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是男女区别对待的,但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男女平等,要求男女同工同酬,而实行男女同龄退休正是平等原则的基本体现。本文通过分析同龄退休的可行性,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大幅低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必然方向。在OECD各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以及对各国延迟退休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延迟退休方案可以保留适度的男女退休年龄差距作为改革突破口;延迟退休要合理设立提前退休、延后退休以及分类退休等弹性机制;延迟退休配套机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劳动者合法权益,减少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长,减轻劳动者的工作负担;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间可以设定不同的退休年龄规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国现行男女不同龄退休制度,认为随着政府关注力度的提高及女性社会性别意识的增强,国内要求改革退休政策的呼声日渐增强;女性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工作在文化部门的女性人才在知识结构与工作能力等方面与男性差异性不明显,推进文化部门男女同龄退休成为改革退休制度的突破口;通过对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省市文化部门的女性高层次人才进行调查,根据所得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男女同龄退休的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调整养老金收支平衡的5个制度参数:覆盖率、缴费率、替代率、个人账户的给付系数、退休年龄,指出延迟退休是这5个可调节的制度参数中缓解养老金压力最有效的参数,并分析指出延迟退休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我国国情的延迟退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未来几十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退休政策调整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学术界普遍认为,应推迟退休年龄,但企业单位反对的呼声较高,因此如何推进该项改革是很严峻问题。通过分析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制约退休年龄调整的因素来寻求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6.
江慧妍 《社区》2009,(6):53-53
我的婆婆是一位退休教师,退休后她的生活非常丰富,每天都到老年曲艺社唱戏,而且婆婆还懂得上网,虽然不懂“回贴”、“灌水”,但对网上的新鲜事物倒也接受得很快。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来,世界各国掀起了退休制度改革的浪潮,一些发达国家的退休年龄也进行了延迟。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与国外在养老保险制度方面有关退休年龄制定上的差别等原因,造成了从年轻人就业状况、从企业经营者以及从生活负担较重人群等角度的对延迟退休的反对观点;也产生了从我国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从实际的养老金收益以及从老年人的工作延长是否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压力等角度对延迟退休的赞成观点。对以上各种观点进行比较,借鉴国外改革方法,建议我国在出台延迟退休政策时,应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具体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制定退休年龄范围,不同年龄享受不同养老金待遇。此外,政府应加大相关政策知识普及。  相似文献   

8.
中国退休制度在刚柔相济之把握、平等性之追求、权利塑造和法治化等方面,存在着整体性制度缺陷,不能因循守旧、惯性发展、零敲碎打,必须做出全面的反思与检讨、整体性的改革与变革、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完善.整体改革乃制度构造与关涉的逻辑要求、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容的现实回应、克服制度整体缺陷的必为之举,通过整体改革的理念塑造和综合施策,构建回应经济社会变容、体现公平效率价值的中国特色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9.
对退休制度出台的法律依据和历史原因进行回顾,发现男女同龄退休不仅受到学界关注,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对男女同龄退休建议和提案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男女退休制度的利与弊.为此,建议实行弹性退休政策,以促进男女平等退休政策的早日出台,推动我国人权保障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改变劳动者自身收入在时间上的配置、代内收入再分配和养老金收益水平等因素来影响其退休行为。本文通过劳动报酬法分析退休行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得出劳动者推迟退休时,人力资本的价值将会增大,这将激励劳动者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时,本文在二期迭代模型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制度对退休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提高社会保障缴费率将增加劳动者的退休年限,即劳动者将选择提前退休,进而不利于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退休制度在刚柔相济之把握、平等性之追求、权利塑造和法治化等方面,存在着整体性制度缺陷,不能因循守旧、惯性发展、零敲碎打,必须做出全面的反思与检讨、整体性的改革与变革、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与完善.整体改革乃制度构造与关涉的逻辑要求、时代发展与社会变容的现实回应、克服制度整体缺陷的必为之举,通过整体改革的理念塑造和综合施策,构建回应经济社会变容、体现公平效率价值的中国特色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12.
退休政策改革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关注政策接受者劳动者的退休意愿。本文基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的10省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婚姻、家庭负担、养老保险政策等对退休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并呈现群体趋同性与职业异质性并存的特征,不同职业者退休意愿受到差异化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从政策宣传、方案设计与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平衡退休意愿与退休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玉娟 《社区》2011,(28):54-54
退休是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转折,可有的人退休后过得轻松又快乐,有的则适应不良。其实,这种差异往往与退休后第一年过得是否顺利密切相关。这就像孩子上学的第一年,各种微妙的心理变化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对某高校和科研所的已办退休手续的高级知识分子调查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目前“按年龄退休”的政策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提出了对按年龄退休的现行政策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老树 《老友》2014,(3):10-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做出了调整,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制定有关延迟退休的政策将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缓慢地延长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似乎势在必行,也引发了热议。  相似文献   

16.
雒利琼 《社区》2014,(25):33-34
退了休去哪儿?退了休怕孤单?退休生活如何安排……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困扰退休人员的难题。而对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的退休人员而言,“这都不是事儿”。自大栅栏街道社保所成立了社会化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以后,秀舞坊、书画社、民乐团、乒乓球队这四个由社会化退休人员自己组织成立的兴趣班,吸引了地区百余名社会化退休人员加入。  相似文献   

17.
调整退休年龄是关乎劳动者退休权益的政策改革,需要深入了解劳动者的退休意愿与影响因素。本文基于我国十省市的调查数据,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在调查样本中,退休意愿为按时退休、提前退休和延迟退休的比例分别为57.4%、36.6%和6.1%;(2)在个人特征方面,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年龄越小、健康越差、学历越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倾向于提前退休,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延迟退休意愿较强;(3)在家庭因素方面,家庭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越少的更倾向于提前退休,家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较多的延迟退休意愿较强;(4)在工作因素方面,具有县处级职级和中级职称人员更倾向于延迟退休,而对工作不满意或评价为一般的人员更倾向于提前退休;(5)在养老及政策因素方面,选择机构养老的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较强,了解单位现行退休政策的人员延迟退休意愿较弱。  相似文献   

18.
新抠门婆媳     
欣怡 《社区》2011,(5):60-61
退休前,婆婆是一家大型船舶设计所的高级工程师,拿的退休工资比我的薪水高多了不说,还有一些小船厂经常请她这位“老专家”去审看图纸、指导技术。所以,婆婆收入比一般退休人员高很多。  相似文献   

19.
孙盛起 《老友》2011,(9):40-40
退休回家抱孙子,这是中国大多数老年人的宿命,我也不例外。但我相信很多老年人并不喜欢这样,因为退休后我们决不是无所事事的,以前无暇顾及的爱好可以重拾,许多利于身心的娱乐也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20.
退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上存在较大的特殊性,地区差异明显。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上海市退休人员用工关系进行研究,认为该用工关系应界定为特殊劳动关系,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明确立法对退休人员特殊劳动关系的界定;以一般规定为原则,以地区特别规定为辅助,调整退休人员的再就业;设立弹性化的退休制度;对退休再就业人员采用更灵活的养老金领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