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一些地方在调整领导班子时,不作具体分析,只听“一把手”的意见,一味把与“一把手”有矛盾的干部调离,给领导班子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挫伤了敢于直言的干部,影响了班子整体建设。班子成员从工作和事业出发,向单位“一把手”提出了不同意见.有时却被视为与“一把手”作对、闹不团结,并把他们调离,这样不仅会挫伤这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吴征光 《领导科学》2005,(21):11-12
所谓“带病提拔”,是指有些干部早就存在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不洁行为或领导能力方面的重大缺陷,但在组织考察时未被发现,或发现了未被及时追究而导致继续得到提拔和重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干部“带病提拔”现象深恶痛绝。干部“带病提拔”现象的存在,既影响其他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培训、管理、监督等方方面面,仅靠组织部门是难以完全做好的。尤其是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干部工作的政策法规不健全或制度设计上有缺陷外,还在于我们未对干部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干部任职回避和任期交流制度的刚性实施,一把手异地任职,或空降培养,或提拔交流,或平职调动,已成为一种常态。面对全新的人际关系、全新的履职环境、全新的工作内容,异地主政的一把手如何入局、如何开局,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实践课题。据实际观察,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异地履新者沉着应对挑战,使单位的领导活动迅速步入健康有序的运行轨道。但也有少数异地履新者心态浮躁、情绪急躁,仓促上阵、轻率出招,使开局过程呈  相似文献   

4.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认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的,入圈就能得到好处和实惠,不入圈就要受到冷落甚至打压。干部能否得到提拔重用,要看与上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关系亲疏。这样的现象在现实中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一个引人注意的现象,就是有些干部早就存在各种问题,但在推荐、考察和讨论决定等环节却未被及时发现,导致这些干部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带病提拔”。据中组部的一项统计,各地受到党纪、政纪或刑事处分的县处级和地厅级领导干部中,在提拔前就存在严重问题的占了20%左右,个别地方甚至达到50%以上。如何严防和纠正干部“带病提拔”,是摆在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干部“带病提拔”的表现形式及特点研究和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必须首先厘清“带病”的形式和特点。干部“带病提拔”有以…  相似文献   

6.
考核     
<正>县委、县政府对县直单位的年终考核越来越严格了。现在规定,考核结果将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我作为一个县直单位的一把手,自我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有目共睹。为迎接  相似文献   

7.
吴书纯  林森 《领导文萃》2006,(2):175-175
提拔定律:大家都觉得这个人应该被提拔的时候,这个人肯定得不到提拔;单位一把手觉得这个人应该提拔的时候,这个人很快就会得到提拔。先进定律:单位里年终评选出的先进工作者,并不是单位里工作最多或最有成绩的人,而是最会在领导面前干工作的人。职称定律:能晋升高级职称的人,准保不是单位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人,而业务能力一般的人,却最会搞公关。尊重定律:单位里越是表面上被大家尊重的人,就越是容易受到大家轻视。个性定律:在单位里,一个人的个性与他的业务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强,个性也就越强;一个人的业务能力越差,就越没有个性…  相似文献   

8.
干部“带病提拔”是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就存在违纪违法行为,但未能发现,仍然加以提拔和重用的一种不良现象。成克杰、陈良宇、刘志军、刘铁男……从近年“落马”的贪官们可看出,“带病提拔”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
正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老问题一直困扰着干部选任工作,制约着干部成长进步,影响着选人用人公信度,从而降低了组织公信力。究其原因,既有干部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组织考察把关不严等外在因素。笔者认为,从考察侧着力解决干部考察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考察手段不够管用、考察评判标准欠科学和考察监督不够严等问题,可以有效防治"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一、当前干部考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是全国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换届之年。换届后,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一把手领导岗位。那么,新任一把手如何在工作中开好局、起好步呢?笔者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由干事到谋事,角色变了,忌急于求成要面子。以前只需要按领导者的意图开展工作,现在成了一把手,身份变了,担子重了,工作的积极性高了,很容易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比如,有的刚上任就仓促"出招",急于提"新思想",忙着烧  相似文献   

11.
打造一把手能力建设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明冠 《领导科学》2006,(24):34-35
就一个单位而言,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集体的第一组织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就干部队伍而言,一把手队伍又是整个干部队伍的“第一方阵”,是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因此,一把手能力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干部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一把手的履职能力体现在扎实干事、科学干事、合力干事、干净干事上。一、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扎实干事中确立一把手的从政追求有目标才有努力方向,有追求才有前进动力。一把手有什么样的从政追求,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也决定了他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水…  相似文献   

12.
<正>认同是对事物的认可,认同危机就是对事物认可产生怀疑。干部"带病提拔"现象会导致干部对自身、干部群体乃至制度产生认同危机,这不仅影响到干部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影响到干部群体的和谐与制度的公平正义。一、"带病提拔"会导致干部的自我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3.
群众公认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干部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民主测评是了解群众意见的一条主要渠道,在干部工作实践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民主测评出现了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打开一些单位的年度考核测评表,干部优秀率基本都在85%以上,测评对象相互之间的差距甚微,而定向重点考察的干部的民主测评意见,几乎都是100%同意提拔重用。乍看起来,让人感觉到我们的干部工作做得很到位,群众对目前使用的干部都很认可,对拟提拔重用的干部更是“举双手赞成”。但事实上,这种民主测评“全线飘红”的现象潜藏着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一 县上就是这样,宣传部长这个职位,往往都是从各乡镇的一把手中提拔上来的,尤其是那些个地理环境优越、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乡镇.现在,由新闻专干提拔上来后来又分管新闻报道的副部长张裕禄就瞄上了这个位置.  相似文献   

15.
<正>一把手作为党委的核心,位置显赫,作用关键。在用人的问题上,如果一把手自身不正、导向不准、把关不严,就容易造成用人不公现象。当前在少数地方,一把手独揽大权,插手干部选拔任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方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干部选拔要怎么考察、考察谁,怎样画圈圈、画杠杠都是一把手说了算。还有的地方在用人的过程中老是出问题,这些都与一把手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基层用人不公问题,就要对一把手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一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由于各种原因,总会存在若干边缘干部。这类干部,或被动排斥,或主动游离于单位的焦点之外,很少甚至基本不参与单位的中心工作,也很难受到单位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关注。当然,他们被提拔、受重用的希望也很渺茫,所以往往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高,亟须调整工作状态,在工作岗位上有为、有位。  相似文献   

17.
古语说,仁者在位而仁人来,义者在朝而义士至。用干部是单位一把手的主要职责和权力,如何识别、对待和使用下属,直接决定一个单位的活力,体现领导水平和素质。一把手要履行好用干部的职责,关键要牢记“三个一”,做到“三公”。一把尺量准,做到公心识人识人是用人的前提,一把手公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各级党委(党组)认真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明显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是,少数地方和单位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违反《干部任用条例》的行为和“带病提拔”的问题。解决“带病提拔”就要强化“带病提拔”责任追究。下面试从难点和对策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位先哲曾经指出,一个部门、单位的"一把手",平时主要工作就是出主意、想办法、用干部。此言不虚。所谓出主意,就是认真学习并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谋划引领好经济社会发展;所谓想办法,就是想方设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所谓用干部,就是遵循民主集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所指的"空降"和"失落",是指当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职位出现空缺时,本可由本单位副职领导提拔后"补缺",但组织却从其他单位另选干部前来任职,导致本来有机会提拔的副职希望落空的情况。当然,很多副职都是讲政治、顾大局的,能主动进行自我调适,逐步恢复积极的工作状态,但也有不少副职会因此而心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