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随先生(1897—1960)是河北大学古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精神和师者风范沾溉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先生身后,本刊多次发表先生作品和研究专题,深受广大师生和学界欢迎。今年是顾随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本期特刊登赵林涛编审辑校的顾随先生遗文《中国戏曲小史》,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2.
五光十色的都市橱窗,反映着人们的消费倾向、审美欲望和心理需求,纷呈着商品争宠的娇情。好橱窗是一种善解人意的幽默,看不懂幽默,认为商店只是一个买卖场所,显然是一种贫乏的单纯。在世界发达国家的橱窗艺术日趋专业化的同时,中国商店橱窗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橱窗是张脸 记得80年代初,笔者还是一名系红领巾的小姑娘的时候,吮着廉价冰棒浏览大商场的橱窗,是我们这一代少年时向物质文明张望的方式。当时的橱窗里,丝绒垂帘上托放着手表、洗发精、自行车,还有当时的结婚三大件之——上海的蝴蝶牌缝纫机和天津产的9寸台扇;还放着其假无比的塑料花——但谢谢上帝,各大商场的经理  相似文献   

3.
自古比藏多角力,岂知斗玉已千年!“五一”期间,在第二届夫子庙古玩节的“赛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斗玉大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戏曲的萌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于中国戏曲的萌芽,学术界歧说较多:或以为萌生于古之巫优表演,或以为开端于汉之《东海黄公》,或以为始于梁之宫廷乐舞,或以为肇于唐之“参军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殊有必要一辩。还有人认为《诗经》中的一些篇目,《楚辞》中的《九歌》,以及始于北齐流行于唐代的《踏谣娘》已是我国最早的歌舞剧目和最初的戏剧。这些观点虽云戏曲之形  相似文献   

5.
经过至少一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国戏曲综合了文学、表演、歌舞、说唱四个方面的艺术因素,加上社会条件的具备,专业作家队伍的形成,在宋元之际,中国戏曲终于成熟,并一举登上了高峰。  相似文献   

6.
中国戏曲是世界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它集歌、舞、科(动作)、白(念白)于一身,是一种极富表现力和民族色彩的综台艺术。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是组成戏曲艺术的各种成份不断融合、发展、变化的结果。 关于戏曲的起源,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在我国春秋时代的楚国有一个名叫孟的优(艺)人,他的职业是用滑稽的表演来取悦或讽谏君王。据说楚国的宰相孙叔敖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戏曲文化,从戏剧经典理论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戏曲进行了剖析与介绍,对戏曲尤其是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做了简洁而精到的解释。对我国戏曲的起源、演进、危机与生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因此,对于关心中国传统戏曲的或不甚了解的读者均有开蒙或进一步引发思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你的记忆中,校园生活是否因整日遨游题海而枯燥乏味呢?即将升入高一级学府的你,又是否对将来的校园生活满怀憧憬,不由自主地想去一探究竟?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处处呈现着青春洋溢的景象——课外生活丰富多彩,学生个个多才多艺……有滋有味的社团活动、热闹非凡的校园文化节、令人向往的海外游学机会早已不是大学的"专利",在如今的中等职业学校校园里,你也能获得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校园生活能将你接  相似文献   

9.
乔一瞳 《老友》2014,(5):48-48
正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明初时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一说是"南昆、北弋、东柳(柳子戏)、西梆",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梆子腔梆子腔因以硬木梆子击节为特色而得名。它源于明末陕西、甘肃一带的西秦腔,是戏曲中最早采用板式变化结构的声腔。西秦腔与各地方言和音乐结合,逐渐  相似文献   

10.
一以往,我们讲中国戏曲审美特征,普通流行的是谈它的歌舞化、虚拟化、程式化等表演形式方面的特证.当然,也有人泛泛提到重教化、重和谐、重表现等中国传统义化的民族特色.甚至还有人只强调某一点,或程式规范(因为无程式规范就不叫中国戏曲)、或抒情写意(因为西方话剧最讲摹仿写实)、或歌舞表演(因为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等等.我认为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戏曲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发展到现在,而没有象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那样在发展中消亡,主要是因为它始终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符合中国民族欣赏习惯、体现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理想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中,戏迷、票友是有别于西方戏剧的独特现象。在旧中国,戏迷与票友都很懂戏。戏迷对戏曲演出的直接评论,票友的下海促进了中国戏曲的繁荣和发展。今天,我们要继承和发展前辈创造的戏曲艺术,在努力培养戏曲演员的同时,还要培养一批懂戏的观众。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历经动荡变迁与世事洗礼的中国戏曲舞蹈以它独有的传统审美特征,深深影响着中国近代古典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它为中国古典舞蹈所提供的严格的程式,虚拟的表现手法,阴柔、阳刚的美妙线条,圆润流畅的曲折变化,完善化了的审美意象,丰富的舞蹈文化遗存等这些独特的舞蹈参照样式,犹如春天的雨露滋润着中国的舞蹈事业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藏日本的少山堂本<西厢记>是弘治本后最早的<西厢>刊本.由于特殊的原因,<西厢>研究者一向对它情况不明.它实际上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它不但在戏曲理论批评史上,而且在<西厢>流变史上,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汴梁具有深厚的剧艺文化传统;北曲以中州调为正宗;宋金中州生活是北曲杂剧创作的核心内容;汴梁与平阳、真定、东平等地共同编织了北曲杂剧早期的流传网。宋金元时期是中国戏曲形成、发展并出现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关键时代,作者从这一意义上论述了汴梁这一“被淹没的戏剧之都”是中国戏曲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是一种综合艺术。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一文中指出: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从而揭示了中国戏曲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表演故事的艺术特点,是最早而又比较科学的戏曲慨念。在历史的长河中,戏曲成为民族艺  相似文献   

17.
声腔名称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人的行为、思想、观念。中国戏曲声腔与剧种的关系十分复杂,有的声腔就是剧种,有的一种声腔流传分布于多个剧种,有的一个剧种多种声腔。声腔名称的由来大致有六种情况:以地名命名的声腔,以音乐特征命名,以伴奏乐器命名,以声腔来历命名,以唱腔结构命名,以审美爱好命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戏曲侧重抒情写意,十分注重形式之美。本文从音乐美和视觉美两方面概括了戏曲形式美的特征,分析了形式美的独立审美价值与深层意蕴,指出结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革新传统戏曲形式,将是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民俗学与中国戏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民俗研究或民俗戏曲研究作为跨学科的产物,是戏曲研究者和民俗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就研究对象言,戏曲民俗研究既是从民俗文化角度深入研究戏曲艺术,又是从戏曲艺术角度深入考察民俗文化;从研究路向看,戏曲民俗研究既可是戏曲学者借助民俗角度研究戏曲,也可是民俗学者借助戏曲角度研究民俗,还可是戏曲和民俗双管齐下的整体性研究。不仅如此,今天我们提倡从民俗角度研究戏曲,对于拓展戏曲研究的学科视野,丰富戏曲研究的学术内涵,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