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死死海     
一位导游好吹,介绍什么都要提到他父亲:“女士们先生们,这经贸大厦是我父亲设计的,那汽城是我父亲主持建造的……”来到了死海边,导游提示:“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来到了死海,这死海……”“我们知道了”,一游客抢着说,“死海是你父亲打死的”。  相似文献   

2.
从武汉到新加坡后不久,我应友人邀请,观看新加坡开韵剧社京剧票友的演出。在《鸟盆记》一剧中,一位老先生扮演张别古,其插科打诨,妙趣横生。张别古的台词里竟有"和你解除合同"等一类的现代词语,叫人笑个不停。后来得知这位老先生乃新加坡著名艺人白言先生,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从此,我们有了交往,我对他也有了进一步了解。现已80高龄的白言先生,是新加坡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1996年曾获特别成就奖。他出生在武汉,住在汉口老圃(靠近江汉四路)。老圃那一带过去有一个很大的游艺场,里面有戏院,他父亲是楚剧团一个布景工。白言从小就经常进出戏院看戏,看楚剧尤多。由于家里穷,他14岁就辍学,进剧团当了杂工。有一次,偶然跟大人去看一个叫银月歌舞团的演出,因为戏里一个小角色没人演,有人便推荐让他上台以  相似文献   

3.
“先生,我对你的演出很不满意。”当尤金·奥尼尔在他父亲的剧团里扮演一个跑龙套的角色下场以后,他父亲抱怨道。尤金·奥尼尔回答:“先生,我对你的剧本很不满意。在尤金·奥尼尔的剧本问世以前,美国几乎可以说没有戏剧。充塞百老汇商业剧场的,  相似文献   

4.
60年前,我曾是云南省个旧市人民路第二派出所居委会副主任,如今80岁了,我还常为居委会的同事们出谋划策,被选为居委会党总支支委和居民小组长,担任"人民调解员",大伙儿都叫我"小巷高参"。二十多年里,我究竟调解了多少件矛盾冲突和邻里纠纷,自己也记不清了。记得有个刚出狱的小周为了钱和父亲吵翻了,抓起刀来要和父亲同归于尽。我得到消息,赶去制止了他。经过多次苦口婆  相似文献   

5.
为父亲理发     
我所在单位的一位同事会理发,因为经常看他给别人理发,时间一长,我也学会理发了。在我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同事之间相互理发也是很平常的事。我给不少人剪过头,有的是单位的同事,有的是邻居,可他们不是每次理发都找我,不知是他们不好意思总找我还是觉得我的手艺太一般。只有父亲,我给他剪  相似文献   

6.
电影院告示     
蒋方舟 《可乐》2010,(7):66-66
英国伦敦的女人们喜欢戴帽子,即使到电影院看电影,依旧不愿意摘掉帽子。 有段时间,一家电影院连续接到男性观众的投诉,说女人戴着帽子看电影,挡住了视线,影响他们观看电影,请电影院发布告示,予以禁止。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在砖塔胡同我妈妈在哈尔滨因病逝世后,父亲就委托他的同事钮伯伯带我们三姐妹(芬、芳、藻)到北京读书。到北京我们一开始就住在钮伯伯家,这是他们租来的房子。地址是:  相似文献   

8.
马多思 《北京纪事》2014,(12):96-97
韭菜盒子与音乐演出有啥关系?不久前我发现这两样东西关系不正常。 3月份笔者观看了一场电影主题曲音乐会。节目很精彩,也很通俗,票价大约从180元一张到880一张。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11,(7):23-23
1.wearing two hats同事朋友聚会,少不了相互介绍。先生在向我介绍他的同事Larry时,说他可是个大忙人,“Heiswearingtwohats.”我说,你开什么玩笑,他根本就没戴帽子。Larry一直以笑作答,倒是先生察言观色,知道我不懂,便帮我找台阶下。原来,先生是指Larry除了在医院某一部门担任要职之外,还有自己的生意,就是说Larry身兼两职,而不是真的戴了两顶帽子。  相似文献   

10.
"乃父"究竟是指谁的父亲,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它既可能是指"你(们)的父亲",也可能是指"他(们)的父亲"或"她(们)的父亲",还有可能是指"我(们)的父亲"。因为"乃"作人称代词时,是灵活多变的,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还可以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而"乃"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常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大仲马得知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出的稿子接连碰壁,便对小仲马说:“如果你能在寄稿时,随稿给编辑先生们附上一封短信,或者只是一句话,说‘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小仲马倔强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萍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做自己事业的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面对那些冷酷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屡败屡战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  相似文献   

12.
萧军谈恋爱、女人和夫妻萧耘父亲正式约请建中到我家来时,是十年动乱刚刚开始后的一个多天,那年,。我23岁,他21岁。我向父亲介绍着说:“爸,这就是我的同事──王建中。”父亲伸出了宽厚而温暖的大手──接纳了他。从此,两辈人之间持续二十多年“忘年交”的生死...  相似文献   

13.
院长先生、副院长先生、系主任先生、同事们、同学们:能够受聘为著名的上海机械学院的名誉教授,这对我来说真是莫大的荣幸。我为这次能  相似文献   

14.
阿凡达作证     
兰格格 《可乐》2010,(9):47-47
英国男子布赖恩和女友凯丽相爱多年,却一直没有提及结婚。今年年初,两人相约去影院观看火暴全球的3D电影《阿凡达》。  相似文献   

15.
隔壁办公室的女孩每次过来向设计室的一个工程师借橡皮时,同事们就调皮地唱起了《同桌的你》:"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林洋是刚刚毕业来这家文化公司上班的,  相似文献   

16.
执著的人生     
父亲赵雨亭离开我们整整三年了。三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想念他。父亲去世一周年之际,生前好友又为他出版了《赵雨亭纪念文集》,里面收录了领导、同事、好友、亲属等缅怀父亲的文章、诗词,共144篇,篇篇都表达了对父亲一生高度的赞扬,章章都写满了对父亲无限的崇敬和不尽的思念。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我反复思索着,寻找着答案。  相似文献   

17.
去年秋天,父亲从工作了30多年的单位里退了下来,一辆汽车把他宿舍里铺的、盖的、穿的、用的全部送回了家。父亲整理着满地的东西,和往常一样有说有笑,他抖着一条新发的毛巾冲我和母亲吆喝“:谁要?火速来取,数量有限,送完为止。”难得他“告老还乡”还有这么好的心情。看来我担心他退下来后会情绪不好是多余的,父亲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他不会和别人较劲,也不会和自己较劲。接下来的日子,父亲仍然延续着早起的习惯,顺着上班的路跑到单位北面的一个十字路口,远远地望望那扇敞开的墨绿色大门,然后再原路返回。一路上,父亲会遇到很多昔日的同事:会…  相似文献   

18.
父爱如杉     
《北方人》2006,(7)
夜里,梦见父亲了,他慈祥地对着我笑,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丛生,让人心痛、怜惜,又温暖无比。眼泪不经意便浸湿了夜色。窗外,那片杉树林在夜风中"沙沙"有声……母亲生我时难产死了,父亲当年只有23岁,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母亲去世以后,父亲没有再娶.后来我曾问他为什么不给我找个后妈,父亲笑而不语,昏黄的眼睛里温情四溢,我猜想,他在思念母亲。我两三岁的时候很顽皮。父亲要下地干活,于是把我托给左邻右舍赋闲在家的老人们看管。他又不放心,在地里干着干着就跑回来,看看我没事,才又去干活。  相似文献   

19.
正1960年代初,一个名叫桑德斯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进入了美国加州一家半导体公司工作,因为表现突出,他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被提拔为销售经理。这时的他无疑已经是同事们眼中的"成功者",然而他却辞职了。同事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我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对手,我要和英特尔去竞争!"英特尔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知  相似文献   

20.
张海静 《百姓生活》2010,(10):24-24
晚饭后去厨房洗碗,房门“吱呀”一声轻轻开了,抬头看,原来是对门的刘叔。家人连忙从沙发上站起来,请他进屋坐下。刘叔很健谈,一坐下就眉飞色舞说个不停。当年,他与我父亲是同事,比我父亲小几岁,却比父亲更早生出一头华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