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袂"和"袖"在"衣袖"这个义位上,形成同义关系.东汉时期,口语中"袖"已开始了替换"袂"的进程,魏晋两朝更替进程加快,最终在唐代口语中完成了"袖"对"袂"的替换.  相似文献   

2.
汪太贤在《现代法学》2012年第6期撰文认为,古汉语"宪法"是"宪"的一个衍生语词,二者词义有很大程度的同一性。古人训"宪"为"法",多直解其义,未能尽疏其意。他们用"宪"称"法",初为特指先王之法或旧典,意为恒常有效、世代遵之法。后词义扩展,"宪"多泛指各种法律,成为对"法"的一种尊称。在先秦,"宪法"有两种构词:一是"宪"与"法"同义连缀,泛指国法;二是"宪法"是"显法"或"常法"之义,但无"根本大法"或"最高法律"之义。秦汉以降,"宪法"皆属同义联合语词,泛指"国法"、"王法"、"法制"、"刑法",有  相似文献   

3.
"平"有满、全义,字典词典及专家词书均未及之.经查检,唐宋诗文中所见之"平"字,当训为"满"或"全"者,比比皆是."平"之所以有满、全义,盖由"平"有齐、等义引申而来."平"有满、全义,据是而可知日文字母"平假名"得名之由.唐代有"半字"、"满字"之称,"片假名"为"半字","平假名"即为"满字".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中的"大"和"小"都具有修饰动词的能力,但是动词的各小类与"大"和"小"的搭配情况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很多动词能够受"大"修饰,但是不能受"小"修饰,即使有些动词能够既受"大"修饰,也受"小"修饰,也具有语义和语用上的不对称.这种现象主要与人们的认知规律及"大"和"小"意义的宽窄有关,"大"具有很多"小"所不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的"自我认同",在先秦是藉"士"说来表达的。孔孟都以"固穷而守义"来揭示"士"的本质特征,并强调"士"欲保持与体现其本质,当志于道,以践"仁"为己任;但孟子的"士"说,在对"士"之自我认同之主体意识、"士"之身份特征与社会地位、"士"之存在价值以及"士"之使命等的论述上,都可谓丰富与超越了孔子"士"说,成为原始儒家"自我认同"说的代表性学说。  相似文献   

6.
汉代巾舞、长袖舞作为舞蹈艺术的艺术表演中融入了"稽戏"、"伴唱"、"抃歌"等艺术表演形式,为原本属于"形体叙述"的巾舞、长袖舞增添了"歌诗叙述"和"角色叙事"的手段和功能。"歌诗叙述"的出现,既丰富了巾舞、长袖舞的情感表现能力,又为巾舞、长袖舞以"形体叙述"而演绎"故事情节"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得"形体叙述"的"角色化"转变成为可能。"戏楼"的"前台"和"后台"的设计,为演员在表演空间上的转化提供可能,作为"专业性"的"表演舞台"意味着舞台条件的成熟。东汉中晚期巾舞、长袖舞艺术表演形式,已经具备了向"歌舞戏"发展的必备条件,其发展演变的态势已然出现。  相似文献   

7.
"虚拟"是鲍德里亚后期思想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要深入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领会其所表达的时间性的内涵,即"现实"和"虚拟"的"共时"的"双重化"的运动."双重化"包括"重复"和"差异"的维度:"重复"强调"虚拟"作为"现实"的"意义"增殖的维度,而"差异"则强调二者之间不可缩减的"间距".数码技术的"罪行"正是用"实时"取代了"共时",用"同一"扼杀了"差异".  相似文献   

8.
耿宁先生在《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中,以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主题,深入剖析了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并梳理了其后学在"致良知"问题上对"心体"、"意念"、"良知"和"工夫"之间关系的看法。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熊十力在对王阳明"四句教"的解读中,在"致良知"及"格物"问题上对王阳明及其后学提出了批评,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说"立了本,但在"格物"方面的"遗物"导致阳明后学丢弃实学。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阐发了辩物析理的思想。熊十力认为,这两者应该结合在一起,即见证本体后不可废量智,一切格物之事皆以致良知为本,方能达到他所期待的"内圣外王"。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屈君而伸天"思想是在继承"绝地天通"、"天命靡常"、"王权天授"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开拓,试图在人治的封建政体中,用"天之权威"对君权产生道德约束,使"天"、"君"、"民"三者实现相互制约。当代社会,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执政官员如何加强自身道德自律,以民生为己任,达到"权力"与"义务"的协调发展,这便是董仲舒思想给予当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语素"吧"的三种分布形式:语素"吧"有这样几种分布:一个出现在半音译半意译的外来词中,如"酒吧"、"网吧",是一个半自由语素,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吧1";一个出现在句首,如"吧"的一声、"咔吧"等,是拟声词;我们称之为"吧2";一个通常出现在句末,如"你去吧"、"好吧"是句末语气词,我们称之为"吧"."吧1"和"吧2"是同音词,而"吧1"、"吧2"和"吧"之间,属于同形词.  相似文献   

11.
从1982年到2005年中共中央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先后发出七个"一号文件".这七个"一号文件"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三农"问题探索的最新成果,提出了新世纪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三农"问题形势严峻,表现为经济贫穷、社会事业滞后,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平,也导致了效率损失.在中国,"三农"问题的产生中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角色错位、政府管制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管制过度与管制失效并存、管制成本过高等因素是引发"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寻求"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使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是一个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创新、认识不断深化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在这个实践和认识的逻辑统一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形成了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成果.广大农民的实践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基本前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创新和认识飞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成因及对策的传播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农”问题的传播学根源是社会生产力、历史与国情三方作用形成的传播障碍与隔阂,其外在表现是城乡之间信息鸿沟过大、农民阶层处于失语状态,农民获取信息成本过高三个相互关联层面。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传播学路径是渐进式改革,即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激活农村传播容器;积极推进自然村落的分界与重组,合理规划农村传播路径,从空间角度降低社会信息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媒介系统、农村教育文化建设,实现农村传播主体的创造性转化。这三个方面应齐头并进、统筹安排、协调推进,不可偏重任何一方。  相似文献   

15.
当贫困超出“物质匮乏”的含义时,很多人都无法规避它。新时期“三农”小说对乡村社会的贫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贫困群体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人穷志不穷”型;第二类是“人穷志也穷”型;第三类是“志穷人不穷”型。这三类形象反映了乡村社会部分农民在物质、精神、心灵、情感等方面贫与富的胶着状态。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三农”体制的制度创新和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创新的视角研究“三衣”制度并进行伦理反思,有助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革传统的“三农”制度,就必须废弃城乡二元结构,给予农民基本的自由和平等的国民待遇,要改变过去农业辅助工业的状况,给农民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强调补偿的正义原则,从而真正建立并完善具有德性的“三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的理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其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层面上,而是应该纵观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和在其主要发展轨迹中来把握。马克思对人本质的论证事实上是在三个层次:现实性、理想性、实践性上来进行的,从而给我们解析当代农民问题提供了理论框架,即在人本质的现实层面上分析当代农民状况、在人本质的理想层次上把握农民的发展、在人本质的实践层次上解构农民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对比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逐步实现了从"生存型农业、传统乡村、温饱生活"向"市场型农业、社区型农村、小康生活"的转型,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普遍贫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转变为"农业生态退化、农民生计脆弱、农村治理有效性不足"。因此,政府应调整"三农"问题整体治理思路,实现农业生态退化问题合作治理、农民生计脆弱问题社会化治理和农村治理有效性不足问题法治化治理,全力推动民族地区"三农"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实质与核心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民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中国农村1 5亿的富余劳动力急需转移、安排就业。文章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农村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要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邓小平“三农”思想对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具有重要的启迪:要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