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股价信息含量代表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其与资本配置效率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以股价波动同步性作为股价信息含量的度量指标,在借鉴Richardson模型计量自由现金流、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基础上,以2001年~2008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随着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企业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能够得到有效的抑制,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还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证券市场信息效率的提高可以改善资本的配置效率,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证券市场信息效率对资本配置效率促进作用的微观机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金  李仕明  熊小舟 《管理学报》2007,4(6):824-828
运用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不能反映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这与一些国内学者的观点不一致;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与其盈利能力显著正相关,与其偿债能力显著负相关;民营上市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低于国有上市公司,但其盈利能力也显著低于国有上市公司。因此,民营上市公司较低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并不表明其融资约束程度也较低;相反,这正说明民营上市公司因受到融资约束而存在投资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内学者对融资约束的研究,主要考察公司的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但国外学者对此尚存在争议。为此.本文以Heitor等人首次提出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来研究国内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结果表明,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其现金对现金流正向敏感;不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其现金对现金流不敏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分别与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负相关,融资约束程度与公司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变动方向相反,因而融资约束程度与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呈同向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是一个典型的"政策市",长期以来存在着明显的"同涨同跌"现象,高度的股价同步性严重损害了股票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综合实力,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共同宣布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通互联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正式启动。"沪港通"实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双向开放,为提高中国证券市场运行效率带来了新的契机。基于股价信息含量的研究视角,本文利用2012~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沪港通"对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借助部分开放的试点机制提供的自然实验平台,我们基于PSM+DID模型研究资本市场开放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克服了以往研究所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有助于提高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降低股价同步性,从而增强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沪港通"促进资本市场效率的潜在途径是通过知情交易直接促进公司特质信息纳入股票价格中或通过优化公司治理机制间接地作用于股价信息含量。本文拓展了资本市场开放的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沪港通"的进一步推行提供了理论证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信息效率观"和"非理性行为观"两大学派的研究脉络,指出在我国针对"非理性行为观"的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信息披露质量与资本市场效率的关系存在的正反两种解释,提出在利用股价同步性指标衡量信息效率时要考虑我国资本市场股票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代委托代理理论,西方学者研究指出,在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之间代理冲突的条件下,内部现金流(或者说企业净财富)、资本结构等融资因素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并最终导致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西方学者的观点对研究转轨经济中的中国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章晓霞  吴冲锋 《管理评论》2006,18(10):59-62,58
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融资手段,公司现金持有政策是公司管理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公司所受到的融资约束角度出发,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作为检验指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策略。实证结果发现按照通常的融资约束分类标准,融资受约束和不受融资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还不成熟.绝大多数公司都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另一方面隐含着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滥用“自由现金流”的现象。因此我们的结论不能有效地支持融资约束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8.
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企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微观结构和公司财务学的交叉研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以2001年~2007年仅发行A股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高频数据构造相对有效价差和相对报价价差衡量股票流动性,考察股票流动性、股价信息含量与公司投资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票流动性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但是股票信息含量的大小并没有影响到投资和股价之间的敏感性,说明市场上的投资者可能更多的是挖掘管理者已有但没有披露出来的私有信息,而不是管理者没有的私有信息,因而管理者并不需要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此外,股票流动性与企业投资水平正相关,意味着股票流动性通过扩展企业的投资机会集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使用不同的代理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均没有改变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
融资约束、不确定性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连玉君  苏治 《管理评论》2009,21(1):19-26
本文以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为基础.定量测算了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约束情况下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1)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支出比最优水平低了约20-30%,平均投资效率仅为72%。(2)在上市公司的三种主要融资方式中,现金流量的增加不但能缓解融资约束,还能降低后续融资的不确定性;而股权融资和债务虽然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但前者无法降低融资不确定性.而后者会显著加剧融资不确定性。(3)大规模公司和东部地区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不确定性较低.而小规模公司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有逐渐加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0—2009年的实际数据,就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代理冲突与非效率投资行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股权性质与公司规模特征的企业中,由控制权私有收益引发的投资行为扭曲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同时受到由控制权私有收益引起的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的作用,这两种影响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投资行为状态;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都拥有较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表现在投资决策行为上却各不相同,国有上市公司整体上呈现出过度投资,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则表现出投资不足;相对大规模公司而言,小规模公司可能呈现出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并呈现出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行为,而大规模公司则更可能表现出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可以由现金流代理假说解释,也可以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解释,本文以企业的成长性、现金流特征为划分指标对企业进行分组,并以此来区分与检验两种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低成长—高现金流企业,将会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同样,过度自信问题较为严重的高成长—高现金流企业,也将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实证研究结果即支持了自由现金流代理假说,也支持了过度自信假说。  相似文献   

12.
盈余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2004-2007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Richardson、verdi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现实制度背景下盈余质量和资本配置效率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不同于国内外的现有研究,本文不仅检验了盈余质量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还对盈余质量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盈余质量的改善一方面能直接提高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则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间接促进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这一研究结论对理解盈余质量在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中的作用,以及了解盈余质量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之间的中介传导机制和路径模式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年-2007年共2401个公司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行业间竞争、行业内竞争两个维度的产品市场竞争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综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于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存在显著的掠夺风险效应。在考虑公司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的掠夺风险和代理成本两种竞争效应被有效区分开来。融资约束公司表现为显著的掠夺风险效应,非融资约束公司则表现为显著的代理成本效应。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补充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之间的相关研究,也为公司实施积极的现金流风险管理和持有现金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大股东控制下的资本投资与利益攫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权收益的理论阐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的自利动机和市场风险分析,本文以2001-2005年沪深两市A股市场发生了非流通股交易的公司作为考察对象,从固定资产投资和股权投资两个方面对大股东的控制权收益攫取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大股东不仅通过资本投资形成了控制权收益,而且资本投资规模越高,增加等量资本投资所攫取的控制权收益越低;尽管通过股权投资攫取控制权收益的隐秘性较高、成本较低,但由于增加了控制链的代理层级,控制性股东的收益占有程度也较低;大股东的自利性资本投资行为不仅挤占了中小投资者的共享利益,而且形成了从增加资本投资、形成更高控制权收益到损害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根据经验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控制相关变量下,采用非金融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应用混合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实证检验自由现金流量和审计收费之间的关系,从审计收费角度检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本研究提供的经验数据表明,自由现金流量和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验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相似文献   

16.
从委托理财收益率看上市公司委托代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委托理财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可操控现金"与委托理财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若给定"可操控现金",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委托理财收益率越高.这一结果说明,"可操控现金"越多,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越严重;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对管理层代理问题的约束力越强.研究还发现国外同类研究常用的"自由现金流"变量不能捕捉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7.
公司的多样化战略与资本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散风险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公司多样化战略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形成研究假设。本文采用熵值指数来度量公司的多样化程度。经分层和回归检验后发现。公司经营多样化程度与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相关多样化公司的负债水平显著高于相关多样化公司;对不相关多样化公司来说,多样化程度是决定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总之,研究结果支持了基于分散风险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假设,拒绝了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假设。  相似文献   

18.
内部资金的配置不当常常引发公司高层的控制权争夺而损害公司利益。在投资项目中如何设计包含预期投资收入和现金分红比例组合要素在内的最优现金持有方案以提升公司价值成为公司所有者和高管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借鉴报童模型,以公司所有者为先行者,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斯塔克伯格博弈模型,分析最优现金持有方案的设置及其对公司所有者和高管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中性的公司所有者总会接受高管内部参股投资,并设置行业现金分红比例以给予高管资金使用方便;最优现金持有方案下,高管总会倾向于选择内部参股而不选择外部投资;此时,公司所有者的收益和资金供应链的效率都会提高,而高管选择外部引资是否能提高收益则取决于已有的薪酬合同水平。研究结论既支持了内部资金市场的"收集有利信息"假说,同时也对公司所有者在控制权私利倾向较强的职业经理人市场中如何科学决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会计稳健性要求及时确认损失的发生、延时确认收益的发生.一般认为会计稳健性较高的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低,具有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本文从公司投资行为视角考察会计稳健性对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非效率投资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高的会计稳健性具有抑制非效率投资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但要彻底解决非效率投资问题,仍需进一步规范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的研究也为控制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5-2008年间我国75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现金流组合方法对上市公司所处生命周期进行界定,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不同性质的最终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及两权分离程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而现金流权也与公司价值负相关,这与西方学者结论不同,主要是因为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有的股份多数为非流通股,导致了高现金流权并不能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两权分离程度在成长期和成熟期越大会造成公司价值的降低,而在衰退期则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公司,相对于国有性质的公司在成长期和成熟期更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衰退期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