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昌礼 《社区》2014,(2):55-56
第三,娘亲的处事之道。 (一)将心比心,真心待人。在我的印象中,老母亲不仅和家庭的每个成员相处的很好,而且和亲朋好友也相处得很好,从来没有见过她和什么人有过节、吵嘴,得益于她老人家的“将心比心,真心待人”之道。老人在世时,经常讲,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这是老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媳妇是娘家养大的,到你家来做媳妇,添人进口,是多大的好事呀,作为婆婆,你得先对媳妇好,因为你没有养过她,进门要当闺女养,让媳妇感到婆婆疼她,婆婆对她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她的心能不动吗?反过来说,你光让媳妇对你好,你对她不好,心隔两张皮,  相似文献   

2.
开心一刻     
《百姓生活》2012,(7):70-70
一个样 儿子管媳妇要5块钱买烟,可媳妇说啥也不给。爹见状,对儿子训斥道:“兜里竟连5块钱都没有,爹真替你害臊!”  相似文献   

3.
好邻无价     
李智红 《社区》2002,(4):32-32
我曾在《韩诗外传》中读到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说是先前有一户人家丢了一块猪肉,婆婆不分青红皂白,硬说是媳妇偷了,要她从此离开这个家。可媳妇根本没有偷肉,任凭她怎样辩解,婆婆也不相信。万般无奈,媳妇只好怀着满腹的冤屈,哭哭啼啼地离开了家。 这事很快就被邻居家的大婶知道了。 看着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这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分崩离析,这位善良的邻居  相似文献   

4.
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一个传统的难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婆媳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媳妇必须俯首听命于婆婆,没有独立的、平等的人格尊严。"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便是旧社会做媳妇艰难的生动写照。然而,当年端着羹汤战战  相似文献   

5.
渝晨 《社区》2008,(21):25-27
一位重庆媳妇,一位陕西婆婆.地域界线并未让她们重蹈《双面胶》里的婆媳覆辙。她们有过最直接的饮食差异,也有着生活理念上的不同。但是婆婆没有向儿子喊冤,媳妇也没找老公哭诉,两个女人靠着彼此的耐心和信任,最终成为了亲如母女的一对婆媳。  相似文献   

6.
百叟 《山西老年》2011,(9):31-31
云南傣族每逢中秋节这天,傣族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老阿妈则忙着春糯米,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升空,就点燃冷香,  相似文献   

7.
<正>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作者用两相对比或映照的笔墨描绘人事的文字.小说《萧萧》一开始就用两相映衬的笔调写童养媳的出嫁: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唢呐后面一顶花轿,两个伕子平平稳稳地抬着;轿中人被铜锁锁在里面,虽穿了平时没上过身的体面红绿衣裳,也仍然得荷荷大哭……也有做媳妇不哭的人.萧萧做媳妇就不哭.这小女子没有母亲,从小寄养到伯父种田的庄子上……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因此到那一天,这女人还只是笑.  相似文献   

8.
那子 《北京纪事》2011,(5):52-55
在去年底大片《赵氏孤儿》中,海清演的还是个“媳妇”,从“媳妇”到“媳妇”,从配角到主角,从电视剧到贺岁大制作,一切都从那个“不太漂亮的女演员”的定位开始。  相似文献   

9.
王荣 《社区》2010,(24):24-25
最近荧屏媳妇似乎特别抢眼。 由青年演员海清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演绎的毛豆豆掀起国民媳妇的热潮,而剧中的潘美丽更是让男人们大呼,“娶妻当娶潘美丽”。同想当年《奋斗》中的夏琳和米莱,《潜伏》中的翠平,其实这些女人一直影响着很多人的“媳妇观”。  相似文献   

10.
刘锴 《老友》2010,(11):42-42
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作为80后新时代的媳妇,我不但没有和婆婆处成"针尖对麦芒",相反倒成了婆婆眼中的"小棉袄"。这让很多认为"80后媳  相似文献   

11.
休闲娱乐岛     
说梦话 妻:你经常说梦话,吵得人连觉都睡不 了,还是到医院看看吧! 夫:不用看,我如果晚上不说几句梦话, 在家里就再没有说话的机会了。 讲 理 儿子要和爸爸分家。爸爸说:“你要什么我都依你,可你妈妈你总得负担,比如看病、帮着买东西。”儿子说:“爸爸,你说话可要讲理,你的媳妇怎么让我负担,我的媳妇归谁负担呢?”  相似文献   

12.
我和婆婆     
一出反映婆媳关系的传统折子戏《杀狗》,至今仍然常演不衰。的确,婆媳关系历来就是一道难题,往往婆媳间失和、冷战是常事,有的甚至闹到冤家对头、势不两立的地步。因而我常常感到很幸运,因为我当媳妇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和我的婆婆红过脸。虽然长幼有序,但我们却相处得像知心朋友一样。连她儿子都感慨地说,我们家现在是媳妇第一,儿子第二了。  相似文献   

13.
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时,芦山县清仁乡任家村的媳妇王美,先是背出了90岁高龄的婆婆。婆婆安全了,而当她返身救女儿时,房屋坍塌了,她和女儿媛媛再也没有走出来。  相似文献   

14.
木甑情思     
陈开心 《老友》2008,(7):26-26
祖母在世的时候,没有问过那把木甑置于何年何月。如今询问母亲,母亲说不晓得。在她解放初期嫁到陈家做媳妇的时候,那木甑就已经是旧木甑了。如此推来,现在闲散在废物筐里的木甑,起码也有70年以上的岁月了。  相似文献   

15.
在晋中平遥县卜宜乡枣林沟村里,居住着一户人家。房主人是95岁的婆婆和78岁的媳妇。两间不大的老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房间里没有一丝异味儿。每天早上,媳妇董月花醒来时,首先看看对面床上的婆婆,然后蹑手蹑脚地来到外间,烧水、做饭、清扫地面……这是董月花每天的“早课”。当董月花为婆婆梳洗完毕,年迈但神志不失清醒的婆婆总要嗫嚅良久,好像心里的话总想说出来:如此生活有多少年了?整整一个甲子了。  相似文献   

16.
在"乡-城"流动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出现一种新婚姻模式——"外来媳妇本地郎"。由于制度和家庭(或自身)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外来媳妇在婚后选择留守夫家。那么,这些人过得怎样?本研究认为,农村外来媳妇的留守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再社会化,并以社会适应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皖西南M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外来媳妇的留守生活不太理想,存在诸多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层面的约束感、劳作层面的拒斥感和心理层面的孤寂感。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欠缺、社会资本限制、心理资本不足和政策支持缺位是导致其留守状况不佳的根源。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的支持体系,以增强外来媳妇的综合资本,提高跨地区婚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沉重的爱     
马相才 《小康生活》2005,(9):60-60,62
人们常话说家庭的港湾,没有爱不行,但“爱”变了味也不行。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因为媳妇“爱”他太多,感情变调又变味,受不了了才来找我诉说的。  相似文献   

18.
伟义  春红 《今日南国》2011,(3):51-53
俗话说,清官有个贤内助,赃官有个贪媳妇.官太太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虽然没有直接的权力,但是因为在家庭中的地位,往往对当官的丈夫有着特殊影响.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县,就有这么一个官太太,她凭着丈夫的权势无本开店,赚了个盆满钵满,最后和丈夫一起领刑.  相似文献   

19.
梁山的三个儿子,大的在公司当老板,小的当教师搞学问,二的是官,年纪轻轻就提成了市政府的一个处长,说起来,一个比一个本事大。大媳妇早就不上班了,男人当了老板,她这个老板太太天天浓妆艳抹,麻将桌上消遣,舞场里找乐,要不就拉上她的小哈叭狗儿逛商店。二媳妇不是老板太太、却是处长太太,也在市政府一个机关里上班,花起钱来比不上大媳妇,但心气儿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数字     
《社区》2013,(28):7-7
上海超半数家庭矛盾纠纷来自外来媳妇家庭 上海市闸北区司法局最新的一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处理矛盾3700余件,其中逾半是婚姻家庭矛盾。而在这近2000件家庭矛盾中,外来媳妇家庭占了大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