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闵绪国 《人才瞭望》2007,(11):15-16
要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好人、做好官。二者中,做人是根本,做官先做人:做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做人的水准。  相似文献   

2.
徐承 《人才瞭望》2013,(5):106-106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不但博学多才,文武兼备,教育孩子也别具一格,卓有成效。纵观曾国藩的著述和书信,可以看出他的育儿秘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读书明理,学会做人。曾国藩认为,读书不是为做官,而在于明事理。当官是一个时期的事,而做人则是一辈子的事。职位的高低取决干别人,而学问的多寡则完全取决干自己。一个人要想将来有所作为,就得有深广的学识,就得有过硬的本领,因此曾国藩从小就注意到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孩子们喜欢读书,乐于读书。他要求孩子们,古今中外广泛涉猎,并从书中学会  相似文献   

3.
道德素质是指人们从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出发,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是人们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简言之,就是做人的准则和标准。教育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做人,一是做事。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学会了做人,才能更好地做事、做大事、成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做人要堂堂正正;为官要清清白白;干事要踏踏实实。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究竟怎样才能做好人、当清官、干实事呢?江泽民同志在《努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堂堂正正地做人。”自古以来人民皆认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堂堂正正做人是为人的最基本准则,是一切道德之首,是人格品德的核心所在。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事业追求中,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视为高于一切,并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工作中,以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动力,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积…  相似文献   

5.
一 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其中有一项任务,即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大学生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做人是对学生成才第一位的、基本的要求,做人与求知、成才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呼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不能消极的  相似文献   

6.
大学是什么     
大师 《人才瞭望》2009,(8):21-21
1971年1月9日,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此后,蔡元培又多次强调这一观点。他在《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中说:“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相似文献   

7.
柯军 《人才瞭望》2008,(10):29-30
一、青年干部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理想失真,信念淡化 一些青年干部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还缺乏一致性,容易受到诸多社会因素和消极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萌发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思想;比较注重当前利益,精明有余而坚韧不足。通过案例不难发现,一些青年干部犯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利己主义和享乐思想滋长,人生观发生偏离,有的思想空虚,热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有的信仰危机,到封建迷信活动中寻找精神寄托;有的唯利是图,在各种诱惑面前随波逐流,等等。大量事实说明,对一个青年干部而言,理想和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是道德基础的动摇。  相似文献   

8.
汪峰 《人才开发》2007,(6):44-46
道德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积淀在人们心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处世的底线。它为人们所推崇,并靠人们的自觉遵守而维系,不具有强制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模式,继而产生相应的影响力。一般说来,符合大众、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真正的德育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建立在一定的情感基础之上。梁启超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便能吸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评价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深入学习《弟子规》,使我们明白“首孝悌,次谨信”,百事“孝”为先,“孝”是一切教育的根本。要做到知行合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相似文献   

11.
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做大事情,必然稳稳当当:具大器局,必无是是非非;看大胸襟,必了恩恩怨怨;拿大主意,必不来来回回;写大文章,必阅形形色色;论大手笔,必经山山水水:结大因缘,必须年年岁岁。  相似文献   

12.
平时有老师在交谈的时候讲到:现在的学牛越来越不如以前了.生活习惯也好,人与人之问的交往也好,都不如以前的学生那样好.在公共场所,我们经常看到:珍贵的文物占迹上被刻划得乱七八糟,供游人用的桌凳被掀得东倒西歪,激烈球赛的看台上会传来不文明的叫骂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使学生懂得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做人,他们才能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如果做人这个基础没打好,其他都是空谈.  相似文献   

13.
王极盛教授从去年9月开始对 1999年考入北大、清华的60余名文、理 科状元进行了家教调查。调查显示,状 元们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都是温暖 理解民主型的。 父母没什么文化,但有人格力量 做人教育是家教核心。孩子人格的 好坏,直接受父母的影响。父母的人格 力量是通过模仿、暗示和感染,潜移默 化地传递给孩子的。60名状元中许多人 坦言,高考的成功来源于良好的家教带 来的精神力量。辽宁文科状元黄晓庆告 诉王教授:“我学习上有点失误,父母不 大批评;若在做人方面不行,可就难过 关了。”浙江文科状元陈春仙说:“我父 母…  相似文献   

14.
做好的学问需要稳定的环境。中国在“文革”前那些年是稳定的,尽管经济条件差一些。那个时候也不开放,也没有太多其他的机会。没有其他的机会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人沉下心来,拼着老命做好学问。我在香港长大,在那里念中学。那个时候香港只有两个大学:一个香港大学,一个香港中文大学。我家里没有钱不能出国,香港大学是英文大学,我学的是中文,它不要我。我只有一个大学可以选择,那就是香港中文大学,只有这条路可以走,所以就拼着老命走了下去。当年,陈景润那一代数学家也是这样的,沉下心来拼命做学问,做着做着就成功了。“文革”十年把以前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基础打破了。到了“文革”以后,那批本来学问做得很好的人年纪大了,而且经过十年“文革”胆子变小,做学问时也怕做错,怕出问题,不敢闯。  相似文献   

15.
第一,要学会做人。这是一切事业成功最基本的条件。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事业心的人、勤奋的人、诚实的人。人都做不好,事业就不可能成功;做人不成功,人家就对你不尊敬、不信任。要做一个社会的人,要把周围的人关心好,包括客户、消费者、同事、竞争对手、同行,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处理好。学会做人,人家才愿意跟你相处,与你合作。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雅戈尔在未来的发展中,就是要培养一批人,培养方方面面的接班人,每个部门都要培养一批复合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设立了国学研究院。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中回忆道:“国学研究院的教授称为导师,当时只有四位导师: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导师学问既大,其读书方法可借鉴之处亦多。  相似文献   

17.
做官与做人     
做官与做人陆不凡"做人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做官是一时一地的事情,你不能永远当官,所以还是做一点事吧!"新任吉林省省长王云坤袒露胸怀的就职演说,虽不见得慷慨激昂,豪气冲天,但细细品味,平淡之中见真谛:做官者的做人之道。且不说王云坤,先看下面的一个例子:福...  相似文献   

18.
做人纵横谈     
"人"字结构很简单,但真正"写"好却很不容易.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或感受,总体来说,做人是有一定标准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向我们提出做人的标准,要求我们要像白求恩同志那样做五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19.
焦延福 《人才瞭望》2007,(10):102-102
用人的艺术是企业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和学问。企业是人创造的,财富也是人创造的,人是一切职业的成功前提和根本,而人才资源更是企业的财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充分用人是当今管理者成败之关键,也是企业发展兴衰的关键。对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是“全才”,但他之前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懂得适时“识才”和“量才”。[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诚信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诚信,即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基本的社会道德。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提高全民族的诚信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诚信问题上,领导干部的诚信尤为重要。因为领导干部有地位、有权力,其所作所为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作用。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