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宇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1):31-35
岩井俊二是日本90年代新崛起的青年导演,他的代表作《情书》(1995)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力图通过对《情书》电影元素的深入剖析来归纳岩井极具特色的镜语风格.与北野武等其他新锐导演相比,岩井"由于精通所有影像形式",因此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情书》的出现正是被誉为"岩井美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我们习惯于漫不经心地拿着零食腻在电脑屏幕前阅影无数。那些网络上的电影被我们称之为网络电影,它有指受众通过因特网接受的各类影视节目,更包括网络原创电影。 相似文献
3.
董立晶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8):187-188
"孤岛"电影这颗我国电影发展史中的奇葩,离不开优秀导演的培育和浇灌。随波逐流的张石川、堪为伯乐的卜万苍、追求完美的朱石麟、惜墨如金的费穆都是这一时期优秀的导演,其不同的风格是"孤岛"电影呈现繁盛之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夏长青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0,(3):84-85
画面在感性和理性范围内同观众有着一种辩证关系,而它最后在银幕上体现的意义是即受观众思想活动的支配,也受导演的创作意图的左右,两者在程度上几乎是相等的。不过,我们也可以说,观众在解释画面方面的相对自由,其根源之一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即任何现实,不论是事件亦或是动作都是一种象征,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种记号。 相似文献
5.
林科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80-83
作为视听艺术,电影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语言”的独特性─—靠画面来讲述故事和传达思想,而在画面语言的诸元素中,构图又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其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包括爱情题材在内的国产电影始终肩负着对受众进行主流价值涵化的使命。本研究以涵化理论为视角,探究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属性特征,并以国产爱情片的涵化转向为切口,考察新中国电影与主流意识形态、受众之间的涵化机制,窥探中国电影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功正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6,(4):52-55
南京艺术学院戏剧和电影电视学院教授、博导沈义贞先生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是一部厚重扎实、经纬纵横的电影美学著作,不仅是电影学界,而且是文艺美学界的新成果、新收获。该著论题的提出,不是凌空而来、蹈虚而设,乃是在饱览、通悉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状况后所提出的既具学理性、又有针对性的命题。以现实主义作为论述中心,《导论:“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再认识》作为全书论述总纲,体现 相似文献
8.
论“第六代导演”的电影美学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鸿文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44-47
“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所反映的美学风格主要有:刻意模糊线索的明晰性和淡化叙事的情节性,形成了“新写意风格”;追求“摄影机不撒谎”的发言模态,表达出一种新写实主义即“微观写实主义”;偏爱长镜头和追求画面的僵持意味,流露出一种中国式的新自然主义即“新本色主义”;作为“状态电影”或“大陆地下电影”的主体,他们的作品富有个性但亦被认为是伪个性。 相似文献
9.
叙事的表意与表意的造型--“日本新电影”与中国电影“第五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峻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02-109
对崛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崛起于电影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影坛 ,且都体现出强烈的创新和探索精神的“日本新电影”与中国电影“第五代”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详细地论述了二者迥然相异的叙述风格和电影形态 ,进而明确指出叙事性的主导品格与导演的适度创新是电影作品获得艺术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站在好莱坞与中国电影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6):8-11
导演就和导体一样,感应一个东西之后,再通过导演传递给观众,刺激他们的情感、想象力和思考;而电影最基本的是我们进到一个黑屋子里面跟一群观众去共享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地域性跟共通性有的时候并不冲突,他们是你的左右两手。拍电影重要的是讲好故事,而好莱坞游戏规则则是我们应该要很虚心学习的。导演需要和制片人、制作班底合作,导演的电影其实只是导演的电影现象。《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改编要注意的是它们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如各色各样的华人形象、中国功夫、中国的风土人情,等等。好莱坞将中国文化元素"拿来"有拼贴、移植和融合三个层次,建构的也是"美国式的中国文化形象",即"美国式的中国人物形象"和"美国式的中国国家形象"。好莱坞之所以将中国文化元素"拿来",主要基于中国崛起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占据中国庞大的电影市场以及中国有着丰富的故事题材等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在题材内容上有着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日常性”类似的特征,这是由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决定的。在表达方式上的特征则与法国新浪潮电影“作者性”相似。前者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而后者则是中国“第六代”导演挣脱“第四代”、“第五代”导演“宏大历史叙述”方式后自由表达的结果。当然,由于政治经济环境、文化传承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等,致使“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艺术境遇方面与二者相比也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只是当我们在共时的层面将他们进行横向审视时,仍然能够发现其“日常性”与“作者性”方面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段东升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电影《无人驾驶》继承了导演张扬一贯的与现实接轨的路线,并且再次将爱情等情感伦理放于都市中进行思考.在影片中导演对“新城市”下的情感叙事做了新的建构,将个体情感与金钱和性构成二元对立以表达当前物质主义下的新的情感状态以及出路.但为了促成二者的消解,导演寄希望于传统的温情与真爱,使得这种消解显得矛盾游离,影片最终未能形成内在的统一性,也未能真正解决这种二元的对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美电影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6):6-7
中、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优秀影片、优秀导演对中国老一辈电影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优秀的电影和导演,一方面与电影艺术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导演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息息相关。将美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电影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赵良臣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0)
当代电影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制约,受到消费者的挑选,在对当代电影叙述策略的选择与契合方面,导演在电影中如何运用策略问题,观众对当代电影叙述策略的接受与认可程度如何,这些策略在中国当代电影发展与演变中的作用如何等是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星亮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5):55-68
电影应该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段和形式去表现电影家对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发现,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从早先认为"影戏是由扮演的戏剧而摄成的影片"及其所形成的戏剧式电影形态,到1970年代末以来,大陆影坛的纪实美学、影像本体美学、新写实美学,和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等电影创新潮流汹涌,正是不同代际导演从不同角度对电影艺术特性的执著探索,推动了中国电影艺术审美的发展和深入。在实践中,他们以艰辛的艺术创造建构了中国电影的两大传统:"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和"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前者强调电影与时代、现实和人的深刻联系,以其社会人生呈现的"现实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丰富和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后者在民族性格刻画中挖掘民族现实内涵、从民族欣赏趣味着眼去结构叙事、将民族艺术美学融入镜头影像等独特创造,又使中国电影成为富于民族审美特质的现代电影。百年中国电影这些探索,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17.
谢晋与夫人徐大雯女士生了4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谢衍。谢衍的两个弟弟老三和老四,都严重弱智,而姐姐的情况也不好。 相似文献
18.
金钱伟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78-80
2013年三位导演:赵薇、郭敬明、周杰伦各自献出叫座的电影新作,细究其成功元素,认为与互联网时代传播主体的地位身份、作品特质、粉丝爱好有关,他们是文艺界大牌实力明星,电影文本全都是切合青年心理的青春片,喜爱的观众大都是忠诚的粉丝。由此观之,新媒介传播的文化张力是时下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庞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72-177
"学者电影"不是某种影片类型,而是一种学术价值取向,是强调学者主体论(作者论)和学术独立性,反对迎合强势媒体和主流的话语体系,反对模仿商业化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和方法的创作观念。它抵制在影视人类学和人类学电影制作上的泛学术化倾向,同时鼓励学者为学术表达而不拘泥于传统的或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像作者写作一样建构影像志民族志作品。"学者电影"也有构建独有的叙事流派影响社会生活的企图心,也可以说,"学者电影"是人类学影片"作者论"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0.
薛峰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5-56
什么是好电影,这是一个关于电影艺术的终极命题。三种电影的概念及一套标准可以试着探讨当代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批评方法。通俗电影以娱乐宣泄、满足好奇梦幻、疏通道德情感为功能;社会电影以经世致用、维护社会稳定、巩固集体意识为使命;探索电影以形式实验、叩审人生哲理、揭示社会问题为追求。在当前中国电影多元并存、分化互渗的格局中,笼统区分优劣高下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真正确立电影功能多元分工意识,分清电影批评标准,给予电影以各有侧重、主次分明的定位解析,才能有效过滤无序争论,从学理思考的源头上减少率性粗鄙的攻讦谩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