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加引起世人的关注。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有必要重新审视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进一步体会其深刻含义。作者从七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理论特色,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现代化思想的认识和理解,继续坚持和发扬邓小平理论,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防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是,国防现代化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要提高军队质量建设,加强科研,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把常备军与后备力量结合起来,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总设计师邓小平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严格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因而便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特点。明白这一点 ,就能从根本上理解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正确性 ,在新的世纪里满怀信心地按照这一理论振兴中华。从求实论、系统优化论、生产力中心论、创新动力论、人本素质论五个方面可解读出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和极具创新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文章通过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分析后认为: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立体设计,对中国现代化动力的重新定位以及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全方位把握是这一理论的三大创新之处。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不仅为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而且对于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他指明了中国现代化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中国现代化的动力——“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现代化的原则——“独立自主”与“向外国学习”。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意识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只有内源性现代化意识才能实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邓小平将中国的外源性现代化意识转变为内源性现代化意识,其主要表现为: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由封闭半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伦理型社会向法理型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从制度保证层面规定和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道路、根本走向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以动力源泉层面阐明和论证了中国现代化的体制保证、运作模式和具体道路;科学技术从主体关键层面说明扣剖析了中国现代化的中枢问题、深层要害和关键所在。这三个层面构成邓小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制度依托、物质基础、战略重点、基本动力、外在保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从而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西方现代化理论有着许多相似或相通之处 ,又克服了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缺陷与局限性 ,在实践中获得了巨大成功 ,从而超越了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理论。把两者进行比较 ,能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邓小平开创的当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一贯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并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制度依托、物质基础、战略重点、基本动力、外在保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从而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 ,初步解决了不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以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生机勃勃的新路 ,也为其他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借鉴。一、把中国的发展问题置于全球时代背景下来观察和思考 ;二、这一理论是面向世界 ,对外开放的 ;三、其出发点是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对人类作贡献 ;四、揭示了不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共同性问题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 ,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在中国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该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球性的思维方式 ,它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顺应了世界发展的新特征 ,不但把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途径着眼于世界现代化进程 ,而且孕育着世界社会主义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现代化理论视角透析邓小平的发展思想,认为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关于“中国发展路线”内涵:发展模式和目标,发展的动力机制,发展的时序特征,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等等。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具体指明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基本目标和根本途径。正确认识和理解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于积极推进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邓小平的现代化建设理论作出了新贡献,其主要表现是:阐述了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步骤;论证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的现代化建设理论是一个科学、完整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现代化运动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时空背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实践的历史反思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条件。20世纪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对经典作家社会主义理论误读现象极为严重,其基本表现是脱离本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现实,教条式地理解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设想。70余年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终失败,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上“空想”实验的典型例证。“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邓小平理论建设的中心。曲折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提出了这个问题,而且提供了回答这个问题的条件。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克服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空想教条的束缚,再一次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基础之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真正开始了现实的科学探索征程。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现代化思想,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观点是: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创造比资本主义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政治;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在保持社会稳定中实现政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实现现代化是我国自近代以来一直追求的目标,但这条探索之路却让国人走的异常艰辛.在经历了毛泽东领导的现代化低潮之后,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立足中国实际,洞悉全球态势,终于为我国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之路.即以科学的政治选择为根本方向;以渐进的政治战略为发展步骤;以崭新的政治模式为实现动力,从而使多年夙愿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顺应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世界现代化浪潮的推进,形成了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该文试图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动力进行多视角分析,以期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历史依据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在实践中开创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在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新的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