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刘震云可以说是10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刚从大学毕业只身一人到北京工作。出于热心,我的一位姑表从南方来信给我开了一份清单,全是他那些在北京工作的大学同学的联系地址。其中就有刘震云。信中还特意说,刘震云是写小说的,已小有成绩。我的这位姑表让我必要时跟他的那些同学联系,因为我在新闻单位、他并列的那些同学也都在新闻单位,都是同行,总会有打交道的时候。我当然很感激姑表的古肠热心,也乐于与他的那些同学建立联系。但我与刘震云的认识,却不是因为工作上的交道,而是完全出于对,1、说的喜好。大约是1985年初,我偶然…  相似文献   

2.
大学毕业后,看到许多同学走上一条自我创业的路子,并且赚了个盆满钵满,心里很是羡慕,就对母亲说:“我也要自谋创业。”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位大学时的同学,他毕业以后就一直在不停地跳槽。我计算了一下,他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工作单位。不过,这位频繁跳槽的同学在最近受到了打击,一个他非常想去的中外合资企业的老总很欣赏他的才气,但明确表示不愿录用他——因为这位老总不喜欢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的人。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公务员:看法和预测J.L.马尼恩著齐晓燕编译我于20世纪50年代在加拿大作公务员的正是业东公务员的全盛时期:我的几位同学都晏很有天赋的业余工作者。当地,文官阶级组织的发展和范围的扩大都受到限制。当然,如果你很有天才,受过良好教育,动机高尚,品质...  相似文献   

5.
冷水解冻     
高中时的一件事,至今还清晰地记在脑海里。那是一次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在几个要好的同学的鼓动下,便报了名。经过初选,成绩还不错(后来才知道是那几个要好的同学做了些小动作),于是信心大增,心里已经开始在狂想竞选上主席以后的场景。接下来的日子里,就是积极准备最后的选举,为了扩大影响,我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在黑板栏里贴上了自己的海报,每天拿着扫把去扫大门岗,在饭堂义务打饭……在那段日子里,热心不减。可最终的选举我却失败了,甚至连个部长都没有当上。心情沮丧到了极点,想着自己前些天的举动,突然感到一阵阵嘲笑马上就要到来。所以,整天无精打采,不想见人,感觉整个冬天都在为我而寒冷。  相似文献   

6.
14岁那年,我比同龄人胖了很多。我很自卑,亦很苦恼。我不知道自己怎么长着长着就长成这个样子。我害怕被人关注的目光,害怕同学口无遮拦的玩笑话,宁愿自己被当成“隐形人”,可是,我连这个想法都很奢侈。  相似文献   

7.
可悲的鸵鸟     
提问: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总是很爱面子,连问老师问题也要等到没人时才敢去,怕同学们给予异样的眼光,总是怕被人嘲笑,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我有个同事,是个极爱发牢骚的人。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又唠唠叨叨地向我说了这么一件事…… 那个时候,我同事还在他甘肃老家的一个单位上班,他有个非常好的朋友,儿时的伙伴,一起长大,关系很好的一个发小。  相似文献   

9.
向往安详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 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忿忿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心平气和的时候少。  相似文献   

10.
一部贺岁大片《非诚勿扰2》让我记住了一句最经典的台词:活着是一种修行!修仃不一定要出家,隐居在清冷的寺院,其实生活也是一种修行。看宄该片,对于生活而言,我感觉放下足牛活最高的禅意和最高境界。有这么一件事:一天一位女士找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日子,我和几个朋友去外地旅游,顺道拜访了一位学经济管理的老同学。 席间觥筹交错,当谈到现在各行业的惨烈竞争时,大家无不感慨。其中一个做餐饮的朋友更是面露愁色,因为他的餐厅最近生意就很不景气,原先还算有点赚头的店面,最近已经入不敷出了。  相似文献   

12.
我不记得我第一次喝酒是什么时候了。 我觉得第一次喝酒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女子而言,可我居然忘掉了,但我记得第一次喝醉是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3.
似乎现在太多的人,都在寻找着一扇扇的门。无论什么事,他们都会扑入错综纠结的关系网中,以期找出一个可以为他们打开那扇门的人。 大学毕业那年,许多同学早早地回家,四处钻营,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我有一个老乡,虽然他家里很有些门路,可他并没有回去,而是不知跑到哪儿疯了一个月。  相似文献   

14.
一把黄布伞     
读过牛励耘同志的《一把黄布伞》(2002年第6期《人才望》),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使我也提起笔来写了篇内容相仿的小散文,姑且也取名叫《一把黄布伞》吧。我小的时候,街上已悄然兴起那种钢筋骨架的黑布雨伞了。可是因为家境不好。母亲只好为我购买了一把降价的黄油布伞。这把笨重的雨伞,用竹架支撑,棕黄色的伞面,看上去很落伍、很不合群。雨天,当我第一次把这把雨伞带到学校的时候,很快招来很多同学异样的目光。我猜得出,这目光里叠加的是嘲笑和鄙夷不屑。自尊心极强的我顿时觉得自惭形秽。的确,和大多数同学小巧玲珑的“…  相似文献   

15.
听说冯禹的名字是在一年前,中国人民大学有位同学告诉我:“我们学校有位很年轻的博士,讲课棒极了。”那位博士就是冯禹,他开了一门《中国传统文化引论》,在校园内引起轰动。  相似文献   

16.
最近曾到美国访问,访问之余亦对美国的市场进行了考察和了解。下面二题,以作观感。“星巴克”咖啡 我对遍布美国各地的“星巴克”咖啡店很感兴趣。原因是,我在向美国同学介绍情况时告诉他们,在北京不仅有麦当劳、比萨饼、肯德基,而且有“星巴克”咖啡店。美国同学听了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为什么?因为这种咖啡店在美国也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中国怎么这么快就会出现? 成立于1971年的“星巴克”,起初只是一家咖啡豆零售店,生意并不红火,1987年才转为销售现煮咖啡。这一转变也改变了它的命运,使之时来运转,红火起来。14…  相似文献   

17.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我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愤怒、沮丧、仇恨和痛苦之中。其实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朋友和他的同学一起大学毕业,一起  相似文献   

18.
怀着对先生的崇敬,仅以此篇纪念失恋的过去…… (一) 2000年7月12日,就在大家为即将离校而开毕业晚会的那一天,我独自在教学楼外徘徊,遇见某君,前来问我,“同学,有没有为失恋联盟阵线做过什么?”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同学还是有一点行动比较好;失恋阵线联盟平时都很支持同学的行  相似文献   

19.
台湾移民在澳洲有1.3万人,还有几千学生,在悉尼大学,我有好些来自台湾的同学,社会交往中,又结识了许多台湾来的同代人。我们很容易认同。 船遇上大雾了 我没机会去台湾观光,但我的台湾同学萍萍却在去年带了十几个学中文的学生到北京、西安、桂林去参观学习了十天,中国旅行社给了优惠价。萍萍回来后,好自豪,她是在台湾出生的,老家就在西安。她说,这次参观学习以后,对祖国就有个印象了。按照她的打算,今年准备回台湾去任职,她爸妈住在台北,已把职位给她安排好了。  相似文献   

20.
“天上有很多星星,我怎么数也数不清,就好像我很想忿你,却怎么也见不到你一市羊无能为力。”我还记得小学六年级选班干部的那一天,你穿的是一件灰白相间的条纹衬衫。你的头发不长不短,皮肤很白很干净,最吸引我的是你的眼睛,琥珀色的瞳仁看起来像是一汪清泉。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清澈的眼睛,清澈到让我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