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词的“功能义”,是指由词性或语法功能不同导致词义变化而形成的新的词义。从共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是一种受语法语境影响的词汇语用现象,初期具有临时性、灵活性和不稳定性;从历时角度看,词的功能义从“临时义”到“常见义”再到“固定义”这一词义演变的过程必然伴随着词性和功能上的改变,导致新的兼类词的产生。在顺应理论启示下,认为词的功能义无论是共时的语境语用变化,还是历时的词性功能演变都是语言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的典型反映。  相似文献   

3.
“欠”义场词属人类语言基本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以“欠”“该”“差”“争”为主导,其分布特点为:“欠”分布最广,为绝大多数汉语方言所使用;“该”南北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及以北的官话区;“差”集中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沿线附近;“争”则密集出现在粤语、客家话、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中。汉语史中,“负”“逋”在隋唐以前曾长期处在“欠”义场词的核心,“欠”自隋唐进入“欠”义场起就呈现出强劲势头,逐步成为“欠”义场的主导词。“该”“差”“争”于明清时期先后出现,均未能动摇“欠”的优势地位。本文考察汉语“欠”义场词的地理分布与历时演变,通过梳理文献得到了各“欠”义场词衍化更替的大致情况,并尝试从社会、认知及语言本身探索其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字母词”的流行及其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汉语中字母词的使用与日俱增,形式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现象正越来越受到国内语言学家、媒体及大众群体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探讨汉语中字母词汇:1.字母词的六大分类;2.字母词流行四大主因;3.汉语对字母词驯化的四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变化义名谓句属于动态义名谓句,其谓语大都是“顺序义名词 了”的结构形式。变化义名谓句的变化主要是名词的语义值的变化,根据其语义值的变化度将变化义名谓句分为增值变化句、等值变化句、减值变化句和比值变化句四种类型。名词在谓语位置上表现的变化包括自然的变化和社会性的变化两种形式。变化总是在一定序列当中发生的,名词的顺序序列有三种:绝对顺序序列、相对顺序序列和临时顺序序列。变化是以参照点为背景的,每个名词所指的事物既以其他事物为背景,同时又是其他事物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方位标“里”、“内”、“中”的历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方位标"里"、"内"、"中"的用法功能是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方位标"里"、"内"、"中"使用的纠结现象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历时演变特征;造成"×里"、"×内"、"×中"使用上纠结的原因,语体和文体的影响只是外在的因素,其内在的因素是受到了与人类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认知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系统中,有时对同一辈分的亲属关系却用不同的称谓方式,如:称呼妻子的哥哥为"大兄哥",称呼妻子的弟弟就是"小舅子";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辈为"哥哥",称呼比自己年幼的同辈就是"兄弟"等。也就是说,在称谓中尽量避免使用"弟弟"等表示比自己年幼的称谓词,而采用其他的称谓方式。作者对这些称谓词的历时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一现象的存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从尊称谓"的习俗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明代云南刑法原则和刑罚手段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随着中央政权在云南统治的深入和云南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联系的加强,明代云南刑法原则和刑罚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中央王朝对云南治理的加强,云南与内地各方面差距减少。  相似文献   

9.
从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词汇衔接手段出发,进一步提出了英语各语言单位联想意义的基本衔接手段和同义或近义关系的衔接手段  相似文献   

10.
11.
近10年来汉语字母词语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字母词语的名称、界定和归属;字母词语的分类;字母词语的规范等其他一些方面。  相似文献   

12.
字母词是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有外语词和汉语词之分。字母词的组合方式常见的有三种,其形音义的关系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3.
网络交际中,字母词凭借键盘直接输入的便利及书写形式的简洁,应用更加灵活、多样。研究发现,网络交际中的字母词,其数量趋于稳定,由西文字母构成的字母词整体使用上呈衰减的趋势;网络交际中的字母词因便利传播的需要而不可能消失,但将会趋向与方块汉字和汉语拼音字母并存、共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以《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所收字母词为研究对象 ,从形式上对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进行分类并总结其构词特点 ,进而探讨其构词规律。最后对这类词构词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春、秋、夏、热、冬、腊”分布最为广泛,是汉语古老而基本的时位语素。北京-冀鲁-兰银官话、中原-西南-江淮官话表示四季的语素各自相同,这与它们的形成历史、移民状况密切相关。“暑、寒、冷、凊”可能是古代南方汉语的区域性时位语素。在今方言格局形成之前,季节类词语中“天”对“日”的替换已经完成。今方言中“时位语素+方所成分”一类词语肇始于六朝,随着方所成分不断发展而丰富。    相似文献   

16.
英语帝国主义就是英语的统治地位.认为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大量涌现是英语帝国主义的表现.指出了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出现主要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提出要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教育国民爱护民族语言,尊重他人的语言交流权等几条建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字母词的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汉语“拦截”概念场主导词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次变化:西汉兴起的“遮”至南北朝时取代了先秦概念场内的主导词“遏”、“邀”;至唐五代,“拦”又与“遮”展开竞争,并在宋代和“截”一起击败“遮”,重新划分了概念场主导词的格局;元明时期,新兴的“挡”发生了突变,在概念场内与“拦”、“截”形成鼎立之势。不同历史阶段主导词的义域、句法组合等的变化反映了汉语新、旧质要素的更迭,概念场主导词的更替往往是汉语词义系统与词汇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近代汉语时期,义元“掀揭”从“发”“开”中独立出来。“开”在近代汉语时期仍有用于“掀揭”义的用例,且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保存。“发”则未见。在“掀揭”概念场中,概念场成员从“揭”一枝独秀,到“揭”“掀”“撩”三者并存。现代汉语方言中,“揭”“掀”“撩”在南北均有分布。“揭”“掀”有一些共同的语义演变路径:从“举”义到“掀揭”义;从动作到状态;从“举”义到“翻动”义;从“掀揭”义到“揭露”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宣资料翻译往往采取音译、直译等异化手段对文化负载词进行移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或语言风格。异化翻译策略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外宣翻译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向外界传播中国特色文化;随着国际交往日渐增多,译语读者对异域文化的接受水平也不断提高;采用异化策略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交流中享有应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