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上海要将人口调控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坚持以市场为主、行政为辅的调控手段,通过调整经济政策,实现市场主导下的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通过调整社会政策和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减轻外来人口在沪工作、生活的无序状态;增强对人才、青年劳动力的吸引力,强化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引导措施;完善人口调控工作的考核机制;改进人口调控的配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经典城乡"推—拉"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市之间的"推—拉"模型,对中国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决定城市之间人口流动的关键因素是城市拉力和推力之间的"推拉差",只要特大城市"推拉差"值为正,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的现象仍旧会持续,在特大城市人口容纳量有限的前提下,政府调控是必要的。政府在人口调控政策制定时应该注重人口流动的内在规律,从人口流动的根源入手,在调控时一方面应该利用产业转移等措施来降低特大城市拉力,而非一味地通过行政手段提高推力;另一方面应该提高特大城市周边城市的拉力,以实现分流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居住在北京的周蓉说现在出门越来越“恼火”:人多车多,到处拥堵。她所在的这个城市人口已经达到1972万,而像她这样的所谓流动人口也已经突破1000万。北京的城市承载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让它不再拥挤,北京市委前不久通过了一个“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心议题只有两个:治堵和调控人口。  相似文献   

4.
近年由于特殊的政策因素,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调控再次引起各界关注和争议。以上海为例,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以及典型产业区人口劳动力动态调研,发现伴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人口劳动力集聚效应已经进入相对下滑阶段,"以业控人"为主导的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也有可能背道而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适时转换人口调控思路,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完善现居住地人口配套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东京、伦敦、纽约、巴黎、莫斯科、首尔等国外特大城市面对人口压力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措施。东京以"规划+引导"等多种调控手段综合运用,实现人口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伦敦打造新城,实现"就业人口与居住职能"同步平衡疏解;纽约注重标准把控和规范管理,以经济杠杆实现人口自发调节;巴黎采用"登记+社保"的模式,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有效管理;莫斯科动态调整城市人口密度,通过中心城区拆迁改造实现市区人口向郊区扩散;首尔"疏""堵"结合,通过搬迁中心城区行政机构引导人口梯度疏解。国外大城市人口治理的经验,对我国特大城市人口调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政府开始实行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对既定计划生育政策陆续做过一些微调,并最终形成了“提倡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的“独生子女政策”。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杨卡 《城市观察》2024,(1):86-99+161-162
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2018年腾讯出行大数据,对京津冀区域内城市间及对区外人口流动的热度和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的对外迁移热度呈现显著的层级分布特征;城市规模和交通影响力与对京联系强度的关联性较强,距离邻近性对第二层级城市对外联系的影响较大;汽车方式的对外人口流动网络受距离律影响显著,与周边城市联系热度较高;飞机、火车等对外联系方式则更符合经济律特征,区域内城市通过飞机和火车方式与全国性经济中心、交通枢纽联系紧密;区内人口流动网络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部大凝聚子群以及东部、南部的3个小凝聚子群,群内联系紧密;区域人口迁移网络以北京—廊坊—天津为核心,以“京津石三角形”区域为密集区。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以上,总量将突破2亿。  相似文献   

9.
杨卡 《城市观察》2021,(1):80-91
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通过各种举措疏解核心区的人口和产业.为了剖析疏散政策的发展脉络、工具偏好和时空趋势,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和政策二维分析框架,借助ROST-CM软件,对北京市及各区县与疏散密切相关的政策73份、共计119万字文件进行文本分析,重点探索疏散政策的工具偏好,以及政策框架、对象和工具的时空变迁.研究指出:北京市的政策调控由单纯的人口迁移政策转向以产业和功能带动人口的模式;在政策工具选择上,涉及人口、产业、空间和设施疏解的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种类丰富多样,而需求型政策工具种类相对较少;政策文本中高频关键词的阶段性更替也表明政府各个阶段的政策关注点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人口均衡发展是我国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建设“三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与实践部门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95年以来学界和计划生育实践部门对人口均衡问题从演进逻辑、研究范式、研究着眼点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世界》2010,(7):60-60
国务院参事马力在作题为《中国劳动力变动趋势及判断》的报告时说,我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但仍然有25年“人口红利”期。“人15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出现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和相对较少的老年人和儿童,这一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最富生产性、人口抚养负担较轻。  相似文献   

12.
正一、山东省人口城镇化的地域特色(一)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模式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人口的流动趋势决定了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就人口流动而言,目前我国有3种代表性的城镇化模式:一是外来人口聚集推动的城镇化。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省市为代表。比如,北京2013年以户籍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是  相似文献   

13.
高向东  吴瑞君 《科学发展》2013,(3):58-71,26
上海常住人口密度呈“四级阶梯下降”态势,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区域扩散,少儿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加,不同年龄结构人口居住空间出现分化,人户分离现象严重,外来常住人口呈现“市少郊多”和“西高东低”格局,境外人口空间集聚明显。上海人口空间移动,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应根据上海人口空间移动和不同类型人群需求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平衡发展、均等服务、持续发展、高效利用”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对公共资源配置进行合理规划,促进人口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在中国,生儿育女不只是个人的事。从上世纪70年代“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80年代”只生一个好”,再到如今“还是两个好”的声音此起彼伏。而在讨论生育政策去向的时候,我们必须关注的是,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形势、现有的生育政策将造就怎样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又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驱动机制应由人口快速增长阶段的"土地-交通"导向逐渐转变为稳定增长期的"产业-环境"导向;相应促进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的政策机制应从"政府-基础设置-人口"向"政府-产业功能-基础设置-人口"转变,以就业人口为核心制定综合性的人口分布优化政策,推动形成合理的城市人口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行人口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2004年10月曾在由中国人口学会、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口学会主办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提出,最好从2016年开始调整上海市户籍居民的现行生育政策,普遍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这张“时间表”的开列,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许多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有的介绍并不全面,有的措辞也不很确切。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直接面对广大读者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已明确定调,“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为2012年楼市调控目标,“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为2012年楼市调控主题。上海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实现全年新建住房价格稳中有降”。调控目标的实现须以准确把握市场价格走势为前提,基于2011年上海住房价格指数趋势,未来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整应强化差别化政策:一是明确并加强对“刚需”的支持,尤其是差别化金融支持;二是对现有的调控政策合理评估,根据市场情况,适时调整政策执行力度。  相似文献   

18.
应从长远和全局高度重视人口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资源配置优势,以鼓励一孩家庭生育二孩为重点,着力解决不敢生的后顾之忧;激发适龄未育家庭潜力,打消其不愿生的思想包袱;更大力度推广生殖辅助技术,让一部分不能生的家庭如愿所生。采取组合式生育支持政策,推动经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多管齐下”构建生育配套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9.
时讯盘点     
非常声音“这种群体性自私心理,由于个人隐藏在群体背后,因而在很多时候,比个人的自私更傲慢、更冷酷。”——近日有人提出,对本地、外地人口购买北京住宅,应该同房不同价,以提高外地人口的生活成本。有学者认为,即使得到以本地户籍为主的多数市民的支持,也未必可以赋予这项政策以正当性。“在半拉子经济自由之下,内部代理人(各级各部门政府官僚及其代理人——商人)假国家之名,一只手化私为公,另一只手化公为私。这是导致新时期中国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中国“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以及“国富民弱”的问题在很大程…  相似文献   

20.
世博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博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总量、素质和结构及空间分布等将有重要变化。新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有:人口总量将出现快速增长期;人口分布更加合理,将出现“一核九带”的人口增长格局;上海城市建设的重心将转到郊区,人口郊区化加速;老年人口异地养老将有实质性推进;人口素质提升和开放共赢理念形成。同时,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人口管理制度创新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