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丁尔纲 《学术探索》2002,(5):122-123
“推陈出新”是事关人类追求真理必经之路的重要原则 ,是一个具根本性的哲学命题 ,因而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并创造新文化的核心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新潮派 ,从来不简单化地在“新”与“好”、“旧”与“坏”之间划等号 ,而是对传统的、外来的以及现存的一切思想文化现象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求是的态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所谓“新潮派” ,一是搞否定一切革命文化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 ,把一切“新”的等同于“好”的 ;把一切“旧”的等同于“坏”的 ;二是搞唯西方文化的马首是瞻的“全盘西化”论 ,举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都是“新”的 ,中国近百年来的都是“旧”的。这种打着“推陈出新”幌子标榜“新思想”、“新观念”的所谓“新潮派” ,其实兜售的是老掉了牙的十九世纪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心”论及其库存的旧货色。  相似文献   

2.
沈杰 《云南社会科学》2003,13(4):104-107
冯梦龙“三言”中涉及道教神仙的作品有40多篇。作为出身于理学名家的冯梦龙,这些故事不仅寄寓了他“抚心世道”的理性,也反映了他仕途落寞、“每出于名教之外”的名士情结。  相似文献   

3.
论巴金“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伟 《齐鲁学刊》2001,(6):39-42
巴金以《家》为代表的“家庭故事”小说与其早期直接反映其“安那其”主义的“团体故事”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同构性。对巴金小说“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的解析,为解决长期以来巴金作为反封建民主战士和虔诚的“安那其”主义信仰者的矛盾情结提供了较之以往更为恰当的视点和参照。  相似文献   

4.
一、“硬汉”的自杀令人瞠目结舌1961年7月1日是个星期六,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妻子玛丽,陪同丈夫从梅奥诊所检查治疗后回到凯奇姆镇。在整个检查治疗过程中,海明威始终显得郁郁不乐。玛丽误认为是因为他连续不断的治疗弄得很疲乏的缘故。吃晚饭时,海明威的脸色平静,气氛一如往常。饭后,玛丽因旅途劳累,想早点休息。盥洗后,她进了自己的卧室。  相似文献   

5.
基于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之目的,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F=3.093,p=0.028;F=7.045,p=0.001);生活满意度对自杀倾向性有显著影响(F=3.999,p=0.004).不同的自杀态度显著影响自杀倾向,自杀态度越消极的大学生,其自杀倾向性越强;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对大学生自杀态度或自杀倾向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6.
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推出了大量故事化新闻报道,这些报道采访扎实,巧妙运用场景描写,人物由"写作需要"成为新闻主角,并借鉴了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新新闻主义的特点,但部分报道也存在客观性出现偏差、情感过度表达、真实性存疑等问题。故事化新闻必须以真实性为第一原则,在借鉴新新闻的报道技巧时要谨慎并加以改良,加强有益的探索,善于讲好中国故事,使我们的新闻工作回归新闻本原。  相似文献   

7.
孟祥凯 《快乐青春》2014,(10):24-26
苏东坡,即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的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天真烂漫的趣味,喜画枯木怪石。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由于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之后,那时已过而立之年,结果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8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教诲。母亲成了他最早的启蒙老师,母亲程氏出身书香门第,人品、学识都相当好,对儿子的教育也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大学生自杀可预防的立论基础上,提出不同于自杀干预模式的大学生自杀预防模式,强调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等三个方面构建大学生自杀预防模式,从而有效降低大学生自杀率。  相似文献   

9.
蒋继华 《阴山学刊》2007,20(4):9-12
受哲学家叔本华的影响,王国维从审美无利害关系出发,提出"眩惑"范畴。在王国维看来,"眩惑"刺激人的欲望,使人"复归于生活之欲",违背艺术的精神与宗旨,不能使人超越功利、进达纯粹知识。对待艺术中的"眩惑"成分,要因文而异,具体看待,不可以偏概全。要从中国传统美学的雅俗之辨中,发掘其蕴藏的深层意蕴和非凡之美。在艺术和美浸淫着世俗气息的当下,更应从人的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等出发,认识到"眩惑"在满足人性发展方面的肯定性价值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戏剧家近松门左卫门根据当时真实的社会事件,即1703年在大阪近郊曾根崎一对男女殉情的悲剧故事而创作了净琉璃本社会剧《曾根崎心中》。在剧作中引人深思的是男女主人公的自杀。从对该剧本的深入分析来探究其社会根源及思想内涵,探究日本戏剧净琉璃本的"耻文化"特征及加深对近松门左卫门创作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追体验”的思维理路是徐复观美学思想的特色,他的这一问学方式源于他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现实困境的面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独有觉解。因此,徐复观在解读古圣先贤的思想时透出生命的意蕴。徐复观的这一诠释方式不同于西方文论中的作者中心论、本文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  相似文献   

12.
杨永芳 《学术探索》2012,(3):133-135
叙述学通常从两个角度分析作品: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荒凉山庄》故事层面的情节研究以传统叙述学中的情节观为研究框架,而人物的研究将结合"功能性"和"心理性"两种人物观来进行分析,最后从中探讨小说黑暗主题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康永义 《阴山学刊》2003,16(3):30-33
前人仅从"笔、墨"来品评黄宾虹显然是不全面的。要从黄宾虹对自然和艺术的认识乃至心理式样去探求,才能全面地总结这位中国山水画宗师的全貌,才能体悟"内美"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楚简“逸诗”《多薪》补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名春 《文史哲》2006,(2):27-31
新近发表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多薪》一篇简一“兄及弟淇,鲜我二人”中的“淇”应读作“綦”,通“繄(殹)”,而“淇鲜”当为“鲜淇”的误倒。从文献中看,墨子以“长松、文梓”作为楚地的代表性良木,而《多薪》则称“多薪多薪,莫如松梓”,因此《多薪》当为楚地之作。而其诗意则在于用松的常青来比喻兄弟之情。  相似文献   

15.
"阳美"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张力,是儒道所共同追求的哲学理念,它是针对私有制观念而提出的,主张人的欲念是可以调控的,最终可以达到无我、忘我的境界。这即是儒道的"情色"论的核心内容,皆归于"乐感人生"。"阴美"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张力,是佛教所追求的一种宗教境界,它以"缘起"和"色空"论著称,与"乐感人生"观相反,主张"苦感人生",并且在教义内涵上追求"苦修来世"的"涅般木"式的空间跨越性,在传播上也展示出"融帝化儒""融入化道"的空间魅力。佛教的"阴美"对儒道的"阳美"在客观上起到了补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夏末葛国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之葛国 ,又名有洛 ,地处漳水流域 ,春秋时乾侯所在 ,今日河北磁县———成安一带 ,为汤之同族而异支 ,葛伯很可能还是同姓中拥有宗主权一类的氏族长老。夏末 ,葛国大兴土木 ,民不得休 ,以至农失其时 ,饥馑无食 ,汤借口葛国不祀 ,诛其君而吊其民 ,实现民族统一 ,为代夏做准备。后世以汤伐葛为行仁义之师的典范 ,纯是儒家之造作。葛与亳为近邻 ,是以首为商汤所并合  相似文献   

17.
李学勤 《殷都学刊》2008,29(3):13-14
方[戈丮]乳各鼎属西周早期后段器,系器主为妻作器。铭文中“方”是地名,“[戈丮]”是爵或职名,“各”是人名。“[戈丮]”作为爵或职名,在晚商青铜器铭文屡见,而藏于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的商代晚期玉戈刻铭等均表明讯的地位很高。殷墟出土的跽坐执戈者以及西周较晚的铭文,也反映出称[戈丮]者可能是执戈拱卫之臣。  相似文献   

18.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象思维”——回归原创之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人 《文史哲》2004,7(6):108-114
"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基本内涵和特征的概括。这种思维方式是由中国思想文化最高理念的性质即非实体性所决定的。与西方由其实体性最高理念所决定的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方式不同,"象思维"不像西方那样是主客二元、对象化、现成的思维模式,而是整体直观、非对象性、非现成的。西方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方式是实现现代化所必须的,但其异化形态如唯科学主义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象思维"是比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更加基础和本原性的思维方式,具有"原发创生性"和保持动态整体平衡的特性。"象思维"与概念思维可以互补而不能替代。  相似文献   

19.
张刚 《齐鲁学刊》2002,(6):104-108
祖灵意识是贯穿中国上古文化的一条思想主线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孝道观念 ,而孔子正是通过进一步总结中国传统孝道精神 ,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从这种意义上说 ,祖灵意识即是儒家思想创立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张伟 《阴山学刊》2003,16(6):17-20
如果说短篇小说是“绝句”,那么小小说就是小说中的“俳句”。小小说作家应该把小小说当作诗 来写,采用诗歌中常用的跳跃性结构方式;锤炼诗化的语言;小小说的诗性更表现在炼意上,蕴含在有限篇幅 中的意义,是闪烁诗性光辉的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