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问题、人口安全与人口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洪 《人口研究》2005,29(3):54-57
最近,“人口安全”概念的提出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1,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论题2。人口发展、人口问题、人口安全和人口管理是几个密切相关的概念。为了理解和界定人口安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首先有必要搞清人口安全与人口发展、人口问题和人口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及这些概念所试图反映的实际意义。1人口发展何谓“人口发展”?刘铮先生认为,“人口发展是指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外部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运动的过程。3”这是很准确、很恰当…  相似文献   

2.
人口安全与人口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从1949年到1990年间,中国人口走过了三峰两谷、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人口事件是长周期事件,只有这个阶段出生人口的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人口发展轨迹才会归于平静.这就决定了21世纪中叶以前的人口变化十分剧烈,各类人口问题集中爆发.特别是在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迈出关键性步伐,人口发展将经历许多重大转折性变化,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全面、深刻、长远的影响.本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口发展能不能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取决于目前和今后的生育水平,需要现在就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引导.在这种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人口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任何人口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动着。变动来自两方面:一是自然变动,即出生和死亡;一是迁移变动,即迁入和迁出。假定一个人口没有迁入和迁出的变动,那么,其发展变化便完全决定于生育和死亡的水平。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都受着社会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我们在这里不去考察这种影响,而只考察在一定的生育和死亡水平下人口数目和年龄结构会怎样变化,考察它们之间的数量联系有无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国部分高校人口理论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河北省文办接受河北省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建议,于1978年批准河北师范大学成立人口研究机构,即隶属于马列主义教研室的人口研究组,正式人员2人。1980年成立人口研究室,直接受学校科研处领导,正式人员5人,兼职人员10人,是当时全国高等学校最早成立的七个人口研究专门机构之一。1985年,经河北省高教厅批准成立人口研究所,处级建制,直属学校领导,正式人员达12人,最多时达22人。1994年,经河北省教委批准开设“常设人口学专业”。1995年4月又  相似文献   

6.
人口转变类型的概念国际上早已提出,近年来国內发表的文章中也常见到但均系、定性概念,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三个类型。由于没有数量指标概念,不好具体应用,不能分析某一国家人口已转变到何种类型,也不好比较国家与国家之间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类型阶段。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7.
顾宝昌 《人口研究》2001,25(1):26-28
早在90年代初,为我国人口事业发展作出了不与功绩的已故人口学家刘铮教授就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人口现代化"的问题①.  相似文献   

8.
我国快速实现人口转变,使老龄化社会于世纪之交提前到来.在一定的资源环境和技术、制度条件下,统筹解决好人口总量较大与结构矛盾突出的"两难"问题,成为现阶段人口均衡发展的基本命题.如果及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并择机进一步调整人口及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将妇女生育水平提高到1.8左右并逐步回归到更替水平上下,那么,未来三、四十年,我国人口将趋向于一个稳定人口,年龄构成和城乡构成将大体稳定下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约为1/3,老龄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但仍低于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水平,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届时,人力资本积累居世界前列,基本实现国家现代化,人口自身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可望保持总体协调.  相似文献   

9.
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当然是人口本身。这个范畴仿佛是这门学科的基本主体;它既研究人口的经济地理学特性本身,也研究这些特性的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些特性的两个主要类型划分出来。第一类特性是人口构成、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的特点——即人口的、社会的(其中包括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占的地位,作为阶级结构而划分出去的)、民族的特点;另一类特性是人口的空间特点——人口的分布或区域组织。同时,对于人口地理学所研究的人口特性,应在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中进行观察。这是指人口的构成特点和空间特点而言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城乡之间人口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这种人口交流对中国的人口控制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大呢?目前众说纷纭。我们认为,城乡人口交流总的看来对人口控制的影响是利大于弊,目前普遍认为的流动人口对人口控制不利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此,对人口控制来说,应该鼓励城乡人口交流,同时,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 汹涌的中国生育大潮正将冲破本世纪末的人口界标—12亿。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向人口增长亮出了黄牌。尽管从70年代以来,我们在控制人口增长上作了诸多努力,很大程度上挽回了盲目生育的狂澜,但是,由于中国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的生育模式。在城市,人口处于低增长,基本达到了国家预望的人口控制目标,人口控制模式因显效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口问题与人口研究展望乔晓春一70年代初期中国人口研究恢复以来,学术界开始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围绕中国计划生育有关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并论证了“两种生产理论”,明确了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这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可以说,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印度人口发展的历史资料与最新统计数据,从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三个维度剖析印度人口状况,指出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增速减缓、年龄结构变化平稳但性别比失衡、人口总体密集但区域差异较大、不受限制的人口流动加重了市政管理负担是当前印度人口发展的特点。对此,印度政府曾采取不少措施但收效甚微。研究发现,基于中印两国国情有很多共同之处,印度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人口问题以及所采取的人口政策对中国有所警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埃及是第一个主张控制人口增长的阿拉伯国家。  相似文献   

15.
在苏共“二十五大”和“二十六大”上,都把人口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强调要制定和实行“有效的人口政策”。而且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还制定了一个大规模的、全面的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苏联为什么对其人口这样重视?它的主要人口问题是什么?它所实行的人口政策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不同的人口年龄构成可以确定不同人口类型。联合国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总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不到4%的为年轻人口型;这个比重在4%—7%之间的为壮年人口型;超过7%的视为年老人口型。年老人口和人口老年化不同。前者是就人口年龄结构的实际状况而言,是指静态的人口现象;后者则是一个动态概念,主要由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引起的,它不表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而是表明老年人口在总  相似文献   

17.
人口动态     
1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3月 2 8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这里简要摘录如下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 12 95 33万人。其中祖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下同 )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2 6 5 83万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6 78万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4 4万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人口为2 2 2 8万人。二、人口增长 :祖国大陆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990年 7月1日 0时的 11336 8万人相比 ,十年零四个月增加 132 1…  相似文献   

18.
人口信息     
最近,法国专家研制推出一种口服堕胎丸,据巴黎大学生化学家保利教授介绍,此丸没有严重的副作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最近报道,此丸的堕胎有效率为85%,该药为甾类化合物,其功用是阻断对怀孕必不可少的孕酮的作用。该丸最适宜怀孕两周的  相似文献   

19.
人口拾零     
总统亲自抓计划生育,印尼控制人口成效显著。印尼目前人口1.8亿,位居世界第五。由于总统苏哈托直接过问,人口控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口增长率现已下降到2%,粮食已实现自给。因此,1988年苏哈托获全球人口政治奖,1989年6月又获联合国人口奖。60年代末,印尼人口增长率高达4.4%。1970年6月成立了全国计划生育协调委员会,负责制订计划并组织实施,直接向总统  相似文献   

20.
人口简讯     
应国际人口学会邀请,我国人口学家9人于1981年12月8日赴马尼拉参加该会第十九届会议。这是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学家第一次参加国际人口学会的会议。国际人口学会在全世界有会员1200多人。从1965年起,该会每4年举行一次年会,就人口学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