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去年9月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接到女儿的"告急"电话:刚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小外孙数学考试成绩37分,全班倒数第一,她累得都快要病倒了,需要我们老两口帮忙。女婿在外地工作,女儿上班又忙又累,我们老两口没办法,草草收拾了一下,便急急忙忙到女儿家里去了。一到女儿家,我就问小外孙:"你喜欢学习吗?""不喜欢。""那你最喜欢什么?""我最喜欢玩。""第二喜欢什么?""第二喜欢看电视。""第三应该是喜欢学习了吧?""不是,第三喜欢吃。"  相似文献   

2.
侯松 《可乐》2007,(12)
朱莉亚的宝贝女儿莫妮卡马上要过十岁生日。一天早晨,朱莉亚玩魔术般地拿出一个用红绸布包裹着的小盒子,递到女儿眼前。"莫妮卡,这是妈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朱莉亚满脸笑容地说。"可还有三天才是我的生日。"莫妮卡很惊讶。"十岁生日很重要。从此,你就进入两位数的年龄。我送给你的是一件非常特别的礼物。我决定  相似文献   

3.
高延萍 《老友》2009,(10):37-37
女儿在日本的福冈市买了房子,她三番五次来电话,要我去她那里住一段时间。今年春天,我飞到了樱花盛开的日本。到达日本的当晚,女儿就拿出计划,要陪我到什么什么地方去玩。我却对她说:"我现在这个年龄,主要是健身。在国内我每天早上必和一帮拳友到公园打太极拳。你明天早上先帮我找一个清静的地方,我先打几套太极拳再说。"  相似文献   

4.
晚上,我坐在电脑前浏览新闻,妻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明天妈妈过生日,你怎么给她祝贺?"女儿在床上一边整理她的衣服一边问。见我没有吱声,女儿又说:"要不要到餐馆去撮一顿呀?"我坐在电脑前,头也不回地说:"这不是你操的心,赶快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女儿嘟囔了一句什么,我没有听见。  相似文献   

5.
几天前,女儿对我说:"你会写文章,我不会写文章,你觉得你聪明,那我考一下你的智力如何?"我说:"好吧!"女儿说:"有一个又聋又哑的人,到商店买钉子,对售货员做了一个左手两个指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敲击状的手势。售货员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晃了晃  相似文献   

6.
那天,我对老公说:"三八妇女节到了,你送我什么礼物?"七岁的女儿在一旁仰着头问:"妈妈,我是妇女吗?我也要礼物!"我扑哧一声笑了,点着她的鼻尖说:"你不是妇女,现在你还是公主呢!""那你从什么时候变成妇女的?"女儿反问我。我无言以对了。在我的印象中,妇女,应该是家庭主妇,每天忙着家务,用锅碗瓢盆为一家人奏乐的人。而小小的女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是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公主,是香香的一朵花,与一  相似文献   

7.
侯玉梅  王璐 《华人时刊》2012,(Z1):58-59
入学考试,一忧一喜2005年5月初,我和17岁的女儿远涉重洋来到美国,与先期在这里的丈夫团聚,一家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出国前,我曾听朋友说,在日常生活中,美国的很多办事机构是靠不住的,如果不多留点神,吃了闷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时对比话我还不太在意。初到美国,女儿本应上高二,可不少朋友好言告之,美国的高中没什么读头,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最好让女儿直接报考College。在美国,College在一般意义上是对所有高等教育学校的通称,学生学分凑满60后,就可以直接转到四年制的University,这样既省时间又省钱。我听从了朋友的劝告。一个月后的一天,我陪同女儿来到距家4英里的学校,进行入学考试。考试时间为两小时,仅考英语和数学。女儿考试的时候,我坐在外面,心情一直忐忑不安。两小时过去了,看到女儿笑容满面地走了出来,我连忙问:"考得怎样?"女儿有点得意地说:"数学考得不错,题答得很顺利;英语嘛,基础部分不敢说,但作文  相似文献   

8.
张教授在北京一家高校退休多年,衣食无忧,弟子成群,可是架不住惟一女儿的劝说,与老伴双双飞往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定居。几年不见,张教授看着女儿、女婿、外孙女及新居,真有一种知足感。一切安顿妥当后,女儿驾车专程找了一家毛利人风味的饭店,为父母接风洗尘。张教授与老伴还陶醉在这浓浓的亲情中,小车将二老送回驻地。女儿说:"为了让二老早点休息,我们也该回去了。"张教授一听立即愣在那里,感情这漂洋过海投奔女儿,就这样将我和你爸扔在这里啊?女儿笑道:妈,来到这儿,保你衣食无忧,从现在开始你就过上"共产主义"了。  相似文献   

9.
开心屋     
被蚊子咬女儿被蚊子咬了几个大包,她跑过来跟我哭诉。我边为她抹风油精边安慰道:"风油精能发出特别的味道,蚊子闻了就害怕,就不会来咬你了。"女儿带着哭腔,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社区》2023,(16):64-64
再吵一架:周末,大李和妻子吵架了,到了中午看到妻子还没有做饭的意思,大李一赌气就对正在写作业的女儿说:“闺女,走,今天爸爸带你去外面吃大餐。”女儿闻言,很开心地随着大李出了门。大李请女儿吃了一顿豪华大餐,回家的路上女儿说:“爸爸,我想求你件事。”大李问:“什么事?”只听女儿支支吾吾地说:“要不下周末你再和我妈妈吵一架吧,我刚才看到另一家餐厅很不错,想下周去尝尝。”  相似文献   

11.
“DV老头”     
不经意间,我到了退休的年龄,从忙碌转为赋闲在家,寂寞难耐,很想做点什么。在省城工作的女儿对我说:"老爸,现在是‘DV时代’,你脑袋挺灵活的,玩数码摄像机包你闲不住。"经不住女儿的撺掇,我咬咬牙买了一台最时尚的微型数码摄像机。自从有了小巧玲珑、精致轻便的摄像机,我的生活充满了乐趣,整天忙个不停。  相似文献   

12.
表姐一家几年前移民德国,定居在法兰克福。今年夏天,我应表姐邀请,带着女儿到表姐家度假。我女儿今年五岁,表姐的儿子今年六岁,很快两个小家伙就玩到一起了。在表姐的儿子面前,我女儿简直就是一个小天才。因为我让她上了最好的幼儿园,她三位数的加减法早己不在话下,而且还会弹琴和跳舞,还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而表姐的儿子两位数的加减法都算不出来。我对表姐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你是不是对儿子的教育放松了。"表姐却说:"德国的孩子都这样,他们的任务就是玩耍。"原来,德国禁止学前教育,不允许幼儿园给孩子教授专业知识。那么。德国的幼儿园教些什么呢?对此我充满了好奇。有一次,我和表姐一起造访表姐儿子上学的那家幼儿园。当时,孩子们正在玩一个游戏,表姐的孩子不幸落后了。小家伙忍不住说了一句:"哎呀,我失败了。"老师马上说:"不,你没有失败,你只是慢了一点点。"说完,老师还主动拥抱了孩子,小家伙的脸上顿时充满了笑意。游戏结束,我问老师:"你为什么要特别向孩子  相似文献   

13.
正那天,女儿放学回家,突然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妈妈,我们家有多少存款?"不等我作答,她又继续说道:"他们都说咱家至少有50万元。"我奇怪地看着女儿:"你说的‘他们’是谁呀?""我们班同学。他们都说你一本书能赚十几万稿费,你出了那么多书,所以咱们家应该至少有50万吧。"我摇摇头,说:"没有。"女儿脸上忍不住地失望,两眼盯着我,有些不相信似的问:"为什么?""因为……"我抬手指了指房子,屋里的家具、电器,  相似文献   

14.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5.
正女儿移居瑞士多年,总是让我前去"享福"。我想去外国能享什么福,但感受一下外国风情世故也好。刚到瑞士,一切感到新鲜。街道上行人来去匆匆,但谁也不理谁。我心想这里没有人情味。我一人溜街,走到安静的郊区道上,碰到一老妇人,她先向我道了一声"格律齐",我知道这是问你好。后来碰到几个人,只要我一看他,对方马上会主动说"格律齐"。我回到家里问女儿,女儿笑了:"你以为瑞士人不讲礼貌?实际上人家的礼多的是。但赶着上班时,打招呼会少一些。"  相似文献   

16.
刚到美国时,朋友就告诉我,"sorry"这个词,在纽约不能随便说。当你遇到麻烦时,首先要分清责任,如果责任在你,你可以说"sorry";如果责任不在你,你却说了"sorry",就意味着你承认自己有责任。  相似文献   

17.
谦逊的长者     
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女儿的故事》里诙谐幽默地记录了这样一段场景。在他教育女儿时,他的妈妈由于心疼孙女,挺身而出,指责他:"你敢训我孙女。我就训你。"而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他的祖母,亦即他女儿的曾祖母也拄着拐杖在一旁帮腔:"侬骂我孙囡,我就要骂侬。"这个片段折射出中国四世同堂、儿孙绕膝的大家庭生活中,出现的隔代教育的尴尬境地:为了"管"孙辈,长辈一代压一代,威信扫尽,颜面丢尽,伤了和气不说,结果在孙辈心目中留下了阴影。据调查,在家庭冲突中,祖辈与子女两代人之间,因对后代的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轻松一刻     
《社区》2009,(7):59-59
镜中梨母亲问女儿":你为什么对着镜子吃梨?"女儿回答":这样就可以吃两个梨了。"讨价还价丈夫跟情人在家里亲热,被家里的鹦鹉看见了,它滔滔不绝地说":我看见  相似文献   

19.
丁宁 《新天地》2012,(12):45
丁老师:你好!最近我情绪不太好,想和你聊一聊。女儿春节的时候抱着外孙女回了瑞典,从此音讯皆无。我一个人在天津,寂寞常常包围着我。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以前我没有太想过和女儿的关系。女儿很小的时候,因为我离了婚,不方便一个人带孩子,就把她送到了我父母身边。我父亲过世,我便回到家中,与母亲和上小学的女儿住在一起。我一看她不好好学习,心里就冒火,女儿情绪上很敌对。女儿初二时,我就很难了解她的心思了,我俩之间要么不说话,要么一说就吵架。  相似文献   

20.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