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的合理需要与人的素质发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人的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关系,以关心人的合理需要为基础,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保障。  相似文献   

2.
自中共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部分学者对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但目前这些探讨将视角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自身内部的和谐,而本文则另辟蹊径,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探讨了和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希冀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张太宇  王燕红 《理论界》2022,(9):94-101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发展、结构协调型发展和包容型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及国家“十四五”规划都进一步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任务要求,由此可见,教育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必然也要贯彻和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此,如何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对其逻辑内涵有一个科学认识和精准把握。本文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新时代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政治判断为指导,对人本化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内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郑宇 《理论界》2014,(7):171-174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毕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为的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希望,大学生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目标,让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回归人的本身,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实践历经20年的发展,以其特有的方式,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较好地解决了知与行统一的问题。重新审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大力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人将永无止境的发展变化 ;人的全面发展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同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为人的全面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应包括在具体的社会中去解释 ;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 ,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实际 ,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包括人的需要满足、人的能力提高、人的主体性发展和人的社会关系丰富等方面。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重视专业学习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其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主体性欠缺、方式单一的弊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亲和力;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增强针对性;立足人的社会性,为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实现有其特色和一定成功的经验,在途径上主要有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等,其特点主要有与国情文化传统的适应、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以及注重形式的多样、方法的多元与社会共享为核心的合力打造。科学评价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成效,为进一步吸收借鉴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也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目标,在实践中立足"人"的本性,坚持导向性与服务性统一,才能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钱周伟 《南方论刊》2023,(3):12-13+28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之举。社会治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社会秩序、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与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1.
12.
我党的政治社会化是党的政治优势,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转型时期要从政党整合功能的调整出发,以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为方向,由革命型向建设型转化,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构建“智能思政”,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促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的拟人化和考核评估的智能化。推进“智能思政”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党和国家的重视为“智能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研究成果的涌现为“智能思政”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实际应用的深入为“智能思政”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智能思政”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找准人机协作教学的契合点、提升教师人机协作教学能力,引导学生适应智能学习情境,开展“智能思政”教研活动,优化“智能思政”保障体系,确保“智能思政”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鲁显玉  滕文忠 《学术探索》2012,(12):160-162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高校教育中仍居首位,但其教育方式存在着弊端,审美教育以它内在独特点弥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审美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审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命脉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则是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具有可接受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为官兵所接受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才能为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6.
大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存在诸多问题:从学校而言,过度关注就业数量而轻视就业质量,关注短时任务完成轻视长效机制建设;就学生个人而言,心理问题突出,自我评价过高等。为此,提出加强学科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网络的迅猛发展,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深刻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判断,也不可避免地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强烈的冲击。如何主动应对网络冲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学生与网络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网络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建设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思想社会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和现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实现现代转型,成为思想社会教育.这是为了适应意识形态教育隐性化、去除"泛政治化"倾向、相关课程名实相符和顺应现代社会轴心领域变迁的需要.建构思想社会教育的现代内容,需要实现思维方式变革,要由培养学生聚拢性思维转变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拢性思维并重上来.同时,思想社会教育要贯彻总体性原则,贯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民主精神.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逐步演变成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在此背景下,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也必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带来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高校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树立微信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理念,建立微信集群,利用微信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