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孩子修理铺     
《阅读与作文》2010,(7):14-16
童话镇开了一家“孩子修理铺”,可成了爆炸新闻。人们都想:只听说修车的修鞋的,没听说过修孩子的!大家跑去一瞧,顿时吓了一跳! “哟,”一位爸爸说,“这不是修自行车的张大爷吗,您怎么修起孩子来了?”  相似文献   

2.
车摊     
在我们小区门口曾经有过一个修车摊,是一对50多岁的夫妻经营的,男的修车,女的收钱、做饭。摊位很小,没有固定的设施,不起眼儿。我还记得第一次去修车是去借气筒,那天我骑车路过那个修车摊时,感到车胎有点瘪,就问他们借气筒。我自己动手打好气,习惯性地掏出钱付账时,头发花白的修车师傅却摆摆手说说:“你自己打的,不要钱。”这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同样情况,别处都是要交两角钱的。后来又有一天,我早上出门时,发现自行车轮胎一点儿气都没有了,就把车子推到他的修车摊上,告诉他我车子的轮胎可能破了,让他补一下,我先去办事了。等我回来取车时,看…  相似文献   

3.
与大多数成功者一样,南存辉的少年时代是在艰辛和磨难中度过的。因为家境贫寒,从六七岁开始,南存辉就挑着米糠,提着鸡蛋上街卖掉换取自己的学费。后来,他还曾挑着担子上街给人修鞋,居然还因修鞋手艺在当地小有名气。但是,南存辉的人生志向不在修鞋上,他有更大的抱负,只是一直在等待时机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时美国的波士顿法院门外的大街上。老人在法院门外修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法院开庭,他总是收起鞋摊,随着人流进入法院,去旁听各种案件的审判。  相似文献   

5.
做你自己的事,要有自知之明。有一个老实人,日复一日,在路边以修鞋为生。因为老实,不肯偷工减料,就有了回头客,倒也衣食无忧。一天,过来了一个聪明人。聪明人鞋坏了,他一面等着修鞋,一面感慨地说,你这个样子啥时候才能富裕起来?老实人困惑了,自言自语道:我又没别的手艺,除了修鞋养家糊口之外,还能干什么?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7,(12)
有一个老实人,日复一日,在路边以修鞋为生。因为老实,不肯偷工减料,就有了回头客,倒也衣食无忧。一天,来了个聪明人,聪明人鞋子坏了,他一边等着修鞋,一边感慨地说:"你这个样子啥时才  相似文献   

7.
开花的鞋子     
渠首 《社区》2014,(26):22-22
初二那年,父亲因意外事故腿部骨折。母亲身体弱,弟弟妹妹小,他不得不辍学回家,拜街头修鞋的师傅为师,学习修鞋手艺。这一年,他只有13岁。其实,他挺看不起修鞋这个行当。每天坐在街头,风吹日晒不说,更重要的是天天要抱着别人的臭鞋子侍弄,多没面子呀。  相似文献   

8.
路边师尊     
《可乐》2009,(1)
在上下班经过的路边,摆着个修自行车的地摊。摊前一块纸板上,用毛笔写着中规中矩的楷书"修车"。吸引人的是"修车"二字,摊主过几天就改写一次。尤其是"修"字,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其他名帖,诸多不同写法轮番  相似文献   

9.
2002年夏天,浙江省杭州市采荷街道芙蓉社区的居民突然发现,小区里新搬来的一姓钱的住户在公园里摆了个修鞋摊,当起了修鞋匠。他与其他修鞋匠不同,他出门修鞋除了带上一些必备的橡胶料、万能剂等修鞋材料外,一只小灵通手机,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这三样  相似文献   

10.
陈一定 《社区》2010,(13):32-32
2002年夏天,浙江省杭州市采荷街道芙蓉社区的居民突然发现,小区里新搬来的一姓钱的住户在公园里摆了个修鞋摊,当起了修鞋匠。他与其他修鞋匠不同,他出门修鞋除了带上一些必备的橡胶料、万能剂等修鞋材料外,一只小灵通手机,一个笔记本,一支笔,这三样宝贝总是放在自己的修鞋台上。而在台子的边上立着~块牌子,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为人民服务,免费修鞋”。一时间,这个“怪”老头成为了社区居民谈论的话题。人们不禁要问“这三样东西到底有啥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免费这等好事?”  相似文献   

11.
曾颖 《社区》2006,(23)
鞋匠是我们小区必不可少的人,他修的鞋既美观又舒适。有一年城里迎接创卫检查,他消失了一段时间,搞得小区许多人见面相互问候的话都是他的行踪。鞋匠不仅修鞋修得好,而且心地也很善良,很多孤残老人找他修鞋,他都分文不取。他不是不需要那几元钱,而是不忍心。他也因此成为物业管理公司特许在小区围墙内经营的唯一小摊。那些收破烂、卖盒饭、刷皮鞋的外地人对他的羡慕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对彩票大奖得主的羡慕,都说他运气好。然而,他的运气并不像人们所羡慕得那么好。他的妻子,那位和他自由相爱不成而一道私奔出来的乡下女子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之…  相似文献   

12.
1157天的旅行     
柳世聪用三年多的时间骑自行车游历了差不多整个中国对于29岁的柳世聪来说,骑自行车环游中国仅仅是他人生的开始。2007年6月16日下午,柳世聪骑着他那辆山地自行车缓缓回到三年前的起点——清华大学礼堂前的日晷处,等候在这里的朋友们为他送上了鲜花和掌声。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汽车,就像中国人几乎家家都有自行车一样,在美国汽车不是有钱的象征,而是极为普遍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即使像阿林阿明这样的穷人也会有自己的一辆车,否则寸步难行。新汽车要一万~六万美元他们买不起,只能买二手、三手货,价钱大约在四千美元左右。阿林自买来二手货的“五十铃”汽车后,便开始了艰难的历程——不断地为修车而奔波忙碌。在中国时他们都不会开车,到了美国后才开始学习开车。由于五十铃汽车是二手货,开了几个月就坏了,跑了两家修车行花了八百美元还没有修好。于是阿林决定到专门做汽车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一天早上,我的车出现故障,我即打电话给A修车公司,要求派人上门修理。A公司应允后,我就将车钥匙交给自己公司聘用的业务员李某,让他等修车师傅。修车师傅赶到后对车作了简单修理后,将车开回修车公司检查,李某随车同行。当天10点钟,A公司通知我车已修好,要我去接车并付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鞋匠,通常守在自己的小小鞋店,工作就是擦鞋、修鞋、给鞋们做护理,还有向马路上张望。因为我知道他会来。  相似文献   

16.
爷爷     
我心中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爷爷。爷爷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们家的地少,靠爸爸、妈妈、奶奶侍弄就够了。为了维持生活,爷爷干起了修鞋。因为爷爷一年四季无论风霜雨雪,都坐在街头修鞋,一天也不耽误,所以,他的脸黑糊糊的,也长满了皱纹。  相似文献   

17.
西单丫头     
西单丫头,去年上小学,今年7月才7岁。她父母都在西单的胡同里面修鞋。她母亲的摊位在西单华威大厦兴隆街附近,而她父亲的修鞋摊位,就在我的单位西单图书大厦楼东面的胡同里。他们是安徽巢湖人,1997年来到北京,在西单地区修鞋也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18.
周毅 《华人时刊》2009,(9):16-16
二十年前,一个小男孩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父亲在路边摆了一个维修自行车和小型机动车的摊点。生意好的时候,男孩常去打下手,给父亲递递零配件和修车工具。一天,父亲让男孩拿个扳子。男孩不假思索地挑了一把最大的递过去,父亲直摇头:"不行,太大啦。"男孩又递过去  相似文献   

19.
1月特别提醒     
《新天地》2007,(1)
本月生活雪季防滑眼看迎来雪季,步行防滑要穿鞋底条纹深的防滑鞋。布鞋最好,真皮鞋底最容易滑,廉价的旅游鞋也不可信。自行车可以安装防滑网,据说很难买到,下雪最好就不要骑车了。开车人可以准备防滑链,到修车厂咨询就可以。  相似文献   

20.
碧云天 《可乐》2011,(9):26-27
山野小子迷上改装 今年37岁的魏强,出生在山西一个农民家庭。15岁那年,魏强到一家工厂当电焊工。从小酷爱鼓捣机械的他有了用武之地,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修车好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