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肩 《市民》2007,(4):64-64
承欧先生雅命。我为《欧广勇书画集》题五首绝句,其二为:“不矜四绝自无双.万卷罗胸启一窗。故国神游人再少,挹浆北斗注西江。”欧广勇书画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次日,我来到欧先生故里,为肇庆旅游借箸代筹。读其书。知其人,访其乡,我对欧先生的艺术有了亲切有味的领会。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8,(5):4-5
蓝天野并不是出生在书香门弟,家里的大人大多不看书,最早的文学方面的熏陶来自他的祖父和父亲,“祖父念过书,他每天晚上给我讲,讲的多是《西游记》,还有一些公案,但是讲得多了,就不知道再讲什么了。”于是,蓝天野上小学后不久,有一次书店拉了一车书去学校卖,蓝天野的祖父就吩咐孙子买几套书回去,“他看完给我讲,当时买了《水浒》,还有一些民间的说部,都是说书人传下来的书,有《三侠五义》、《小五义》等。”除了祖父,蓝天野的父亲也识字,“我印象中他很聪明,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自己做的。”  相似文献   

3.
午后的阳光甜甜暖暖,穿透明亮的窗倾泻在我的脸庞。这次换座位,欧阳二话不说,就把我的书搬到了靠窗的位置。我诧异万分地把他看了又看,他却神情自若地和我对望,然后一字一句地说:“谢悠悠,你应该好好晒晒太阳,你整个人都快发霉了!”我不动声色地理好书,然后缓缓侧过身去,阳光轻而易举地把我朗照,悲伤爬满了我的脸。  相似文献   

4.
花窗·年轮     
正早期的传统门窗窗,古称"窗牖"。据古文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民居中已有"窗牖",其面积较小,形态也较为简陋。西安半坡原始社会圆形住房西汉淮南王及其门客撰写的《淮南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受光于隙,照一隅;受光于牖,照北壁;受光于户,照室中无遗物。";"十牖毕开,不若一户之明"。对当时窗的功能、大小、位置有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范文同志怀着兴奋的心情,在《宁夏大学学报》去年第二期上,以“《宋西事案》——国内罕见的一部西夏史书”(以下简称《李文》)为题,介绍新近在南京图书馆发现的明代木刻本《宋西事案》,他认为这部书“是作者用自己的观点叙述的,文笔简精,纪事准确”。从《李文》摘录该书的一段文字看来,我是同意这样的评价,尤其是现存的西夏史书屈指可数的情况下,能重新发现这样一部长达五万多字的西夏史,自然是十分珍贵的。  相似文献   

6.
读书百宜录     
张恨水 《社区》2008,(17):26-26
读书有时,亦须有地。善读书者,则觉一切声色货好之处,无不可于书中得之也。试作读书百宜。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菊花满前,案有旨酒,开怀爽饮,了无尘念,宜读陶渊明诗。黄昏日落,负手庭除,得此余暇,绮怀万动.宜读花问诸集。  相似文献   

7.
身处城市,家住五楼,时常凭窗远眺,却没有青山,更无碧水。身边无风景,多少让人有些遗憾。毕竟"食可以无肉,居不可无竹","文章是案头之山水"。于是,在书中,我寻找到了风景,弥补了心中的空缺。  相似文献   

8.
玉宽 《新天地》2012,(3):47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副从陆游处"拿来"的对联,多年来一直工工整整地贴在我的书房门上,它像一位忠实的解说员,娓娓无声地向来家中的客人介绍书房主人的人生乐趣和书房中三万多册藏书的风雨沧桑。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如今孔方兄大行其道的年代,守着三万多册书,寒酸吗?不寒酸;可怜吗?不可怜!相反,我倒觉得自己很富有——在我的"帐下",居然有三万  相似文献   

9.
素书之美     
刘心武 《社区》2014,(26):6-7
还记得四十多年前的那一天,坐在素净的窗下,读一本素净的书。坐的是朴素的竹椅,窗外是刚谢了秋叶的素枝,连泻进窗内的秋光也那么素净,椅边小桌上放一杯白水,用毫无装饰的玻璃杯盛着,时不时呷一口凉白开,读上几页,便闭月遐思一阵……唉,那是多么值得怀念的一幅青春读书图!  相似文献   

10.
我读青山     
李明华 《老友》2011,(3):16-16
青山,于我不啻是一部书,生活、工作在山区县的我读它读了近50年。1964年10月,作为南昌市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员,我被安置在资溪县的一个国营垦殖场(后为林场)。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检察院检察长龚佳禾主编,省委书记周强作序,著名法学家陈光中、李步云、储槐植、徐静村先生逐案评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的<名家评案:化解社会矛盾的司法诠释>(以下称<名家评案>)一书,在案头已有一段时间了,最近才全部读完.掩卷之余,意犹未尽.  相似文献   

12.
责任     
《阅读与作文》2007,(6):18-18
父母从前住在纸浆厂宿舍,一楼,夏天特别闷热。傍晚时分,推开客厅朝西的窗,感受长驱直入的穿堂风,那简直是一种享受。可偏偏有一天,父亲悄悄地关上了那扇朝西的窗,任风儿在户外敲打着窗扉。我不解,随手又推开了那扇窗:"多好的风,关什么窗呀。"  相似文献   

13.
娱乐广场     
古代笑话搭配“同志,我要买一本《老年天地》。”“买它要搭一本别的书。”“搭配的是什么书呀?”“一本《儿童时代》。”松紧带甲:“这根带子恐怕太松!”店员:“不,系上去就紧了。”乙:“这带,太紧吧?”店员:“系一系就松了。”为何脸肿甲看到一个商贩鼻青脸肿,挑着担子快步走过,就问乙是怎么回事。乙说:这是个卖桃的,他曾向顾客发誓说:“我卖的桃品种名贵,个顶个的甜。要是不甜,你们往我脸上扔。”属于肉类甲:“8种副食品调价,怎么我去洗澡也涨了价呢?”乙:“你属于肉类。”10分钟与30年在收款处的窗口。交款人按捺不住说:“我在你们的窗…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窗已经有了3年多的历程。今天,全国兄弟教育学院学报的代表欢聚于美丽的山城重庆,举行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窗第三届专栏工作研讨会,共商发展大计,同叙兄弟情谊,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事。这里,我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窗(主要是文科版)3年多来的工作情况和1991~1992年度专栏工作研讨内容向大家作一个简要说明,请各位予以批评指导。一、3年多来的工作简况 1.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窗的开辟及经过情况全国教育学院学报作为全国高等院校学报队伍的一支新崛起的重要方面军,近年来迅速  相似文献   

15.
徐彦文 《社区》2011,(23):15-15
我习惯坐在窗边的沙发上,或享受春天阳光明媚的味道,或聆听冬天雪花飘落的声音,或任凭月光和灯光洒落于书面,唯有书中的文字在吸引我品味动人的情话。那一刻.我和书之间有一种心灵对话,这便是我的读书乐趣。  相似文献   

16.
论张炎词风与姜夔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炎是由宋入元的大词人,他在元朝统治下生活了四十多年,主要作品都写于元代。他写过《词源》一书,是填词的理论著作,提倡“清空”的风格: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 又说:  相似文献   

17.
盛春四月,暖风徐徐,阳光灿烂。此刻,临窗伏案,翻阅着《现代广告文化学》的校样,颇为振奋,甚是鼓舞。这《现代广告文化学》,是山东师范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的六位同志为振兴我国广告文化事业而合力撰写的,蒙这六位同仁、朋友不弃,使我有机会最先读到这部书稿,真是先读为快!这是一部国内目前不可多得的学术佳作,是广告研究领域中又一枝报春的奇葩,它盛开于改革开放的春天里,生长于市场经济的沃土中。书中洋溢着学者们的敢于创新的锐气和丰富敏捷的才思,他们精辟地阐述了现代广告的艺术规律。有关广告的论著过去已出版很多,眼前…  相似文献   

18.
一看了济南市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狄公案》,不禁既喜且忧。喜的是这位异国人采用我国历史人物做为侦破小说里的“英雄人物”的作品居然也随着东渐的西风而为我们所发现。忧的是,《狄公案》并不能代表作者的真实学识;相反地倒会引起人们的误解,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善于利用为西方瞩目的东方巨龙飞腾的契机来捞上一把。说真格的,就我所见到的《狄公案》的译本也的确表现出译者的学识和笔触都远远落后于作者,甚至于  相似文献   

19.
《枣窗闲笔》提到的与曹雪芹有关的信息是自相矛盾的。《枣窗闲笔》的作者与"脂评本"中的"脂研斋"在说话口气、表达习惯等如此相似;他们都推崇八十回本《红楼梦》,提出"程高续书说"。但从《枣窗闲笔》的诸多自相矛盾的话及目的意图看,此书是为迎合"新红学派"观点而造,不具备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已到72岁了.我的一生与书抵死缠绵,难以割舍.生活中,我接触最多的是书;生命的密码里,分量最重的是书.书,是我最知心的朋友,绕来缠去,如影随形,相依相伴、相爱相知.我一直默默行进在一条书香袅袅的求索漫漫长路上——买书、读书、抄书、借书、访书、寻书、藏书、修书、攒书、卖书、选书、查书、订书、赏书、玩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