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谈他的诗歌,他也未给自己编过一本诗集,这真是件憾事。 朱自清的新诗作品并不丰饶,而且多数作于青年时期,但他一生与新诗有不解之缘。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他创作第一首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他先后在《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诗》等报刊发表了六七十首诗作。一九二一年他参加了文学研究会,次年创办中国第一本诗刊《诗》,由朱自清和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主办。一九二二年,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文学丛书之一《雪朝》,内收八位诗人作品,公推朱自清首席。后又编成诗、散文合集《踪迹》。此后,他潜心新诗理论研究,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诗论。《新诗杂话》一书是他研究成果的集萃。与此同时,他仍不断受诗兴趋遣,写出一些新诗。  相似文献   

2.
在《雪朝》诗人(朱自清、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刘延陵、郑振铎)中,就诗创作而言,数量多,是俞平伯、徐玉诺;当时影响大,要数朱自清、周作人;但周作人只是昙花一现,总的说来,还是朱先生对新诗的贡献最为突出。还不应忘记朱先生对新诗的评论和理论研究,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助新诗成长之功颇大。  相似文献   

3.
南丰刘壎由宋入元,做过学官,体现了南方文人的一种现实的政治选择,属于边缘型遗民。他作《补史十忠诗》,其子麟瑞也赋五十首七律,成《昭忠逸咏》四卷,这些诗歌咏宋末死节义士,成为《忠义集》的主体。刘氏推崇忠义精神,长于诗歌创作,这种家学家风与南丰地域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刘延陵是五四时期的著名白话诗人。在新诗创作、外国诗歌译介、新诗园地开拓、青年诗人培植诸方面均有积极贡献。五四时期和30年代的诗作,以其内容的新颖和风格的别致,在新诗坛产生过广泛影响。文章对刘延陵的新诗创作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依据信件、访问和史料对其生平作了真实记录,纠正了某些模糊不清的记述(如留学的国度、时间等),全面展现诗人在中国新诗坛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5.
清代宝应刘氏家学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宝应刘氏包括刘士壮和刘宪两人之后裔,要以刘宪曾孙刘心学、刘正学和刘典学三房为盛;宝应刘氏著述众多,此前书目登录不尽确切者就有30种;作为绵延九代的清代旺族,宝应刘氏既能顺应学术风潮的变化而变化,又能秉承长于宋学的家学传统,培育出刘中柱、刘台拱、刘台斗、刘宝楠、刘恭冕、刘岳云和刘启彤等众多学术名流。  相似文献   

6.
刘半农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他翻译了许多外国的诗歌,也创作过许多优美的新诗。在创作新诗的过程中,他借鉴外国诗歌中的积极因素建构自己的新诗。可以说他的新诗在一定程度上都与他的译诗有一定的联系。借鉴译诗的主题就是这种联系的一个方面。然而翻译界对刘半农的诗歌翻译至今仍鲜有论及。本文探讨刘半年如何利用他译诗的主题建构自己的诗歌主题,以期唤起译界对刘半农诗歌翻译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早创作白话诗的诗人之一。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写的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19、12、11)上发表时,中国新诗坛上的诗人和诗作还都寥若晨星。一九二二年六月,他与同人周作人、俞平伯、徐玉诺,郭绍虞、叶圣陶、刘延陵、郑振铎等合出的诗集《雪朝》问世时,诗坛上也仅有《尝试集》(胡适)、《女神》(郭沫若)、《冬夜》)俞平伯)、《草儿》(康白情)《湖畔》(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汪静之)这五本新诗集.《雪朝》的出版,在诗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两个月后又再版了。该集内收来自清诗十九首。这些诗,后编入《朱自清文集》扣《笑的历史》。两年后,朱自清又出了他的诗文合集《踪迹》,收诗  相似文献   

8.
1922年由叶圣陶、刘延陵等人编辑出版的《诗》月刊,是新文学史上第一奉新诗刊物,目前对它的认识并不全面,也存在诸多错漏。从当时全份刊物这一原始史料出发,对它的作品与作者队伍重新进行全面清理与统计,无疑以事实纠正前人的错漏和偏见。同时本文从当时新文学发展的外部环境、编辑者的生存工作状态,以及刊物办刊方针、运作方式与编辑力量的消长等因素入手,站在传播学、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对它的创办、刊行、悄然停刊进行了合理分析,进而凸显《诗》月刊作为一个同仁刊物所具有的姿态与宿命,其开始与终结都具有偶然性,性质类似一个并不公开的自己的园地。  相似文献   

9.
悦人和悦己     
刘晔是三国时的名士,是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有正宗的刘氏皇家血统,大概正因如此吧,刘哗虽然才华横溢,也为曹氏三位帝王所倚重,但却很难走进嫡系的圈子,这也练就了他为人机巧的本领。  相似文献   

10.
<正>.刘氏刺熨疗法是重庆刘氏家族第五代传人刘光瑞先生继承其父名医刘少林及刘氏先辈而传承的民间医术。刺熨疗法历史悠久,经过历代的不断变化发展,形成了刘氏刺熨自成一体的绝技。其技有理论依据,有神秘出处,有专科疗效,与各民族医术共通;临床针对性强,操作较为隐秘,选用药材具有地源性特征;其传承口诀既是核心传承绝技,又是临床指导理论。刘氏剌熨疗法是中国民间医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在巴渝大地累世相传,是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1.
刘向《诗》学家法问题自宋至今聚讼纷纭,考各家论述,多有据刘向编撰之《新序》、《说苑》为依据者。然此二书多袭先秦史料,其《诗》学观不能代表刘氏本人。而史传中刘向之奏章、封事引《诗》资料,则少有专门研究者。笔者以元帝时刘向所上之《条灾异封事》引《诗》为研究对象,考察后可知:刘向用《诗》确不守家法,甚至无今古文之别;在不同场合运用相同《诗》典时,取义亦有不同,据此可知刘向"通经致用"的汉儒品格。  相似文献   

12.
1917年至1936年,刘氏三兄妹曾经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刘(赵毅敏)和刘(尹达)以后分别成为著名的国务活动家、历史学家。他们的妹妹刘淑芬(刘涑),则为抗日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刘氏兄妹的成长道路,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河南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赵毅敏和尹达一直对母校怀有深深的依恋,十分关心母校的建设。他们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所总结的河南大学的优良传统、教育经验,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若愚是美籍著名华裔比较诗学研究家,他平生写作了八部与中国诗学有关的专著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他的比较诗学理论体系在西方汉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中国文艺理论走向国际化也有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全面研读刘氏专著及其论文的基础上,论述其“中国诗观”的修正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刘大白是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也是继鲁迅、周作人之后越地最有影响的现代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800多首白话诗和近400首旧体诗,此外还著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和《中国文学史》等六部文学论著。刘大白在文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学界既没有对他给予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至于刘大白研究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盲点。  相似文献   

15.
<正> 沈从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和散文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诗歌评论家.他在三十年代长约十年的时间里所写的二十余篇诗歌理论与批评文章中,专门论述过卞之琳、刘宇、朱湘、焦菊隐、刘半农、闻一多、汪静之、刘廷藯、徐志摩、郭沫若等现代著名诗人的诗歌创作,论及过胡适、周作人、沈尹默、钱玄同、俞平伯、饶孟侃、冯君培、陈梦家、冰心、邵冠华、姚蓬子、虞琰、于庚虞、孙大雨、方玮德、刘大白、刘梦苇、康白情、朱自清、徐玉诺、沈玄庐、罗家伦、傅斯年、黄婉、刘延陵、冯至、戴望舒、邵洵美、王统照、邓均吾、林如稷、杨子惠、朱大(木丹)、藏克家、林徽因、梁宗岱、罗念生、废名、何  相似文献   

16.
刘向刘歆父子是西汉晚期重要的历史学家和经学家,刘氏父子所集录的《别录》和《七略》论述古今学术的演变过程和变迁趋势,并且通过编辑目录的方式确立了《易》为六经之首,以《易》为其它五经之原。刘氏论《易》,以阴阳五行灾异为依托,以补察时政、经世致用为旨归,其《易》学观念的形成是受汉代重儒尊孔的学术思潮的影响,也反映了汉代易学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和发达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刘舜卿墓志详细记载了志主的生平"仕"迹、家族世系、姻亲关系等情况,对于研究刘氏家族的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墓志同正史中的刘舜卿虽姓名相同,但其家世、祖籍、仕宦、生卒年却截然不同,也误导了后世对刘氏子孙的研究。墓志及相关资料的结合,对明确区分"两位刘舜卿",纠正前人对两者混淆的失误,以及刘师旦、刘绚的祖籍、姻亲等问题的考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刘家集》是研究北宋筠州刘氏的重要史料,目前已知有元刻清抄本、《四库全书》本、道光刊本和光绪刊本。其中元刻清抄本和道光刊本、光绪刊本属同一系统,而《四库全书》本属另一系统,元刻本系统诸本是目前可见的最佳版本;该书编纂完成于淳祐十二年(1252)。刘氏通过科举起家走向兴盛,以史学成就和高洁品格名重一时。但由于其家族人丁不旺,且不注重置产、应举,加上家族迁离本根,而迅速走向衰败。刘氏的通婚对象大多是中下层士族,其所交往的多是王安石新法的反对者,这与其家族本身的身份和政治立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刘长乐在“文革”时一家被打成“黑五类”,父母坐牢,他去当兵在荒山挖掘坑道,曾试过上百小时不停劳作.也在唐山大地震时参加拯救队抢救人命。后来转做广播,自创一套风格鲜明的“刘氏播报法”。最后转投商界靠石油制品贸易及房地产起家,于1996年创立凤凰卫视,以独特风格创出佳绩,成为电视广播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刘大白是“五四”时期白话诗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诗人。他著有《旧梦》和《邮吻》两个诗集。《旧梦》1930年改版重印时,经过剔除、添补、移动、订正,分编为《卖布谣》、《丁宁》、《再造》、《秋之泪》四集。刘大白的新诗题材广泛,内容纷杂,风格不一。就内容来说,他的诗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