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与核不扩散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逐渐形成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其中该条约下的保障监督机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核查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条约的执行。目前,处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融入核不扩散体制,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国际社会通过一系列条约逐渐形成了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核心的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其中该条约下的保障监督机制赋予国际原子能机构履行核查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本条约的执行.目前,处于“和平发展“的中国,已经开始逐步融入核不扩散体制,同时,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虽然是强权政治的产物,但它在客观上为防止核扩散起着积极作用,是核不扩散体制的基石。该条约经历了许多严峻的考验,当今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未来还是美好的。为了实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目标,今后更应关注核裁军和无核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只有这样,无核世界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维系国际安全的重要条约,由于生效之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发生重大改变,条约的文本与现实发生了严重的脱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文本缺陷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原有的利益平衡机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第二,任意的退出机制遭到滥用;第三,孱弱的法律责任机制面临崩溃;第四,五年一度的审议会议形同虚设;第五,核贸易管制立法一片空白。这些缺陷严重影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效力,条约亟需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在多边体制下,以上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完善之道。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核不扩散机制饱受冲击,印巴核试验、朝核危机、伊核问题虽然是直接原因,美俄各自部署、存储大量核武器也难逃干系。2009年4月,美俄重启战略武器谈判,经过近一年的谈判,于2010年4月8日签署新协议。美俄达成新的裁军协定具有多重背景,它既与美俄旧版裁军条约的到期有关,也与奥巴马政府在核裁军问题上态度的转变相关,还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的召开,以及解决伊朗核问题等有关。条约的签订既可推动停滞不前的核裁军进程,又对于严重受损的核不扩散机制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美俄核裁军协议的有限性,以及美俄在条约扩展至所有核国家上的共识,条约的签署也会对中国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与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危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核武器出现以来,美国曾经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建立,对于制止核扩散、遏制和延缓新的核国家的出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国际核扩散形势十分严峻,不扩散机制面临严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推行的旨在建立单极世界的霸权战略,对国际安全构成整体性威胁,损害了不扩散机制的权威性。此外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本身存在的制度缺陷也是一些国家先后跨过核门槛的重要原因。而要解决核扩散危机,作为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对国际军控与防扩散进程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因此美国等核大国只有转变安全观念,在防扩散方面尽快达成协议,并取得实质性成果,才能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还要对现有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加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真正做到有效地防范核扩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相似文献   

7.
核武器与地区安全赵文飞由于历史的巧合,1995年4月《核不扩散条约》审议过程中的争执难决表明各国政府对于冷战后世界核武器的地位和作用远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试图以地区安全作为考察核武器性能的基础层面,并依据其主导性质进行取舍,力求在两种典型的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8.
核扩散的逻辑——兼论朝鲜核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核危机的爆发确实有些突然 ,但决非偶然 ,危机既凸显出核扩散与国际核不扩散努力之间的深层矛盾 ,又折射出美朝之间的长期纠葛与冲突。核武器一直在核时代里扮演重要的国际政治角色 ,核扩散也一直有其深层动因 ,冷战后的核扩散更是获得了新的动力。现行国际核不扩散体制因其内在缺陷无力有效制止核扩散 ,而美国核不扩散政策的消极影响更使国际核不扩散努力屡屡受挫 ,另外 ,核政治的逻辑使美朝矛盾在当前特殊情势下得以迸发。因此 ,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存在某些必然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年多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委员会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交了一份名为《恐怖分子的武器》的报告。敦促各国政府从“梦游症”中觉醒过来,恢复军控和裁军。1968年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要求各成员国放弃获取核武器并支持核裁军。如今,总有人担心该条约似乎已经分崩离析了。从全球范围来看,只有少数国家违反了该条约。大部分国家依然在坚守承诺:虽然利比亚和伊拉克一度违反了该条约,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循规蹈矩。至于朝鲜和伊朗,全球都在为之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核武器的出现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们生活在核战争的阴影之下。美国为了自身的军事、安全等利益,维护其大国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核不扩散政策。《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定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有积极的作用,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国的核垄断。  相似文献   

11.
1958年,以色列在迪莫纳以"和平利用核能"项目为掩护秘密开发核武器。美国的核政策开始出现重大转变,对核武器实施"双重标准"成为其重要的政策内涵。美国为国际防核扩散体系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促成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正式签署。  相似文献   

12.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权利义务的不平衡、条约及其议定书的实施与效力范围、成员国的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权限等问题。国际社会需要在进一步扩大条约约束力、增强机构核查的权威性、倡导多边合作、避免使用武力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弃核决策:安全、收益与规范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琳 《国际论坛》2011,(4):16-20,79
本文评述了不同理论流派对国家为何放弃发展核武器这一问题的解释。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威胁的消失或者核大国的安全保障将导致国家弃核。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收益计算,认为核武器的战略优势被夸大了,发展核武器并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建构主义认为观念、国家身份与核不扩散规范有助于说服国家弃核,但混淆了规范说服与弃核决策之间必要性与充分性的关系。鉴于现有防扩散的理论研究集中在控制核武器向无核国家的扩散,从理论层面研究核大国的核承诺、核裁军以及核能利用对核不扩散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9·11”恐怖袭击事件所引发的人们对国际“核恐怖”的关注,分析了以国际原子能机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检查程序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核安全机制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MTCR的创立 ,是国际社会努力遏制导弹扩散的开端。MTCR有制度规制、技术禁运、政治压力和扩散推定四大制度根基。MTCR的制度根基存在先天缺陷 ,制约其功效的充分发挥 ,需要必要的制度修复。MTCR的前景是在超越自身的基础上 ,建立类似于核不扩散机制 (NPT)的全球导弹防扩散条约机制。  相似文献   

16.
史建斌 《国际论坛》2013,(2):1-7,79
在当今全球积极推进深入核裁军的进程中,美国从冷战至今部署在欧洲的战术核武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除了战术核武器固有的风险外,美国的这些战术核武器还存在军事意义下降、维护升级费用昂贵以及破坏国际核不扩散体制等问题,这使美国在欧洲的前沿部署政策陷入困境。对于美国战术核武器的去留问题,北约联盟未明确表态,北约成员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分歧意见。分析认为,美国未来的战术核裁军方式很可能是采取单边自愿的非正式措施或与俄罗斯谈判达成正式的双边条约。为了联盟团结的象征意义,短期内美国不会把战术核武器从欧洲全部撤走。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在坚持核不扩散立场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在国际核不扩散领域的领导地位。“无核三原则”、《原子能基本法》以及《核不扩散条约》是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的三根支柱。但由于美国为日本提供的前沿核威慑、日本的核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日益增多的“核武装论”,使得建立在三大支柱基础上的日本核不扩散政策缺乏说服力,日本的核不扩散政策因此难以达到它预期的效果。在新的变动的安全环境中,本来就存在不确定性的日本核不扩散政策又遇到了新的挑战,日本坚持核不扩散的立场因此有可能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在新保守派的影响下 ,其外交思想和安全战略的新保守主义色彩越来越浓重。美英联军发动的未经联合国授权的伊拉克战争损害了国际安全机制的集体性准则。这些因素都对现行的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伊拉克战争动摇了核不扩散机制的保障制度 ;美国混淆不扩散的目的和手段 ,将销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作为其政权变更的战略工具 ;美国的反扩散战略进一步加剧了核不扩散机制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14,(8):54-55
“对于核武器,人类经历了3个阶段。”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说。“从核武器研制并用于实战,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第一阶段,没有国际条约约束,有能力的国家竞相发展;从196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始有条约约束,限制发展核武器;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也就是苏联的后期,开始裁减核武器。”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50年     
半个世纪以来,联合国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壮大,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联合国公布的材料,它先后组织制定了从不扩散核武器到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等300多个国际条约,向世界各“热点”地区先后派出了35支维和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