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起源于对人的再认识。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系统地提出了唯物史观学说。其中,"现实的个人"的思想乃是其唯物史观的现实前提,它直接涉及到历史的真正主体以及马克思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等问题,并且要求与马克思有关"社会化的人"及"人类社会"等思想本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的理解,方能说明马克思在何种程度上超越了黑格尔以及费尔巴哈的抽象历史观,并真正创立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2.
旧哲学以“抽象的人”为其人学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以“现实的人”为其入学理论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与“抽象的人”有明确的内涵,二者不可混淆。但是,换个角度说,“现实的人”也是“抽象的入”,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相似文献   

3.
"形而上学"在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不同境遇是它们各自运用新的不同方法以图超越传统思辨方法的结果.逻辑实证主义哲学运用经验的逻辑分析方法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实践的辩证逻辑方法却对传统的"形而上学"内容作了更进一步的解析.这使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和特征.比较对现代西方哲学有重大影响的两大哲学派别即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方法,是理解现代西方哲学不同走向的重要一环,并将给哲学的未来发展提供许多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马尔库塞的审美哲学是"走向解放的美学",对人类解放的执著是马尔库塞的终极目标.马尔库塞审美哲学的逻辑结构依照三个层次展开:(1)逻辑起点:对"异化情境"的社会批判;(2)审美中介:感觉革命和"新感性"的转换生成;(3)终极向度:"意义世界"的无穷跃迁.这三个层次从整体上表征出马尔库塞审美哲学依次递进的内在构成.  相似文献   

5.
实践世界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世界观,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实践世界观的自然是历史的自然、社会的自然,实践世界观的社会是自然的历史或自然的社会,实践世界观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达到的重要教育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世界观,应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切入点、出发点和立足点,认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特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本体;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理解世界,领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属人性;以实践的逻辑,把世界理解为实践的对立面统一的世界。  相似文献   

6.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属人性质,是人类认识自身、自然、社会的重要工具,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要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必须处理好人与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哲学社会科学在处理人与思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变革,实现人与思维的内在统一;指导并规约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引领人类社会发展与变革,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学研究存在着人的类本质向人的存在转换的问题,但两种人学视域并非是绝然对立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它们都立足于人的社会性对自然性的统摄来研究人,正是这一内在逻辑促成了马克思人学视域的转换,马克思最终由人本主义者向实践唯物主义者转变,并使其哲学真正地成为革命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人类自我认识的历史 ,就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古希腊哲学家们十分重视对人自身的探索。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重新认识了自我 ,肯定了人的伟大作用 ,开创了以人为研究中心的新时代。德国古典哲学强调人的理性存在及其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精神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础上 ,对人的本质做了科学的概括 ,对人的价值做了全面的分析 ,对人的历史地位做了充分的肯定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人类自我探索的历程是久远的 ,而正因为人类对自我的执著探索 ,才使人类不断地更新自我 ,最终使自己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自由人联合体”为表征、旨在追求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人类未来发展的理想图景是每个马克思主义者始终不渝地为之奋斗的目标,也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底座。邓小平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将人的发展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邓小平“人的解放”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解放提供物质基础;思想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发展教育,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解放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 40年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史上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哲学界常把这个变革称之为“实践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 ,批判了全部的旧哲学 ,并以实践为中介解决了思维与存在、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 ,从而把实践贯穿在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中 ,创立了实践的唯物主义 ,从哲学上指明了人类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经历从哲学组成部分到哲学范式的转变.形成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知识论哲学,确立了本体论研究范式.在此背景下,马克思哲学开始批判本体论的哲学范式,摒弃重建本体论哲学体系的理论传统,实现哲学从天国向人间的降落,理性地反思人的生存状态.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不再具有哲学范式的含义,而是转变为一种价值承诺.它承诺人生存的客观条件,指出生存的受制约性,而且承载人的生活理念和人生意义,表征着人自由自觉的类本性,从而开启了哲学研究的新视阈.  相似文献   

12.
多向性与定向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国方向上的时代特征,这既体现于它的多元融通、和谐共进的总体趋势中,也体现于它对“人类自由获得方式”切问的基本精神和主流导向上,并集中表现为它与中国实际不断结合过程中所获得的当代表述及其中国化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哲学的本性就呈现出异常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但是哲学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即人的问题。同样,人的存在也呼唤着哲学。今天哲学发展越来越远离人的现实世界,相应的人的发展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要促进入的和谐发展,首先就是要回归哲学的人性化的本性,其次,要拿起哲学的武器,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进而找出切实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的解放与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视角.马克思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以人的劳动实践为基础,以辩证否定的分析方法为指导,提出了人的发展三个阶段的学说.本文对马克思的人的发展这一学说进行了解读和阐发.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人的自我意识的理论形态,哲学的发展过程表征着人性成长经历。高清海先生提出了人之为人的本性在于人的类生命,并指出了这种类生命的形成原因、具体特点及思考方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人性理论。这种理论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及市场经济等提供了独特的视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 ,提出对马克思的哲学观进行重新理解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理论魅力 ,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 ;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当代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会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与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不同时抓住这两条线索,就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也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相关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实践问题、历史问题、人的问题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下半叶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基本原则,且提供了若干体系雏形。苏联哲学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狄慈根、普列汉诺夫、列宁、德波林等人的论述,于20世纪20至30年代建构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基本上是科学的,但不是严格根据建构哲学的科学体系的原则来建构的,因而有不少缺陷。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现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它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既包含了恩格斯对近代及其以前哲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又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区别;这一观点既同整个哲学史的基本方向相符合,又同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与实践特征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要求相符合;文章从哲学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发展与人的能力提高四个方面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