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创新形式,也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的有效手段。该形式在围绕院系中心工作,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参与讨论和决定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效能;在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余清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既是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容的延伸,又是中央明确提出的必须把握好的新机制。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工作效率及增强班子团结的关键所在,应在实践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浦建民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20-22
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目前实行的是党政共同负责制。党组织与行政适当划分工作范围,又共同负责院系领导工作,既使党组织能充分发挥组织领导和监督保证作用,又使行政积极大胆地开展工作,这种体制是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院系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要抓好领导班子的协调配合、完善制度及提高效率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天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6)
高校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现实意义,其实质是党政"共同负责",这是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的理论创新。而目前在一些高校党委和院(系)对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认识和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高校党委和院(系)达成共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构建党政耦合机制、党政共管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运行保证机制等四种运行机制,落实和保证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张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103-105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高校院(系)实现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重要形式,是决策机制的尝试和创新。在实践中落实这个制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相似文献
6.
王首程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1-5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从众多的新生词语,可以窥视出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走向。沿着当代词语演变的轨迹还可以发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核心内容,并在当代社会关系的调整中发挥着愈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曲云静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2(4):77-80
建国以来,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和反复实践的过程。实行党政共同负责正是高校院(系)领导体制长期探索与反复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必然选择。这 是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及院(系)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天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127-128
作为高校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其表率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与发展。因此,高校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在本部门、本单位师生员工之中发挥表率作用,做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表率;做品格高尚、执政为民的表率;做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表率。 相似文献
9.
关茹萍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7(1)
高校院(系)党组织是院(系)的政治核心,与院(系)行政共同负责贯彻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各项决定和决议,保证院(系)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面对新形势,深入分析高等学校二级单位(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进一步完善高校院(系)党政议事决策机制的有效对策,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学校院(系)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诗博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74-176
高校院系资料室在高校创新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挑战面前,反应迟钝,发展滞后。围绕着高校院系资料室的发展走向。大家提出了改革发展说、分馆说和撤销并入说三种观点,提出高校院系资料室发展走向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只有实事求是,详细调查,深入研究,科学确定发展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推动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吉庆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2):29-31
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是高校工会从源头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是教职工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该制度在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维护教职工利益和拓展工会职能发挥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为此,高校必须改进理念,明确职责,完善制度,创新举措,积极推进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相似文献
12.
韩东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1):39-42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13亿人民选择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国体的一种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职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14.
行政第三人是从广义的行政相对人中分离出来的概念,与狭义的行政相对人和行政诉讼第三人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行政第三人的主要类型包括相邻权人、竞争权人、受害人、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等。对行政第三人的事前救济,就是通过通知、听证、回避、说明理由等行政程序制度来保护其权利;事后救济则包括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以及要求行政赔偿或行政补偿。 相似文献
15.
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晓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91-96
文章在回顾西方教育管理理论起源和理论建构的基础上 ,剖析其当代的发展多样化 ,以史为鉴 ,预测未来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向 ,最后指出当今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组织的变革给教育管理理论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李健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9-35
1933年6月,川陕苏区先后召开了两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和木门军事会议。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对根据地的未来作了明确的战略定位,规划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全面部署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红军扩编和整训等各项工作;木门军事会议就落实党代会的决议和精神,特别是有关部队扩编与整训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安排。这两次会议联系紧密,意义重大,是帮助我们解读这一时期川陕苏区历史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7.
18.
论社会转型期的责任行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海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2):70-74
公共行政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存在非责任化的极大可能性,并制约着责任行政的有效实现。现代社会行政责任具有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双重性,客观行政责任缺位和主观行政责任的困境使社会转型期责任行政面临多方面挑战。责任行政模式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9.
白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2):53-58
全球化进程与公共行政转型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全球化并不仅仅等同于国际交往,它意味着深刻的全球社会变革。公共行政转型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结构变迁,以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为基础,全球社会的制度结构在变化,新的公共生活理念也逐步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组织机制和参与主体都出现历史性的变化,公共行政正经历着包括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多元化三个层面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党组制度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力量。党组是党对非党组织实施领导的重要载体,通过党组的整合与汲取,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组在中国特色的党政“条块治理结构”中,实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承载着打破官僚主义的希冀。党组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依法执政的组织形式,将党的领导行为转化为执政行为,从而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