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自《论语》讲"无为而治",历代儒家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诠释。汉唐儒家以"任官得其人"言"无为而治",又讲"德者无为"。与此不同,朱熹以"恭己""德盛而民化"言"无为而治",同时又与《论语》"为政以德"结合起来,讲"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并将孔子讲"无为"与老子讲"无为"区别开来,从而对《论语》讲"无为"做了系统的论述。清儒更多地汲取朱熹的解读,同时又结合汉唐儒家的"任官得其人"。因此,今人对于孔子"无为而治"的解读,不能只是以汉唐儒家的解读为圭臬,而应当对前人的各种解读做出综合的考察,尤其要研究朱熹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黄有东 《船山学刊》2007,63(1):48-50
孔子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治道思想“同归而殊途”,就目标来说是“同归”的,都是想达到“无为”就可以使天下大“治”“为”的美学境界;而就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理想的路径来看,又是“殊途”的。  相似文献   

3.
孔子既主张"为政以德",又主张"无为而治"。如何准确把握其中"为"与"无为"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所谓"无为而治",就是领导行为的"最小——最大"原则,即如何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领导效果。儒家的进路在于,以"为政以德"为起点,以"道之以德"为过程,最终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正> 儒家与道家的“仁义”与“绝仁弃义”、“道之以德”与“上德不德”、“有为”与“无为”、选贤任能与“不上贤”等主张似乎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实际上却是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而且,相反者的仁、德、贤、为,还是更高层次的,真实而无伪的。一、“道之以德”与“上德不德”  相似文献   

5.
<正> “无为”是老子学说的重要内容,在孔子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后者却未受到人们重视。这主要是因为“无为”一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已正南面而已矣’”(《论语·卫灵公》,下引《论语》只注篇名),然而它的精神,却渗透在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在孔子的心目中,尧舜的形象是极为崇高的。如《雍也》云:“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从来不轻易以仁许人,也不以仁圣自居,却推尊尧舜能达到仁圣的境界。孔子如此推崇尧舜,又说“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可见孔子对“无为而治”也是崇尚的。  相似文献   

6.
老子常讲“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48章,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章序数),“为无为,则无不治”(3章)。意思是无为,才能无不为;无为还是要为的,不过为的形式是无为罢了;无为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他由此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构想,是把天道用于人道,要求统治者不违背规律,顺乎民心,为安静无事的社会的出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语》等儒家元典中的“忠恕之道”再生产着“君本位等级制”。如果“忠”侧重“尽己事上”而“明明德”的“真理性”要求,那么,“恕”则侧重“推己接下”而“得众使民”的“权力性”要求。这是“第一轴心时代”造就的政治伦理通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几千年来,最能知“己”而自居“己”的儒士或知识分子,大都在“大义”上极尽至善解释之能事,以为自己在做着“成人仁,助教化”的大业,庶不知乃是“为尊者讳”。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意蕴丰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等都可转化为教育理念,可作为现代高校德育方法的借鉴。高校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灵活运用“无为而治”思想,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以“无为”达到“有为”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道家从老子起就极力主张自然无为,然而这种思想绝非道家独有。实际上,以孔子为首的儒家也主张自然无为。关于这一点,却很少被人注意到。本文将以《论语》为主,谈谈孔子自然无为的思想。首先,我们应对自然无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是指“本然”,即事物本来的样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中的“自然”即这个意思。“无为”也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掺杂个人的主观臆断,一切顺应自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淮南子》对“无为”有一个很大篇幅的解释:“或曰: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  相似文献   

10.
李胜垒 《理论界》2023,(7):63-69
在朱熹的诠释之下,儒家的“为己之学”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形态。朱熹首先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以“得之于己”解释“为己之学”,认为“为己之学”在于提升人的内在德性和人格境界,而不是去取悦于人,这是探究义理、从事学问的首要。“为己之学”强调成己成物,要求在完善自身的同时成就万物,这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系天下苍生的德性品质。“为己之学”是圣人之学而非科举之业,这是朱熹对“为己之学”的总结和概括。“为己之学”,是成人成圣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是对正确学风的倡导,是对把为学当作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对当今社会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夏伟东 《齐鲁学刊》2004,14(1):61-64
重德治、轻法治,这是儒家的根本思想。但儒家只是轻视法治,而不是排斥法治。从荀子开始,"德主刑辅"的思想就成为当时的"新"儒家的一种重要观点。西汉以后,从贾谊到董仲舒,儒家的思想家们更是使"德主刑辅"的思想为统治阶级所采纳,并成为一种基本治国方略。从总体来说:儒家轻视法治,但并不排斥法治,而且在德治的基础上,还很重视刑罚的作用;西汉以来,德主刑辅的思想,无论是在治国的理论上,还是在治国的实践上,都是儒家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12.
传统德治的政治文明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是人类社会各民族都一脉相承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但是,德治是否由于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之上而必然属于精神文明呢?答案并不确然。从传统德治的政治功能和建构来看,德治有一个政治文明的定位,与政治文明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3.
张云贵 《北方论丛》2021,(3):99-108
“中国方案”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的信心和底气来自成功的现代化实践、卓越的执政效能及其对自身的成功治理。中国共产党对后发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证明了中国方案的可行性;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能优势证明了中国方案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政党治理证明了中国方案的可持续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历史实践,为人类提供了一条与西方道路不同的选择。中国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未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创造性回答。  相似文献   

14.
《周易·系辞》中的“垂衣裳”解释,有两种影响较大:一是指衣裳作为管理者的标志;二是指对“无为而治”思想的一种含蓄表达。不过,第一种观点已经偏离了“垂衣裳”所要传达的根本意指。该观点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是陈传席先生。把“垂衣裳”作为管理者之标志的解读至少在三个方面存在商榷的必其一,悬置“盖取诸乾坤”的解读行为缺乏充分的、直接的历史史料支撑;其二,忽视了“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文化语境;其三,未注意到“衣、裳”分制的历史发展逻辑和衣裳并置背后所潜在的语境玄机。其实,“垂衣裳”句不过是后人假托黄帝尧舜宣扬无为而治的思想罢了。而“垂衣裳”之所以是“无为”思想的隐喻性言说,主要在于与“非垂衣裳”所关涉的有为行为相比较,“垂衣裳”所呈现出的是“守静”的意义,它是“垂衣裳”与“无为”思想相联系的拱顶石。  相似文献   

15.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儒家的“中庸”与“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倡导“中庸之道”、“和为贵”,但在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等问题上,从来都是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的,从未要人只说“是”、不言“不”。勇于说“不”是儒家的思想传统。“不”是“中庸”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16.
论“无为”思想的学派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虽由道家最早提出,但并非为道家所专有。从先秦到汉初,除了道家使用这一哲学范畴外,儒家、法家和黄老学派站在各自的学术立场上,也都讲“无为”,只是对“无为”的诠释有所不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7.
君子是儒家推崇的理想人格,先秦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学大师对儒家君子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君子最早是指“有身份地位之人”;春秋末期,孔子为其注入了道德性的内涵;战国中期,孟子拓展深化了孔子君子思想的道德性维度;战国末期,荀子在发展孔孟君子思想的道德性内涵的同时,更着力凸显了儒家君子人格的政治性维度。如果说孔孟主要彰显了儒家君子人格的道德性之维的话,那么,荀子则主要凸显了儒家君子人格的政治性之维,他在推崇德政君子的同时,强调礼法君子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荀子对儒家君子思想道德性维度的重视以及对政治性维度的凸显,对古代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今人的修身养德、建功立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生民 《文史哲》2004,(6):62-66
西汉宣帝时发生了以"霸王道杂之"的传统制度治国,还是以"纯任德教"治国的争论。西汉初以黄老"无为"思想为指导。汉武帝时"尊儒术",又非常重视法治,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指导方针。宣帝时坚持以"霸王道杂之"的儒法结合思想治国,取得了辉煌成就。汉元帝即位"纯任德教",反对以法律刑罚治国,导致外戚专权,使强盛的西汉王朝迅速衰亡。  相似文献   

19.
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熙国 《文史哲》2007,(2):118-123
孔子的“德”直接来源于“道”。如果说在孔子哲学中“道”是宇宙人生的外在之理,那么,“德”就是人把握了外在之理以后所形成的内在之性,“行”则是把人的内在之性实现出来的路径。从外在之理(“道”),到内在之性(“德”、“仁”),再到内在之性的对象化(“行”),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繁仁 《文史哲》2006,(4):5-11
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针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古典生态智慧具有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从作为其源头的《周易》分析,它包含“太极化生”、“生生为易”、“天人合德”、“厚德载物”与“大乐同和”等极有价值的生态智慧内涵,成为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