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新社会设想为“自由人联合体”。这个“自由人联合体”,即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社会组织,包括共产主义社会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在“自由人联合体”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时就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社会成员将是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相似文献   

2.
赫斯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位把德国的哲学与法国的社会主义这两种不同的学说连接起来,第一次从哲学和经济学视角论证共产主义的思想家,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在赫斯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自由—和谐共同体思想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虽然说赫斯对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与探索曾经走在马克思的前面,但是马克思通过潜心研究探索,从现有的经济条件考虑人的现实存在问题和现实的人的本质以及生产的全球化,深入探讨自由人联合体思想,超越和扬弃了赫斯的自由—和谐共同体思想,实现了其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是完全符合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理想境界,研究这一思想有利于当今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和谐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胡敏中 《学术研究》2002,42(3):13-16
创新主体是从事创新活动并能获得创新成果的人。创新主体虽然也是具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具有个体的生物学特性,但从本质上说,创新主体能突破有限的个体存在,而获得类的特性,这种类特性是创新主体的全面本质的显现,也是创新主体全面发展的体现。创新主体真正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他们真正组成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也即真正组合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巨大共同体的产生成为必然.现代共同体的流动性和不安全性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和焦虑,它不仅不能使人获得自由,反而使人受制于共同体,共同体对人产生宰制和支配.而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给人类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人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才获得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共同体构成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学说的理论视角在于人类社会如何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对于人的自由问题的关注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 ,现实的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存在物 ,个性自由与人类解放是同一的历史过程 ,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出发点和归宿 ,消灭私有制 ,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即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韩俊 《理论界》2023,(7):20-26
马克思对人类历史进行系统全面考察,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形成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指出,人类必然进入的一种最高社会形态,即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存图景。在“自由人联合体”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旗帜。马克思认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无产阶级须通过革命手段,消灭私有制,而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提高生产力总量。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面临的问题超出过去一切世代总和。习近平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精神,从当代世界发展大局和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出发,深刻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该理念旨在建设和维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如何共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提出来的一个伟大的战略构想,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当代的创造性运用,是人类社会由"虚幻的共同体"向"真正的共同体"的过渡阶段。因此,"自由人联合体"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价值取向。在根本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决定了经济全球化是"虚幻的共同体"的具体表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创造条件,是中国道路的世界性意义之所在。面对世界发展潮流,开放发展既可以发展壮大自己,又可以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张勤 《齐鲁学刊》2006,1(6):116-120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设想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设。它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和社会蓝图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研究和解读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伦理理想的科学建构,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发展性,也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中具有统摄作用的最高位阶概念是发展。在一定语境中,解放、自由、发展诸概念可以互置、互为目的,可以循环论证,具有极高的契合度和匹配度。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部学说的终极旨趣,从这一终极旨趣考量,解放与自由是从属于发展的。简言之,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是关于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科学,是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贯通这一科学学说的发展概念既具有哲学的形上性,亦具有历史过程和经验事实描述的具象性,更具有价值判断和意义追问的伦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一、实现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过: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共产党宣言》中又明确指出,在未来的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表明了人是自我生成、自我创造和自我否定的存在者.因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可能性的无限展开.以往一切社会由于只是实现了人的某种可能性,人便成为了"某种人"而不是"人本身".由实践观所形成的正义社会是"无元价值"的"自由人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内,每个人的自由不是自由主义式的"相互并列"而是"互为前提".自由就是"无元价值"的平等,平等就是"无元价值"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向主张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恩格斯说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他们还说过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它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前提、主体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当前,我们要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解决“经济人”与“自由人”的矛盾,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切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共同体是人的集合,直接或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处于一定交往关系并不断发展的“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性、社会性、发展性出发,立足人的生存状况、社会交往形式以及所有制关系对市民社会中人的异化现实进行了反思,揭示了市民社会中人与物的价值倒错、私有财产的二重性、分工的片面固化、自由平等人权的虚假本质.基于对市民社会从人本维度、辩证维度、生成维度到价值维度的批判,马克思将其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归宿指向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指出消除强制分工的异己束缚、以社会所有制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自由人联合体”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外在依托.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的认识视阈中,资产阶级旧社会不可能形成发展共同体,而只有在未来新的社会才有条件建立新的发展共同体.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核心命题;“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的制度条件;“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目标模式;“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发展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众多思想中的一朵艳丽奇葩,更是人类思想文化宝库中的又一璀璨瑰宝.学习、研究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在全球多元文化价值冲突、撞击、融合的时代,以鲜明的中国式价值话语,勾画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内蕴之现代化发展之独特模式和根本价值逻辑,彰显了人类走向未来理想生活的可能路径,为不断探索构筑"自由人的联合体"并以此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着现实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由人的联合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定,“重建个人所有制”则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制度构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这两个方面强调的是,如何建立一个共同体,能够保证所有人的自由。“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不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某种程度上讲,其秘密就在于我们社会向着“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与“每个人自由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首要内容,它与时俱进地将发展的根本目的归结为人的发展,提升了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这对于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这一提法直接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民本主义思想,应对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人"和"自由人联合体"是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与人类共始终的不间断的曲折艰难的演进过程."以人为本"完全可以与"每个人自由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9.
社会构建(含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解构和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建构)是马克思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根本旨趣.马克思社会构建理论以"关于人的科学"为逻辑支点:资本主义社会尽管存在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导致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对它的取代表现为"自由人联合体"新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确立.自由人联合体的总体轮廓是:自然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博爱,个人的全面发展.基于对人的社会境遇的关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思想的演变及重要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道明 《天府新论》2005,1(5):25-27
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社会、政治理念.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联合体"或者"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的表述,无疑是指高级的和谐社会.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