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区别于以往文化形态的社会新型文化,具有形式通俗性、载体科技性和商业消费性以及后现代思潮倾向性的特点.本文结合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众多大众文化现象以及大众文化产品,分析了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改变及其对青少年人格形成与社会化进程存在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涛 《职业》2012,(35):36-37
道德情感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养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少年道德现状及问题,探讨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提出培养青少年相应的道德情感,强化青少年道德情感教育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清明节对已故祖先、长辈或友人进行祭奠是中华民族的敬老传统和孝道之举,值得提倡,尤其是要抓好对青少年的传统教育,让其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养老的好习惯,有利于道德品行教育和培养,有利于代际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契合性。以优秀文化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青少年摆正价值心态,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新时代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自觉,鼓励青少年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并在家风文化中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在今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把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就是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能把客观的道德需要 ,转化成一种稳定的内部驱动力 ,促使人们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中小学的历史教学可以促使青少年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评判而产生一种内心体验 ,激发起历史责任感和道德追求 ,这是我们今天青少年德育中大有开发潜力的重要资源。一、历史教育在青少年德育中的地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并存 ,决定了社会伦理关系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道德追求的多样性 ,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养成。少数学生中存在着三无状态 :人生无目标 ;生活无所谓 ;学…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创新人才的主体,青少年创新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后劲。从人格理论出发,青少年的创新素质都必须经由养成才能实现,在青少年的创新素质养成过程中要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因素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包括在校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代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既具有重要的地位,又处于复杂的境地,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为有利于青少年本身的道德成长,并为整个社会的进步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必要从学会说中国传统伦理话语做起,加强对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在面临“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问题的历史条件下.重视对青少年的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当代中国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我们应该为此努力。  相似文献   

9.
社会的和谐、国家的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道德能力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离不开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人自身道德能力的呼唤和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民道德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相结合,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闲暇生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大众文化的流行颠履了经典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时尚文化、消费文化、快餐文化、娱乐文化对青少年的闲暇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展闲暇教育,成为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