的绿色生态建设,全面提高其他城市的综合发展,扬长补短,促进我国城市的高质量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笔者把城市发展质量界定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其子系统间发展的协调性水平.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分为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和城市发展质量协调性评价.依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思路,笔者构建了包含经济、 社会、 文化、 环境和制度建设5个子系统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瑞鹏 《城市》2019,(2):61-72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空间形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与潜力并存的区域,注重城市群建设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要求与重点任务。都市圈是城市群的基本构成单元,推进我国城镇化质的提高及实现乡村振兴均需以都市圈为基础载体。培育形成通勤高效、一体发展的都市圈,对于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以我国都市圈为研究对象,通过选择中心城市,重新界定我国的都市圈,经测算我国基本形成24个都市圈,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有9个、 5个、 6个和4个;从城市功能的视角,采用熵值法对都市圈进行类型划分,可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发育期及萌芽期。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市中心区被视为城市发展质量的决定困素,各种规模的城市与城市区域的发展都依托于城市中心区取得再发展。认真考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尽管连续进行了30多年的再发展方针和再发展工程,大多数的美国城市中心区仍然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美国城市中心区再发展的阶段性方针,特别是被广泛应用的7个规划和设计发展战略是:增加步行街、改建室内购物中心、历史文物的保护、临水区域的开发、写字楼的开发、建设重大活动场所、提高交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既是人类活动的中心,又是经济、文化、科技、资本等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城市时代。然而,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工作主要以"经济思维"为导向,忽略了城市的本源特征和发展规律,导致城市发展中存在种种问题。本文认为,进入城市时代的城市,首先要转变城市发展观念,树立"城市思维","城市思维"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包含系统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空间思维、法治思维五个要点;其次,要践行"城市模式","城市模式"就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方法论,要从"以物为本型"走向"以人为本型",转变城市发展理念,从"数量扩张型"走向"质量提升型",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从"资源依赖型"走向"创新驱动型",坚持推动创新型发展,从"各自为政型"走向"相互协作型",强化区域统筹引导,从"粗放式管理型"走向"精细化管理型",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未来,城市工作应充分认识和自觉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用"城市思维"和"城市模式"规划建设城市,解决城市问题,增创城市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王景全 《城市观察》2012,(4):94-104
休闲产业是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契合点,发展休闲产业是工业化中后期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体验消费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的文化路径。发展休闲产业对于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高端要素聚集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综合性、整体性、长远性、全方位的战略意义。应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把休闲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和信息社会的多元交流共同造就了大众休闲文化,而城市休闲空间则为这一文化的交流与扩散提供有效载体,并在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整个社会的休闲消费特质必然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城市休闲空间拥有了更多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城市休闲空间的实践考察,可以发现:从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市区休闲组团空间—环城延展休闲空间—城郊多维休闲空间,发展到虚拟动态休闲空间,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开放式城市休闲空间体系。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未来城市休闲空间将向着综合性与集中化、体验性与人性化、健康性与生态化、文化性与特色化的方向拓展。  相似文献   

13.
金汕  赖勤 《城市观察》2010,(6):63-71,97
中国一方面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等大型运动会,另一方面也在努力探索如何通过大型赛事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发展体育产业是当务之急。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就要打造国际精品赛事,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同时发展体育休闲产业,这样既能推进全民健身,也能促进了大众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是反映传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载体,伴随休闲经济时代的来临,历史街区休闲空间的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我国在现代休闲生活向历史街区回归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持与相应经验借鉴,使得历史街区休闲空间面临诸多问题。文章以日本古川町为例,通过阐述其历史街区中的古川建筑休闲空间、鲤鱼池休闲空间以及传统祭奠活动所形成的临时休闲空间的具体营造手法,以期为我国历史街区休闲空间营造提出普遍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陆小成 《城市观察》2013,23(1):125-132,168
纽约城市转型表现为由制造业到服务业再到高端知识型服务业和绿色发展的城市演变轨迹,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创新驱动、高端服务业集群、人才教育培养、城市功能融合、城市绿化建设等。借鉴纽约城市转型经验,北京应加强城市功能的均衡化疏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产业多中心集聚和分散布局,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休闲等服务业,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加快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创新和城市绿化建设,促进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根基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体育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而产生的,在整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体育始终在竞技、娱乐、健身、休闲等价值取向中得到普及。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根基是城市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深入人心,体育产业才能持续发展。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还需要考虑与城市主题的契合,要注意构建体育文化和产业体系,要注意结合城市体育传统和经济实力来引进和推广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7.
Receiving shadows: governance and liminality in the night-time econom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focuses upon the emergence of the night-time economy both materially and culturally as a powerful manifestation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This emergence features two key processes: firstly a shift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industrial to the post-industrial; secondly a significant orientation of urban governance involving a move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functions of local service provision, towards an entrepreneurial stance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facilit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Central to this new economic era i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romotion of liminality. The State's apparent inability to control these new leisure zones constitutes the creation of an urban frontier that is governed by commercial imperatives.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we utilize the social theories of Antonio Gramsci and Henri Lefebvre to explore the role that leisure activities such as football play with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relation to issues of class. We argue that the recent promotion of football in China can be viewed as a continuation of broader top-down processes of ‘modernization from above' that serves as a microcosm of the wider class contradictions inherent in Chinese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 since the 1980s. The issue of class has been strangely absent from the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in China. We explore the major role of the middle classes as the target for the promotion of leisure activities and consumerist lifestyles patterns as part of the Party-State’s effort to integrate them into 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bloc.  相似文献   

19.
The report highlights results from 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gram coordinated by the China Youth and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 Trends are based on responses from over 4,000 children ages 6 to 14 in 45 districts, counties, and county-level cities as well as from other surveys and assessments of Chines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hildren. Some comparisons are made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children. The following issues are addressed: physical development, health,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elf-acceptance, awareness of rules and laws, awareness of equality and tolerance for differenc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 consumpt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use of leisure time, academic pressures, participation in the Young Pione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 on adults. The report addresses areas of progress as well as concerns facing modern Chinese children in a rapidly changing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lim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