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伴随着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沧桑巨变,每一个小家的成长印迹,串起了国家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家庭的历史故事,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家国两相依,命运紧相连。本刊编辑部近日采访了我市几个平凡又特殊的家庭,通过这一个个跨越时空的故事,来感受"大国"奇迹的背后有无数"小家"的奋斗,体会在奋斗的路上"有了强的国,才有美的家"的深刻道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法总则应当正视家庭的民事主体地位.家庭是一个稳定的亲属团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独立意思能力,符合合伙理论,类似其他组织.将家庭构造为民事主体之时,我国民法典应当以表见代理制度来协调处理个体独立人格和家庭团体人格之冲突;以承认家庭名称权和名誉权的方式来化解个人名义与家庭名义之下具体人格冲突;以家庭债务的清偿范围来划分家庭共有财产范围;以农户"准"权利主体的转正来名正言顺地主张两种用益物权;以替代责任的发生来确定由家庭承担特殊侵权责任;以合同相对性原则和表见代理制度综合衡量是否由家庭承担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3.
特殊家庭大学生的社会融合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众所周知,引起特殊家庭大学生社会融合困难的原因是多重的,在此从理解家庭的角度来探讨促进特殊家庭大学生社会融合的对策,旨在让更多的人理解家庭给人带来的巨大影响,从而增强每个人的家庭责任感,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英县的实地调研发现,父母离异、家庭特困、父母长期外出及回流形成的更加特殊的留守儿童家庭,在家庭学习监管、家庭教育资本、家校合作、家庭教育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化表现,导致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在学业表现、行为习惯和心理发展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经历了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双重弱化,"大水漫灌"式帮扶难以有效满足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的需求,应精准识别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分类实施留守儿童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中特殊群体进行帮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困境,提出了一个特殊群体: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面临的"四老一小"的医疗保健,是其他社会群体所没有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分担这些家庭医疗保健的重担,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需要,是对"四老"当年积极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应有的回报,是社会无可旁贷的责任。率先解决"四老一小"的医疗保障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综合征研究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人格发展也不健全,具有"心理综合征"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综合征的成因与学生干部个体成长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组织干预和自我调适来预防、减轻直至消除"心理综合征"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7.
古巴比伦时期,女祭司阶层开始兴起.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地位,被称为"特殊的妇女".在家庭中她们摆脱了"父权"、"夫权"和"子权"的控制,享有和男性平等的权利.她们不能被丈夫随意抛弃,享有财产继承权,可以独立自由处理家庭中的不动产.女祭司具有的宗教职能、高贵出身及具有的丰厚嫁妆是其在家庭中享有极高地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需要特殊教育的"双非儿童"在以往有关跨境学童和家庭的研究中,一直备受忽略。以一项定性研究为基础,通过对"双非父母"的访谈,探讨双非儿童中患有自闭症、唐氏综合症等发育障碍的特殊儿童跨境求学就医所引发的个人和家庭适应问题。研究发现孩子在香港能获得较有效和全面的训练支持,环境对残疾人的歧视也较低;另一方面,孩子跨境就医求学,会对父母乃至整个家庭带来很大压力,甚至造成家庭两地分居,还要面对香港社会的负面评论。建议内地与香港政府在政策及服务上携手合作,协助这些家庭解决因特殊儿童引发的家庭适应问题和压力,并促进两地的特殊教育交流。  相似文献   

9.
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由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 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机构接管了家庭的许多功能,家庭逐渐抛弃了执行"直接代表社会"的职能,获得了执行"代表个人"的特殊职能,从一个功能多样的单位变成了相对单一的单位,使得家庭结构简化.家庭体制是我们考察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的一把钥匙,认清其变迁有助于理解社会结构的变化,进而阐释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老友》2003,(3)
一个奇特的家庭,一段传奇的岁月,20多年的至爱深情,演绎出这个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在湖南省沅江市,有个奇特的诗人家庭:一妻二"夫"同在一个屋檐下,共奏爱的乐章,已经和谐相处了22个春秋。日前,笔者专程来到沅江,采访了这个处处充满着传奇色彩的特殊家庭。  相似文献   

11.
薛立永 《新天地》2011,(12):26-27
在长春,有一个特殊家庭。"父亲"郝海山说,要是没有我的好"女儿"、我的前儿媳——吴红娟,我不会过上幸福的婚姻生活,说不定还会坐牢呢。离异后收留前公公2009年1月,34岁的吴红娟与丈夫郝强离婚了。吴红娟是一名医学博士,郝强是一名司机。半年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引起人的各方面观念的变化,在家庭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本文从经济方面、人的需求方面、文化素质方面、思想观念方面阐述了未来城市的部分家庭在一段时期内以"四二一"家庭为最主要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关系霸权"是以建筑行业农民工特殊的劳动过程为基础而提出的概念,以把先赋性社会关系带入劳动过程为分析的起点。然而,在小型工厂的生产政体中,"关系霸权"同样有实践的空间。运用"关系霸权"的解释策略,探讨了在乡村舆论体系中个体或家庭声望再生产的实践逻辑,发现乡村舆论是通过对"介绍链条"进行话语的等级构建来再生产个体或家庭的乡村声望,而"介绍链条"作为一种权力关系则依靠工场之中的"关系霸权"进行日常实践和结构强化。当工场"关系霸权"参与到乡村声望再生产之后,工作作为一种自我转换平台的意义不仅被严格加以限制,而且使得工人阶级的内部分化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14.
何生发 《老友》2010,(9):40-40
俗话说:"少年夫妻甜如蜜,老来夫妻辣如姜。"而我从自己的家庭经历感受到:"少年夫妻甜如蜜,老来夫妻比蜜甜。"1954年秋,我与妻子结婚,我今年83  相似文献   

15.
家庭参与和家校协作是特殊教育的核心原则。在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特殊儿童数量和类别的持续增长、家庭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法律政策的强制推动,特殊儿童家庭赋权增能逐渐成为特殊儿童家庭参与的有效路径和家校协作的坚实基础。特殊儿童家庭参与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在特殊儿童家庭赋权增能之中,权利、融合、成长、专业伙伴、参与、支持构成了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高校特困老人"中"特困"一词不是指特别贫困,而是指高校老人在生活与精神慰藉方面的特殊困难,包括生活自理、生活照料、精神抚慰、医疗护理的困难等等。造成高校老人的特殊困难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更有其自身原因。完善对有特殊困难的高校老人的帮扶机制是缓解高校老人特殊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得中国人的"家"始终是与血缘、乡土地缘关系联系在一起.重视家庭.强调家族观念,对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有积极作用;但过份强调血缘、乡土地缘关系,把家庭模型的人际关系过分扩张,则会产生"惟情"现象.要了解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就必须读懂中国人的"家"字.  相似文献   

18.
罗小群  李福孙 《老友》2008,(3):28-29
在新干县潭丘乡中洲村,有一个人的名字被乡亲们广为传颂,她叫曾端祥,今年61岁。17年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现年91岁的婆婆刘细妹。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她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她的家庭也因此多次被县里评为"五好家庭",还在2006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城乡"空巢老人"家庭以及孤寡老人在老年人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物质和精神生活状况亟待社会关注,舟山"空巢孤寡老人"家庭的生活环境更为孤独冷清。作为一个社会特殊问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应当予以重视,构建良性运行的民生制度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人文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域,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为族群关系研究提供了典型的案例。本文以当地普米族、藏族家庭庆祝火把节、春节等节庆的场景为材料来说明当地族群之间存在若有若无的边界。田野经验表明,香格里拉地区的族群关系具有两面性,一面是他们彼此之间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混融,另一面则是不同族群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展现"自我"与"他者"的区分,而在更大的仪式场景下会整体呈现族群之间这种辩证的关联。总体而言,本文试图以香格里拉的族群关系为例来审视既有的族群理论以及族群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