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自白派诗人普拉斯,以自己的养蜂经历为素材,写下了“蜜蜂组诗”,展示并剖析了她那敏感的内心世界,婚姻生活的痛苦,艺术追求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普拉斯不是直白地抒写自我,而是很有历史和文化传统意识。她的诗歌里引用了很多神话、寓言、历史事件、文学名篇等,这就使她的自白诗与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同时存在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迄今为止的十部作品堪称经典,而在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同一主题——母爱。母爱缺失与追寻是贯穿莫里森所有作品的内在线索。莫里森对于母爱伤痛的描述以及对弥合伤痛方式所做的探索,揭示出她对黑人妇女问题的深切关注。其作品中展示出多种母爱,让人或感动、或震撼、或动人心魄。莫里森认为,母爱缺失和扭曲并不是黑人女性本身母性的沦丧,而是黑人传统文化的缺失;小说人物对母爱的追寻也不仅仅是为了达成对母亲的谅解与宽容,而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文化身份。母爱的追寻即是对自我的追寻,也是对在充满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中生存的精神力量的追寻。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1,(7):30-32
珍·古道尔博士当时正坐在飞越于美国上空的飞机上,她注意到旁边有一位睡眼惺忪的女士。她问这位女士为何如此疲惫不堪,女士说自己凌晨两点就起床去关自来水,彻夜未眠使得她精疲力竭。原来她的女儿是其学校环境保护协会的成员,对环保满怀热情,并要全家人都成为环保人士。女士出行的前一天晚上,他们住在女士弟弟的家里,半夜时分,她女儿被水龙头的滴答声吵醒。  相似文献   

4.
冰心,才华横溢、成就卓著。“在所有‘五四’期作家中,只有冰心属于她自己。”的确,冰心以她温婉、秀丽、清隽、淡雅的独特风格傲立于群星璀璨的现代文学史上,她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生于1900年的冰心,这位“五四”以来便走上文坛的“世纪老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对她的文学风格带来了影响。冰心前期的作品,描绘较多的不是血雨腥风的残酷斗争,而是着力于叙述自己家庭的温  相似文献   

5.
主持语:刘继萍是一位心境淡然的艺术家。她游走于传统与当代之间,从不把自己视为一个文化裂变者,而是真诚的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从她的艺术追求里,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画的当代性,不是对当代艺术硬性贴标。也不是西方艺术史中所谓的当代诉求,而是发生于中国画本土意义上的文化认同——重构文化传统与今日的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6.
2000年引起轰动的美国影片《男孩不哭》,讲述了1993年发生在美国一个小城市的真实故事:一个叫布兰顿的女孩无法接受自己的性别,一直自认是“有性别角色危机的男人”。她到一个新的城市开始了自己的生活,并找到了理解自己的女友。然而她的行为却不被人们原谅:她死在了一群男人怒气膨胀导致的一场血腥暴力事件中。我国南方一省会城市也有这么一位男孩,  相似文献   

7.
是在途中碰到她的。 她姓黄,是个普通的女老师,她唯一的女儿,在5·12地震中遇难了。 白天,她是一个很“正常“的女老,当时知道自己的女儿大概没什么还机会了,但她没时间留下来痛苦悼,而是带着学生们尽快从北川转到绵阳。“5月12日后,北川还一直生余震,情况很不好,如果继续留在那里,  相似文献   

8.
王晶晶 《社区》2013,(1):62-63
26年前她是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女婴,没有名字,没人知道她的生日和来历。她在福利院长大成人,如今已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开,而是选择留在福利院守护另一个孤独的生命。这位受她照顾的“爷爷”,就是当年为她起名字的老人。  相似文献   

9.
奥康纳在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冷酷无情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性是扭曲畸形的.宗教不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而是一个虚幻的海市蜃楼。许多评论家认为奥康纳自身的善恶观也是极其扭曲,所以称之为‘‘邪恶的奥康纳”。但她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并非是颠倒黑白的善恶观而是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自己内心的邪恶。她通过描写暴力的方式警...  相似文献   

10.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一部自传体形式的小说。在小说中,谭恩美创造性地使用数字作为能指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语言及作品的自传形式相结合,表达了她对中西两种文化的阐释和理解,即作为一个华裔作家,在她的眼中美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非是对抗而是一种和谐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