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口 《人生与伴侣》2009,(10):55-55
在澳大利亚工作期间,有一次我生病住院.同病房的是一个很胖的老头。说是老头,其实也只有50岁左右,叫扎里布尔,是瑙鲁人。扎里患的是高血压和心脏病,另外还有严重的糖尿病,但是他的饭量仍然很大,一天要吃上五六顿。医生告诚他这样很危险,但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背着医生偷偷地吃些零食,甚至有时还偷偷地喝上一瓶啤酒。  相似文献   

2.
剩饭     
武奶奶早年丧夫,自己含辛茹苦把一儿一女拉扯大,因多年过着艰苦的日子,养成了勤俭的生活习惯。尤其在吃饭方面老太太更仔细,那些存放多日的、变了色的、甚至有些馊味的馒头,也决不扔掉,而是上顿热下顿热,直至把馒头折腾得“面目皆非”也要坚持着吃下去。武奶奶的儿子是医生,相当讲究营养卫生看到母亲常吃剩饭,他既心疼又惊慌,每次回家都把老太太的剩饭尽数搜出,毫不留情地扔进垃圾袋里。老太太心疼得直摇头,但见儿子“来势凶猛”,只好忍着。有一天,儿子把她仅放了两天的剩饭倒掉,这回武奶奶忍无可忍了,竟要从垃圾袋里往回捡。儿子也火了,说…  相似文献   

3.
三口 《社区》2010,(26):36-37
富裕的天堂岛 在澳大利亚工作期间,有一次我生病住院,同病房的是一个很胖的老头。说是老头,其实也只有50岁左右,叫扎里布尔,是瑙鲁人。  相似文献   

4.
正疯子在胡同里不起眼,但谁都知道他,而且给人的印象都非常好。提起疯子,善声盈耳。我父亲就说,疯子人性好,他不是真疯,"文化大革命"失踪,回来就成这样了。疯子姓金,叫什么名字,没人知道,知道姓的,叫他金疯子,满人。他父亲是皇宫里的大厨,可有名了!北京几家有名的饭庄有请,老头不去。老头这点手艺自然传给了儿子,就这么一个独生子。老头的媳妇据说是个妓女,生下金疯子就  相似文献   

5.
一个中年男人在集市上买了个大饼,回到家中,年迈的父亲问他买了什么,回答却是什么也没买。待回到自己房中,竟将门反锁,取出大饼边吃边喂自己的儿子。年迈的父亲听到儿子房内的说笑声,便从门缝里看去,只见儿子正一边吃大饼一边喂孙子。见此情景,老父亲不禁潸然泪下,随手拣起土块在儿子的房门上写了一首打油诗:“手扒门缝向里瞧,看见我儿吃大饼,我儿只把他儿喂,留待他儿照样学。”  相似文献   

6.
有些老年人喜欢攀比。他们茶余饭后凑在一起说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儿女们的孝顺问题。楼下的孙老头,在他过生日的时候,儿子送给他一款苹果手机。老伴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孙老头的新手机,心里羡慕极了,当天回来,老伴管儿子要苹果手机。那段时间,老伴一出门就把  相似文献   

7.
轻松一刻     
《社区》2015,(9):64-64
吃药 张大爷去城里看病,医生诊断后,给他开了两种药,并叮嘱道:“大爷,回去吃药的时候,大的吃两片,小的吃一片,吃完药你就会好的。”张大爷回家后,叫来两个儿子,他对大儿子说:“你吃两片。”又对小儿子说:“你吃一片。”分完药,张大爷自言自语地嘟囔道:“现在的医学真进步了,我得了病,让儿子帮吃药,这倒省事儿。”  相似文献   

8.
审题如诊病     
故事精讲古时有个叫季梁的人得了病,大哲学家杨朱去看他,对季梁哭泣着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并不严重,只要好好调理,很快就会好起来。”但季梁的儿子不信,去请了三个医生来给季梁诊病。第一个医生说:“是冷暖失常、虚实失调、阴阳不和、饥饱不均导致的疾病,吃几副药就能好。”季梁听了说:“你走吧,你的医术太普通了。”第二个医生说:“你这病是因为先天不足而长期形成的,恐怕很难用药治好你的病。”季梁听了说:“你是一位好医生。”第三位医生说:“你这病是由于精神忧郁引起的,只要注重修心养性,不用服药也会好的。”季梁听了,称赞他是一位…  相似文献   

9.
袁花兰生在湖南衡阳,长在河北武邑县审坡镇蒋屯村。1957年爹返乡挑的大箩筐里前面放着她,后面是家什。他参加过卢沟桥战役,上过黄埔军校某分校,没有儿子就把花兰当儿子养,没人知道他为何返乡。他务农也是个明白农民,改园改地,把生产队七八个人换班脚蹬的扎棉机改成了牛拉棉花弓式的半  相似文献   

10.
一天赵大爷在清洗几条小黄鱼时,不慎右手食指被鱼刺扎了一下。当时只是出了一点儿血,他也没在意。几天后,扎伤部位出现疼痛且不断加剧,很快整个手掌肿胀发紫,并开始发高烧。医生当机立断给赵大爷的伤口进行对症治疗,才使他转危为安。经检验,赵大爷是感染了一种毒力很强的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加上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都伴随着他很多年了,这一系列原因让他感染后情况比一般人更严重;如不能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后果很难想象。  相似文献   

11.
我(巴德)跨州来到大拉皮兹寻找父亲卡罗威,见到的却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秃老头,他不认我是他的儿子。我也开始怀疑,这个人不大可能是我的父亲。“黑色大萧务毁灭者”乐队里的人热情、友善地收留了我。我住在小姑娘住过的房间,倍感温馨。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农村老家,有一位凡事总爱争强好胜的老农。他的儿子农大毕业后,分配到市农业局上班,使老人感到无比自豪,因为在当时,他儿子是村子里第一位在市里工作的大学生。从此,村干部见了他无不笑脸相迎,乡亲们对他也是恭恭敬敬。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与作文》2009,(5):52-53
初秋的一个晚上,吃过晚饭后,工作了一天的我感到有些疲倦,就顺势躺在了沙发上打开电视,此时电视里正播放一部无聊的电视剧。妻子收拾好碗筷去了厨房洗刷,上幼儿园的儿子也急不可耐地独自玩起了刚给他买的电动玩具枪。  相似文献   

14.
缆车骤停     
王国军 《可乐》2008,(9):36-37
母亲带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笑着说,"不过你先等等。"母亲有恐高症,但早就准备好了。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  相似文献   

15.
费米 《北京纪事》2016,(8):50-55
周老汉中年丧偶,为几个子女计一直未再续弦,以一人之力将孩子都拉扯大了。后来,孩子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老头终于松了口气,于是每日里游山玩水,倒也逍遥自得。别看老头70好几的人了,每个月里要爬好几回香山,北京西北部的山区也基本玩儿遍了。老人身板儿硬朗,腿脚利落,从不服用任何补品,诀窍就是天天吃西红柿。年轻的时候冬天吃不到西红柿,就在夏天西红柿大量上市的时候买一大堆回来做成酱,用瓶子装起来,寒冬时节每天挖几勺吃。几十年的西红柿吃下来,年逾古稀了脸色还是白里透着红。  相似文献   

16.
众生态     
她在城市里扎下了根,买了车买了房,兴冲冲地接他来。他已经退了休,背有些弯了,跟他说话要大一点声,每天午饭前要吃治糖尿病的药。她带他去专卖店买很贵的衣服,他穿在身上,东拉拉,西拽拽,他说:没想到我这辈子能穿这么贵的衣服。他说:还是你们穿吧,我穿白瞎了。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一座小城有位叫弗雷德的邮局职员,是个送死信的高手,凡地址不详或字迹不清的信,经他之手投送无一不中,死信就变成了活信。弗雷德每天下班回到家,总是喜形于色地把一些新发现告诉妻子。吃过晚饭,他总是点了烟斗,牵了小儿子、小女儿的手到院子里讲故事,他像一个成功的侦探那样快活。可就在一个不幸的日子里,他的小儿子病  相似文献   

18.
夏爱华 《可乐》2011,(5):78-79
凌晨3点,我被儿子痛苦的呻吟声惊醒。走进他的房间,他说,胃疼。我问,你吃了什么?他朝窗台一指。 窗台上的一个纸杯里,装着速效伤风胶囊。你吃了多少?50粒。还剩一些,吃不了了,胃疼。他平静地说。我听了,无比震惊。  相似文献   

19.
傅志义同志曾在邓小平身边做过三年(1980~1983)保健医生,现在沈阳军区大连第一疗养院工作。笔者专程采访了他。 ●我给小平同志担任保健医生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让我惊奇的是。尽管他年事已高,又历经坎坷,但仍红光满面、精力充沛,身体非常健康。 我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三年。从没见他患过感冒,也很少见他吃药。小平同志也从不吃补品,惟一算作“补品”的,是每天吃几大粒维生  相似文献   

20.
纸刀 《社区》2006,(13)
吃过晚饭,陈婶开始收拾碗筷。老公连茶也来不及喝一口,就坐到书桌前写他的策划方案去了。女儿像猫一样蜷在沙发上看电视里的港台明星们哭笑打闹。儿子则早已被FIFA2000游戏勾引,饭才吃了一半便逃到电脑面前去了。陈婶摇摇头,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以往,晚餐时间是陈婶最盼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