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该校在传统戏曲教育方面的突出成就,及创排的《少年马连良》《南海子》《夕照》等经典剧目,还有北戏开办的 "少儿戏剧场".其实,作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北戏,不仅设有京剧、地方戏等专业,还开设了音乐、舞蹈、曲艺、艺术设计和影视表演等多个专业方向,已从单一的戏曲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艺术院校.今年,北戏音乐系更是在多项大赛上斩获大奖,成绩斐然,在艺术教育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近日,记者走访了该校音乐系主任以及几位优秀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身边,了解北戏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是戏曲的高峰期,以昆曲和弋腔发展起来的传奇,以及"南昆、北弋、东柳、西梆"显示出了多样的戏曲形式,在乱弹、汉调基础上发展出的京剧,都表示出了中国戏曲艺术已经发展到了新的艺术高峰,如:明传奇有记载的作家达700余人,剧目近2000种,现尚存600余种,而至清代中叶,当时被称为"花部"的各地方戏也相继兴盛起来.而由诸宫调影响下发展出的弹词和鼓曲,显示曲艺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明清小曲也显示出动人的风姿.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中国戏曲理论与批评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少儿戏剧场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着力打造的,以少年儿童为服务对象,以少儿宜观看的剧节目为主要内容,以北戏在校学生为演出主体的,集演出、观摩、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全国首家少儿综合艺术演出场所。 少儿戏剧场集中展现北戏的优秀教学成果和精粹创作作品,同时吸纳国内外优秀少儿剧目荟萃展演交流。少儿戏剧场秉承着“戏曲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利用自身具备的剧场和艺术教育资源,培养戏曲后备力量,展示艺术教育水平,推出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少儿戏曲观众,丰富少儿文化生活,提高少儿艺术修养;传承优秀传统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创建少儿艺术乐园,服务少儿艺术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播北京特色艺术,打造知名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4.
2017年的中国戏曲文化节在国庆、中秋佳节期间于北京园博园拉开序幕.京剧、曲剧、昆曲、评剧、豫剧、黄梅戏等十几种地方戏曲,在北京园博园十大地方园同场奉上210余场精彩的演出,为市民的文化活动增添光彩. 此次中国戏曲文化节,选择在风景如画的园博园举行,许多梨园名宿积极参与.特别的选址,也让票友们能够在欣赏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欣赏美丽的园博园风光.票友们在北京园、江苏园、晋中园、重庆园里欣赏地方戏曲,观看花车巡游表演,还与演员们合影留念,进行互动,体验戏曲魅力,充分感受了中国戏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家将传承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国家政策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传统戏曲的有效传承、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多年来,北戏一直致力于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此次皮影、龙江剧的新专业设置,更是将传承落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戏曲艺术自宋金元代形成以来,走过了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末"花雅之争"等黄金时期,之后又形成了国粹京剧。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艺术为时代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戏曲这一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却进入了窘迫的历史阶段。为此,中国戏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文化自觉,解脱窘迫的困扰,振兴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7.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年轻的戏迷朋友也许对沈玉斌、王少楼两位先生并不十分熟稔.但这两位先生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是组成梨园这片天空璀璨的繁星,两位老师也为北戏的成立与发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研讨会上,北戏院长刘侗语重心长地介绍两位老师,沈玉斌老师变卖家当倾其所有创建北戏前身"艺培戏曲学校";王少楼老师也将自己多年置办的全部行头捐给了学校.  相似文献   

8.
乡戏风流     
正作为第四届市民文化节一个重头项目,《乡戏风流——温州传统戏剧保护项目展》于11月2日至8日在温州市展览馆举办,展出由晨波拍摄的精美摄影作品八十多幅。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历代民众所喜闻乐见。追根溯源,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史上,最早、最成熟的戏曲形式,就是始于南宋光宗年间浙江温州(古称永嘉)的南戏。  相似文献   

9.
麻雯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5,(10):66-71
7月中旬开始,来自全市16个区县、500名基层文化骨干用20天的时间,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参加了北京市千名基层文化骨干集中培训.此次培训分两批进行.第一批音乐、戏曲培训班,培训学员238人;第二批舞蹈培训班,培训学员261人.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创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原创舞剧《夕照》,先后在北京民族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天津海河剧院,以及北京的博纳星辉剧场与观众见面.此次系列演出不仅反响空前,演出后院校师生的收获亦无可限量.  相似文献   

11.
2015年5月31日10:30,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在少儿戏剧场以简单朴素的形式,集中举行了"职教行动在北戏——庆祝少儿戏剧场2周年、北戏书馆1周年、系列京剧教育丛书《京剧大家绝艺录》等图书首发式暨大型北京传统音乐会《燕落花枝》演出"等艺术职业教育多个庆典活动.活动就北戏近年来进行的全方位、多层面的艺术职业教育活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总结,以探求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2017年12月15日,"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召开.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研究总结了张学津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 深入探讨了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了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对提升北戏教育教学水平、戏曲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韩旭 《北京纪事》2018,(5):42-47
刘侗:开办北戏书馆,体现了北戏的办学情怀 如今的北戏成为一所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根本任务的艺术人才培养园地.目前有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龙江剧、皮影戏等7个剧种教学,今年还会有贵州花灯戏班入校,明年将开办木偶班.在北戏学习的孩子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北戏少儿戏剧场,这里是孩子们艺术之梦开始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戏改黄金期对新中国戏曲发展意义非凡,亟待深入研究。作为戏改成功典型的河南戏曲成果丰硕,其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担当了重任,成为河南戏曲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性活动,奠定了牢固的观念、体制基础。观摩演出大会围绕戏曲遗产挖掘整理与继承创新等戏曲发展新政之落实,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对戏改成果做出检省,由田汉、马可等省内外专家与省内各戏种、行当戏曲家共同审查、讨论及会诊,从寻找新旧辩证关系出发,解决戏改剧目问题,整理改编既尊重传统,又更重推陈出新;现代戏成为核心问题;唱腔、表演等继承创新,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常香玉、阎立品成为翘楚。二、会演是戏改理论探索深化的新起点。以挖掘继承、推陈出新为目标,站在总结中国戏曲理论体系、西方理论中国化的高度,总结成果,提出新命题,规划戏曲方向。围绕《刘胡兰》之争,探索地方戏曲表现现代生活之路,马可、冯纪汉等高屋建瓴,确定尊重传统戏曲规律、保持地方剧种特色、紧密结合传统、有重点地创造的原则,奠定河南现代戏崛起的理论基础。三、会演是河南戏曲界走向一体化体制的重要开端。会演完成了调查资源、统一思想、建立共识以及整合力量、成立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等任务,推动了戏曲界一体化格局的形式,使其纳入国家文艺体制。  相似文献   

15.
戏曲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形式,"唱、念、做、打"是该门艺术的基本功。其中,"做"、"打"均与武术有着直接关系,"武戏"的形成更是离不开武术。传统戏曲的早期形态——傩舞、百戏均受到武术的影响。由唐代至明朝,中国戏曲在表演形式上也借鉴了武术的格斗技法。由于传统戏曲在表情达意上的直观性,使之不仅能天然地吸纳武术动作,而且还能补充戏曲表现手法,推动戏剧情节的展开。  相似文献   

16.
作为传统文化精粹和集中体现的中国戏曲,在历经宋元定型、明清繁荣之后,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即面临着"要不要存续"的时代诘难和"能不能发展"的艺术质疑。五四时期,戏曲因乃"封建社会的产物"而被钱玄同等新文化人视为"愚昧的"与"野蛮的"艺术;新中国建国初期,戏曲则因其内容多是"表现旧时代  相似文献   

17.
《北京纪事》2014,(1):112-112
正11月27日,缅怀张学津先生暨先生艺术资料捐赠母校纪念演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举办。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宇辉,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张学津先生夫人张丽敏女士,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北戏名誉院长孙毓敏,中国京剧研究所所长赵景勃,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张关正,中国京剧杂志主编封杰,咚咚锵戏曲网负责人孙觉非,马连良先生嫡孙马龙,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浩、董翠娜女士,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党委副书记毕兆炜、副院长黄珊珊、黄平、吴蕾等人出席了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先生,研究总结张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深入探讨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戏曲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于2017年12月15日举办了“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北戏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客观地说,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还是"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都不能完全代表西方戏剧传统。西方戏剧观从亚里士多德、卡斯特尔维屈罗、狄德罗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和梅耶荷德,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当年与朱光潜争论的人对此显然是不甚明了的。而朱光潜恰恰是在西方戏剧的宏阔视野下看到了在近代并非主流的狄德罗演剧观与中国戏曲的神似性,而不是像其他讨论者那样将话剧与戏曲混为一谈。事实上,中国传统戏曲演员正是狄德罗的理想演员,每出戏不同的"理想的范本"正是中国传统戏曲"传家的衣钵"。  相似文献   

20.
韩旭 《北京纪事》2016,(11):112-112
2016年10月15日14点30分,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高朋满座.红色经典史诗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即将上演.北戏院长刘侗作了精彩的开场发言.从发言中观众们得知,此次演出意义非凡.首先《长征组歌》是院校师生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排演的大型声乐套曲.其次,此次演出也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和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石家庄市艺术学校成立"京津冀艺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后的首次汇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