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认知范畴视角下的语义模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自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学者纷纷从语言、逻辑、语用、认知等不同层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但是由于语义模糊是一个复杂的现象而且对其研究相对起步较晚,因此对语义模糊各层面上尤其是认知层面上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善。从认知层面上讲,语言的意义与人的思维和认知有密切关系,而人的思维和认知又是通过范畴化来体现的,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因此,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可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从认知范畴化角度讨论语义的模糊性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会对语义模糊的实质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诗歌意象是诗人通过独特的情感活动从客观意象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自然意象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诗歌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传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本文运用认知心理学模型:集合-理论模型、语义特征-比较模型、心理扫描-认知地图研究和意象的提取与再现研究,解读叶芝早期诗歌的单独意象:岛屿、树林、苹果花以及组合的意象;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叶芝后期诗歌意象:石头、玫瑰、天鹅中的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神秘主义,揭示其中的认知因素、诗人情感和其爱尔兰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和语法是密不可分的,语法是概念内容的结构化,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因此,概念化也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概念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活动。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对概念化所涉及的认知心理机制作出了初步阐释,认为注意机制在概念化及其方式的选择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借鉴认知心理学所揭示的认知机制和规律,不仅能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还能更有效地指导语言研究实践,加深对概念化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共生认知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认知心理学学派,是对以“表征”为研究纲领的传统认知心理学最具革命性的挑战,因其在心理学方法论层面从现象学、实用主义、规范主义三个转向,实现对传统认知心理学中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转变。目前,瓦雷拉自创生研究方案、诺伊感觉运动研究方案、赫托激进化共生研究方案、德耶格交互共生四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发展并完善该学派理论。文章对其历史功与过、现实是与非分别进行了评述,认为未来还应该注重对4E认知理论的整合,研发成熟研究技术,摈弃蕴含于此学派理论中非此即彼的二歧思维,从辩证唯物主义视角推动心理学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文学文本的理解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受到关注,而认知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又为文本的理解赋予了新的含义。与认知科学相关联的认知诗学关注文本如何被理解以及语义如何产生,其广泛的跨学科性拓展了对文学理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认知诗学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范式,探究文本的风格对读者的潜在作用,为文学文本的理解过程提供语义产生的依据。认知诗学还可借助认知和发展心理学、神经科学等与认知相关的学科的研究成果而逐渐进入认知理解深层,将文学思维和人的基本思维相结合,从新的视角阐释对文本世界的感知以及情景想象的产生来源,从而较深入地触及文学理解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数学算术化认为,自然数系统是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础,自然语言最明显的共性在于语义背后的整个意义系统。自然数系统和语义系统的对比研究表明:精确性只存在于一个静态的封闭系统中,是相对的,模糊性是语言充当人类认知参照点的结果,是绝对的,其只有放在某个认知场才有意义;精确性和模糊性都来源于认知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其辩证统一的基础在于认识的历史性、无限性决定了人类只能够用离散来把握连续,用有限去追求无限。  相似文献   

7.
认知社会语言学融合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但同时强调语言的社会性,重视人类自身思维与外部环境的互动、认知与语言和文化的交互作用,以及认知的社会语境等,其研究范围主要涉及语义及言语变异理论探讨、认知文化模式研究和语言政策研究以及社会政治体制研究(包括意识形态)等.通过将实证方法与心理学实验、神经生物学实验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方法相结合,认知社会语言学对语言变体、亚文化模式、语言类型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三个领域展开了各种讨论,集中体现了对语法系统再语境化的趋势,也代表了认知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8.
原型范畴理论下的英汉模糊语言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畴化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认知范畴具有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认知范畴的模糊性.认知科学上的范畴理论为研究模糊语义问题提供一种认知层面的理论依据.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模糊性的认知根源及原型范畴理论界定下的模糊,主要探讨在认知原型范畴理论的指导下英汉模糊语言存在的差异,即:范畴体系差异、范畴结构差异、原型内涵差异及范畴的缺失;以期探究语言模糊的实质及其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认知学对语义模糊性的研究经历了经典范畴观、家族相似性、理想化认知模式下的原型性,为人们分析和把握语义模糊性做出了贡献.但是,它们都是以语义成分分析、语义匹配和真值为基础,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和语言使用的不同情景对语义的作用.Fillmore的语义建构模式以不同主体和不同情景对语义建构的不同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范畴建构的动态视角去重新审视语义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为一些英语动词短语的基本含义和语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识领域和分析途径。这对于很多英语学习和研究爱好者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语义研究思路和思维拓展方式。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分别阐释了英语小品词back的认知语义特征(其中包括空间概念意义及隐喻概念意义),以及含小品词back的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特征。研究发现:小品词back对其所在的短语动词的意义具有两种趋向性影响效应,即向后和返回趋向效应。语料数据收集调查也显示这两种趋向性影响绝大部分含小品词back的短语动词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工具是人的认识创新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认识主体为认识创新明确了方向,认识主体的意识创造性是认识创新实现的灵魂。认识客体是认识创新展开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客体对认识创新具有制约作用。认识工具是认识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桥梁,认识工具的价值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有效展开的基础,认识工具的创造性是认识创新活动成果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2.
及物性是一个多元概念,涉及句法、语义、认知等多个层面,其中以认知及物性为基础的认知框架为谓宾结构(包括常规和非常规)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及物性和认知框架的基础上,三大认知原则通过两个层面依次起作用,相应产生常规和非常规谓宾结构。其中非常规谓宾结构包括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和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它们的宾语实际上都是某些非宾语概念通过三大认知原则第二层面被突显的结果,从而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认知归一。  相似文献   

13.
柏拉图的回忆说对人类认识发展史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的回忆说作为哲学与神学的交汇点,其形式是神学的.但它所阐述的内容并非都是消极的、错误的.它以特定的方式论述了一般、共相是认识的唯一对象,以极端的方式肯定了主体认识结构在认识中的作用,以颠倒的方式阐述了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辩证过程.这一学说对认识对象、认识起源以及认识过程所做的深刻揭示,在西方认识史的发展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与实践双重关系的矛盾是认识过程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规律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论是一个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建构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其内容应围绕着认识的基本规律展开,将认识规律和认识方法的阐述统一起来;其结构形式应将"规律"和"范畴"统一起来.本文提出了一个围绕认识基本规律展开的认识规律与认识方法论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概念隐喻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的范畴化和概念化是人们对事物重新认识的过程,是认知的延伸,也是隐喻喻体选择的依据.理解隐喻必须对隐喻进行认知解释,因为认知的异同决定隐喻喻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认识活动“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 ,是由自身内在矛盾推动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制约和影响认识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实现。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内在逻辑线索 ,是认识活动由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起点经中介条件向真理性认识结论辩证运动、系统演进的过程。为逻辑分析的需要 ,我们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认识单元”。作为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角度及其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在理论形态内在角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不同学科视角概述认知建模研究的现状和动向,阐明不同学科自身优势导致建模范式之间的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是以解决“智能”问题为目标。通过对经典认知建模范式的介绍,阐释理解人类认知无法依赖某项单一研究范式,必须是各种范式的渗透与整合。基于对国内外认知建模研究的综合思考,文章针对性分析了我国认知建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实证金融学的前沿文献常常涉及潜在的来自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行为原则的影响,将心理学和金融学有机结合的行为金融学成为实证金融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已有的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由于认知心理学是构成了行为金融的两大根基之一,详细综述了认知心理学与金融学之间的交叉关系,期望通过认知偏差的理解,提供有效...  相似文献   

19.
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活动目的或目标(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提高认识效率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认识效率的认识,还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新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认知语言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学科,它根据人类的认知心理过程来解释自然语言的结构特征以及自然语言的使用规律,是多种彼此兼容的理论的总称。经过近30年发展,认知语言学理论趋于成熟,但内在的理论缺陷也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