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探秘湿地     
一凡 《山西老年》2013,(8):33-33
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同时,因为湿地特殊的自然原生态风貌,决定了那里一定是摄影发烧友和探险发现者的天堂。本期我们就给您介绍几处国内湿地,您不妨到那里亲眼看一看。扎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是我国著名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盘锦市双台子区自然保护区里,栖居着许多美丽可爱的丹顶鹤。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椭圆形的朱红色,端端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像一顶红冠。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上面有一条黑道,像一把锋利的剪刀。最有趣的是它那双眼睛,像两颗小豆豆,边上还有一道黑圈。它的羽尖和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看上去黑白分明。再加上那两条挺立的长腿,显得威武高傲,更加可爱。每年的三、四月份后,我们家乡自然保护区内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在微风的吹拂下,齐刷刷地点头致意,像是欢迎从远方飞回来的丹顶鹤。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不明晰,引发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矛盾,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自然保护区相关利益群体的角度,进行了土地权属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区系、种类组成、外貌形态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报道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的群落学特征。区系分区为泛北极植物区 ,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 ,华中植物地区。科属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 ,优势种和亚优势种集中在桫椤科、樟科、紫草科、忍冬科和紫金牛科。群落外貌特征为单叶、中型叶为主的常绿高位芽植物所决定 ,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其群落结构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嵌镶性明显。针对保护区的现状 ,就保护方向和保护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生态补偿目前是国内生态学和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科学。从自然保护区经费投入状况入手,论述了自然保护区正外部经济性的特征是导致生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在通过对生态补偿理论分析中指出了生态补偿正是解决生态供给不足的重要手段这一;基于博弈论和机会成本的方法,探讨了生态补偿量的标准,同时也对其他补偿的不足之处作了分析;并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正外部性特征,得出国家补偿是现阶段生态补偿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符合管理规范,满足生态旅游活动的具体条件,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保护区由于财政体制不合理导致经费匮乏,有限的资金多用于行政开支,保护区的经营活动与社区群众生活的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国外立法明确了保护区的公益性,既强调政府责任,也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帮助。有鉴于此,我国法律应当根据保护区的不同定位,不断加强法制工作,改革财政体制,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和社会性收费制度等,从各个方面完善保护区的资金机制。  相似文献   

8.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恢复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近几年来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建设以来给社区居民带来的好处,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实地调研和文献搜集的基础上,通过对韩国国家公园各项管理工作的研究分析,对韩国国家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韩国国家公园已经有近50年的发展时间,如今其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发展水平较高,在管理体制、环境教育、社区共管、访客管理、设施建设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我国自然保护区也有60年的历史,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森林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尽管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属于不同的保护地类型,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监测、公众教育、社区共管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韩国与我国地理相邻、人文相通、经贸互补,韩国国家公园的先进管理经验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我国目前还有很多居民居住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由于自然保护区内林木禁伐,导致这些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生活普遍贫困。为此,我们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内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比如采取林地征收、赎买、租赁的方式实现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建立更加合理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完善自然保护区内产业发展模式,探索自然保护区内林木采伐的适当方式等等,以帮助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不仅要满足旅游业的发展,而且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我国目前大部分的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生态旅游,但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法制不健全、政出多门、不合理开发、环保意识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健全法制、改善管理体制、进行合理的开发、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开展社区共管模式、加大生态旅游收益的管制成为发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当务之急,也是保护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环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升温,在旅游开发活动中游憩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两者间的平衡常常被打破。本文借助LAC理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中上述平衡被破坏的原因,探讨了与游憩容量相关的因素和调节手段,并提出了缓解当前自然保护区游憩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旅游业被认为是 2 0世纪增长最快的产业。其中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 ,受到各国游客的青睐。在分析当前生态旅游对保护区的大气、水体、原始生态环境和景区自然性的影响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根据“利益共享 ,责任共担”的原则 ,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阐述了中国发展生态旅游的自然、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4.
观鸟是目前国际上非常流行的生态旅游休闲活动之一,体现了一种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生态理念。盐城自然保护区独特的滩涂湿地和丰富的鸟类资源,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观鸟旅游者。纵观观鸟旅游的各方面效益,联系保护区鸟类资源特色和开展生态旅游建设的背景,分析了开发观鸟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对保护区的观鸟生态旅游的系统开发和有效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有效地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推动保护区的保护和发展共同进步,以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兼顾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一首《一个真实的故事》把我们带到了一片火红盐蒿和茫茫芦苇荡的湿地,悠远动听的音乐和歌声,让我们认识了"丹顶鹤第二故乡"美丽的盐城。盐城,位于长三角地区江苏省东部沿海,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盐城丹顶鹤保护区为我国最大的海岸湿地保护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最重要的越冬地,该珍禽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26万亩。每年来这里越冬的丹顶鹤有10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  相似文献   

16.
我国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经济高速增长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选取我国1990—2007年经济增长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结果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其中人均GDP 3 000美元左右是发展的关键期。根据经济水平维度和保护区建设维度的中位数分析,可以将我国31个省分为4类。因此,在人均GDP 3000美元左右的关键时期,各省份应根据本省省情,制订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保护区分级管理模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级管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之一,但明确规定的国家级、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还只是一种审批层级和保护价值的体现。按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从属关系可以将自然保护区大致分为9种分级管理模式。每种管理模式因占有不同的行政、人事、财务和执法资源,在管理基础和管理协调能力上差异较大。在管理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13类因素38个指标对林业系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评价。经比较研究,显现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整体良好,但自然保护区有效性与管理机构的层级呈正比,省级管理的保护区要普遍好于地市级、县级管理的自然保护区,各级政府直接管理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要好于同级主管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科考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特点和开发优势,提出了开展科考旅游的设想,详细阐述了本区发展科考旅游的科学内涵,线路选择,标牌设计,导游培训与指南编制和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9.
易资庆  李明华 《老友》2010,(12):23-23
迎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林区公路上的冰霜,我们来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溪县马头山林场。在该场的杨树坑山场,笔者采访了年过古稀的退休工人赵宝信。老人今年72岁,55岁那年因特繁工种提前退休后,在县城置了一套住房,供儿女读中学用。后儿女考上大学外出,房子就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周边大多是贫困社区,目前来自当地社区的资源利用压力已成为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质量的主要障碍,这也是当前自然保护区建设所面临的普连同题.文章论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存在的主要矛盾冲突,并针对同题提出了主要的缓解冲突的对策,为保护与社区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