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雯 《北京纪事》2016,(3):110-110
北戏书馆平谷分馆于1月11日在平谷文化馆正式揭牌。北京市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韩铁城,平谷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红艳,学院刘侗院长、刘宝华书记、吴蕾副院长、许翠副院长等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连丽如先生的女弟子、我院影视系主任张怡老师于11日19:00开讲北京评书《红楼梦》,成为北戏书馆平谷分馆的首场演出。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学津先生,研究总结张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深入探讨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戏曲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于2017年12月15日举办了“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北戏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说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该校在传统戏曲教育方面的突出成就,及创排的《少年马连良》《南海子》《夕照》等经典剧目,还有北戏开办的 "少儿戏剧场".其实,作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北戏,不仅设有京剧、地方戏等专业,还开设了音乐、舞蹈、曲艺、艺术设计和影视表演等多个专业方向,已从单一的戏曲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艺术院校.今年,北戏音乐系更是在多项大赛上斩获大奖,成绩斐然,在艺术教育领域引起了很大反响.近日,记者走访了该校音乐系主任以及几位优秀教师,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身边,了解北戏培养优秀音乐人才的"秘密".  相似文献   

4.
2017年12月15日,"纪念张学津先生暨京剧马派艺术研讨会"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召开.来自北京京剧院、天津京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学院、张君秋艺术研究会、马连良艺术研究会等京剧表演、教育及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研讨会研究总结了张学津先生对马派艺术的贡献, 深入探讨了京剧马派艺术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未来,积极推进了张学津先生及马派艺术理论的研究工作,对提升北戏教育教学水平、戏曲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中旬,新的学期开始两周,刘歆迪,这位来自河南省焦作市的18岁的年轻人站在了一扇门前。推开门,里面坐着一位教师,他是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音乐系通俗唱法专业的曹华老师。刘歆迪,神情紧张地唱了一首《当我想你的时候》。然后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他问:“老师,我想跟您学唱歌,您看我的条件是否可以?”曹老师说:“这孩子天生就是为唱歌而生的。”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创编、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大型原创舞剧《夕照》,先后在北京民族剧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少儿戏剧场、天津海河剧院,以及北京的博纳星辉剧场与观众见面.此次系列演出不仅反响空前,演出后院校师生的收获亦无可限量.  相似文献   

7.
韩旭 《北京纪事》2018,(5):42-47
刘侗:开办北戏书馆,体现了北戏的办学情怀 如今的北戏成为一所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为根本任务的艺术人才培养园地.目前有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北京曲剧、龙江剧、皮影戏等7个剧种教学,今年还会有贵州花灯戏班入校,明年将开办木偶班.在北戏学习的孩子们有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实践平台——北戏少儿戏剧场,这里是孩子们艺术之梦开始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2017年6月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训"结业展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等领导与北戏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等领导共同观看了结业展演,并先后致辞.韩子勇及马文等领导对此次北戏的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韩主任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北戏的"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是戏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急需项目.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那么美,很大一部分来自化妆、服装的美的赋予.整个戏曲生态中不能没有化妆、服装.国家艺术基金人才资助项目有个紧缺急需,就是针对薄弱环节,要把它促一促才能改变整个戏曲生态环境,使它变得更有活力.将传统艺术的植被,京城文化的植被,生长得郁郁葱葱.  相似文献   

9.
刘颖 《北京纪事》2017,(11):74-79
2017年9月13日下午,北京戏曲艺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庆祝教师节表彰暨教学经验交流大会在少儿剧场隆重举行.刘侗院长在会中指出,一年来学院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前进.教学成果全面丰收,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作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2015年5月31日10:30,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在少儿戏剧场以简单朴素的形式,集中举行了"职教行动在北戏——庆祝少儿戏剧场2周年、北戏书馆1周年、系列京剧教育丛书《京剧大家绝艺录》等图书首发式暨大型北京传统音乐会《燕落花枝》演出"等艺术职业教育多个庆典活动.活动就北戏近年来进行的全方位、多层面的艺术职业教育活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总结,以探求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汉代角抵戏初探——对汉画像石中的角抵戏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九八○年春,我在中山大学随王季思先生学习《中国戏曲史》。在学习过程中,我对汉代角抵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即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解放前后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图,并读到已故董每勘先生写的《说‘角抵’‘奇戏’》的专题论文以及吴曾德、周到两位同志在《郑州大学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上发表的《漫谈南阳汉画像石中的  相似文献   

12.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6,(10):58-63
"桃李杯"是对全国艺术院校舞蹈教学的检验 受访者:吴蕾("桃李杯"组委会专家组成员,北戏副院长) 第11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与往年的"桃李杯"有很大的不同,将比赛活动变为展示活动,效果非常好."桃李杯"舞蹈展演与其他的展演或比赛不同,它的参展单位是全国的艺术院校.于艺术院校来说,"桃李杯"是最好的检验教学的练兵场,体现每个学校不同的教学风格、创作风格,以及培养人才的特点.此次桃李杯在剧目展示的同时,还举办了5场研讨会,关注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注重教学示范与导向作用,让所有人都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3.
《北京纪事》2015,(12):112-112
11月4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原创京剧历史剧《南海子》在长安大戏院上演,拉开了北戏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的帷幕。  相似文献   

14.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4,(11):48-50
8月,盛夏。 正值普通院校沉寂的暑假时间。 对于像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这样的专业院校来说,8月,却是热烈的收获季节。 从7月开始,北戏的学子和教师们结束了正常的教学,这个暑假,他们投入了紧张而有序的排演生活。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三场比赛做着准备……  相似文献   

15.
黄梅戏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由民间艺人为谋生计而带入安庆.黄梅戏念唱以安庆地方话为基调,同时汲取徽剧、京剧及秦腔等戏剧的精华.黄梅戏在上海发展演员大开眼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严凤英、王少舫两位大师相互切磋技艺,成了舞台搭档.黄梅戏从国内唱到国外,独树一帜.在继承和发扬黄梅戏传统艺术上,不失时机地谋求发展推陈出新,营造繁荣氛围.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棋类博戏的情况进行考察。这一时期的棋类博戏不仅有樗蒲、围棋等,还有少数民族流传下来的胡戏。博戏在丰富社会文化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玩物丧志,同时网络的发展,也给棋类博戏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2016年10月9日,在社会各界领导、专家对北戏曲艺教学的关怀和帮助下,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系成立暨教学汇报展示活动在少儿戏剧场举行.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曲协书记董耀鹏、中国曲协副主席籍薇、北京市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韩铁成、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吕先富、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副处长杨颉、天津艺术职业学院院长范恩源、北京市曲协副主席崔琦、北京市曲协秘书长田静、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会长梁曦、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秘书长山亚宁、曲艺杂志主编宋洪发.  相似文献   

18.
黄梅戏探源     
黄梅戏——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朵戏苑之葩,它虽然是个地方剧种,但却以唱腔香醇、婉转悠扬、容易上口的艺术风格而红遍大江南北,《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著名剧目更是脍炙人口。但喜爱黄梅戏的朋友可曾知道,从安徽省唱遍全国的黄梅戏却是个十足的"舶来品"!位于大别山尾,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的湖北省黄梅县,土地富庶.自古就是鱼米之乡。而县北的紫云山区,常年云雾缭绕,盛产名荼,而黄梅戏顾名思义则是黄梅的地方戏剧,它既源于斯也长于斯。据专家考证:黄梅戏最早源于明代末年紫云山区的采茶歌,原叫黄梅采茶戏或黄梅调。历经一、两百年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加工、完善,吸收了汉剧、楚剧、花鼓戏等戏种的特点,到清乾隆、嘉庆年间,逐渐形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金枝玉孽》“真人版”,女明星为搏出位使绝招前段时间,港剧《金枝欲孽》全国热播,风靡一时。为趁热打铁,湖南卫视邀请黎姿、佘诗曼、林保怡、陈豪四位主演到长沙进行宣传,“小主”出游,热热闹闹,皆大欢喜。可有好事者说,为何不见影迷中呼声甚高的“如妃”邓萃雯?莫非另有隐情?官方的解释是,邓萃雯称档期已满。一位知情人却透露,四位女主角戏里斗,戏外也在斗,扮演玉莹的黎姿和扮演如妃的邓萃雯斗得最为厉害。这段“积怨”要追朔到两年前,她们为争夺无线台庆最受欢迎女主角大奖各出奇招,最终黎姿签下十年“卖身契”换得大奖。从此,两人若受同一活动邀请,必有一人借口某种原因缺席。  相似文献   

20.
宋国强  韩旭 《北京纪事》2015,(11):68-73
20年前,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还叫北京戏曲学校,也是在暑期档,学校派出多名老师到当时的台湾戏曲专科学校进行京剧艺术教学。老师们倾囊相授,学生认真学艺,一个暑期下来,师生们反响热烈:若论起根儿来,京剧还是在北京,在北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