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实现了高度的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后发展国家必须在全面认识西方现代化基础上,实现超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理性决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国际环境及其特殊的心境,决定了其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可能的心理误区。当然,它们也有不可忽视的“后发优势”。如果后发国家想避免发展误区,想充分发挥其政治、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早日克服困境、摆脱落后,那么,就不能没有理性的、科学的战略决策。(绝大多数后发现代化国家不具备“自发”模式良好运行的前提条件;)国情决定了它们必须采用理性的“促发”战略。一般地说,理性决策既不等于激进主义,也不等于渐进主义,而是包含二者。但与后发国家国情相适应的理性决策不是赶超战略,而是比较优势战略;相对而言,前者更近于激进决策,后者则是积极的渐进决策模式。  相似文献   

3.
晚清国家权力的弱化及其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有力的国家权力是后发展国家启动和推进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晚清时期,国家权力处于一种弱化状态,中央军权的不断下移、中央财政的日益衰败、地方势力的迅速崛起以及乡村社会的失控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坎坷与曲折。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在“后发“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思维方式的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动现代化进程、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在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消除传统思维方式的阻遏,完成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尽快地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代政治变迁的主题是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价值观、政治体制、政治结构等由传统向现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政治文明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我国在内的后发展国家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政治或者社会问题。中国要稳定有序的实现政治现代化,就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基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现代化成果,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现代化道路;加强党的领导,在法治政治的基础上,努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6.
合法性是政治统治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政治秩序和政治统治持久性的问题。在政治实践中,一些后发国家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压力,普遍地把政绩作为其合法性的首要来源,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依据,一些国家的确也运用这一战略取得了成功。但是对于谋求长治久安的政治体系来说,仅仅致力于营造绩效合法性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许多处于转型中的、向现代化过渡的国家来说,只能把有效性看作是营造政治合法性基础的一个重要维度,却不能将其视为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唯有制度建设才是政治合法性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不仅是经济全球化,而且是包括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球化.后发展国家属于落后型国家,"弱势群体"的地位使它们在有机会参与全球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困境.后发展国家的政府应该对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充分利用全球化中能激发后发优势的各种因素,迎头赶上,实现经济超赶.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处于现代化的“进行时”。因后发国家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先发国家现代化通常采用的“社会中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两种主导范式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往往表现不佳,而“政党中心主义”的范式却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凸显优势。后发国家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在实践中探索出“政党引领、两翼起飞、系统稳定”的现代化模式,并取得突出成绩。在该模式运行过程中,政党引领贯穿始终,并结合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在政治建设、经济发展、风险防范化解等不同方面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实践,在不同维度探索出多种类型。通过对比发现,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主导政党必须重视自身建设、构建现代政权组织形式、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战略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从而有力助推国家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典型的后发现代化的发展特性在给大众传播带来发展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先天的缺陷,后发现代化对传播环境的综合影响体现在大众传播的多个层面:在国际传播中现代化进程的“异步”性形成传播的不平衡;在国内传播中区域现代化发展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媒体发展的不平衡并成为总体发展的瓶颈;大众传播在对外来文化的传播上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易出现“全面西化”和“全盘否定”的极端。因此,现阶段,大众传播如何在异步中寻求平衡,在差异中整合媒体效益,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本质目的,成为后发现代化背景下传播困境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角度界定了现代性、全球性的含义,以马克思论述为依据说明了先发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推动了全球化,论述了后发国家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实现现代化的新特点,认为现代性与传统性矛盾的历史纵向坐标和民族性与全球性矛盾的历史横向坐标共同制约着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对这一特点的认识与处理决定着民族国家的历史走向与命运。  相似文献   

11.
后发展国家的治理能力主要由汲取能力、再分配能力、强制能力、建制能力和协商能力组成。由汲取能力、再分配能力和强制能力组成的行政能力是后发展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仅凭行政能力并不足以保障经济的长足发展,反而会陷入行政吸纳政治的困局。由建制能力和协商能力组成的政治能力才是决定后发展国家最终崛起的关键因素,因为强大的政治能力建构了一个广泛的政治联盟网络,增强了精英群体对国家权力的支持,从而使得后发展国家能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维持强大的行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对世纪之交的我国现代化内涵和历史进程的大跨度反思。在综合分析产业革命以来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现代化历史轨迹与中国现代化百年奋斗的历史曲折之后 ,论证“现代化”是一个涵蕴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 ,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全球性发展过程 ,后发展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历史经验 ,但不能背离本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去“照搬外国”的制度模式 ,更不能走“全盘西化”的“依附性现代化”道路。本文认为改革开放和邓小平“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已经取得全国亿万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认同 ,迎来了中国现代化走向胜利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3.
当前,似乎各界都在呼吁要增加教育经费,扩大教育投资,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本文试图从发展理论的角度,对教育在迟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特殊性作一粗浅的论述,就教于同志们。 1 现代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性过程,这是一个为众人所认知的事实。首先表现却是经济发展和经济现代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  相似文献   

14.
西方近代国家构建的理论与历史经验对于当今的许多后发展国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国家构建涉及多方面的制度建设,其中理性官僚制的发展是国家制度建设的一个关键的具有基础性意义的要素.一方面.官僚制嵌入于整体性的国家政权建设中,另一方面应从国家构建的整体性中把握有效的官僚制度的建设问题.对于解决后发展国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机能障碍问题,建立一个有效的官僚制度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国家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个国家的心理活动。后发展国家面临很多危机 ,首要的是国家认同危机。在印尼个案中可以看到 ,在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 ,价值的不合理分配孳生了被剥夺感和被殖民感 ,从而引发基于原生情感的不满与现代国家之间的冲突 ,使得印尼的民族分离运动成为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印尼政府应从确保国家认同与其他认同的分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权益的关系等方面 ,来克服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国家认同危机。这也是绝大多数后发展国家在建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后发国家具有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验借鉴、精神动力、结构调整、人力资源等后发优势。后发国家的这种后发优势,实质上是指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的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把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在于后发国家是否向发达国家学习及其学习能力的大小。因此,培育和提高学习能力,是后发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形态是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目前我国愈演愈烈的城乡关系的不协调与冲突现象还有其更加复杂的深层原因与生成机理,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探讨了后发展国家普遍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起源,对我国在两种不同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下的城乡关系的变迁与演进趋势进行政治、经济分析,以求把脉这种复杂社会现象的生成原因、现存状态与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作为中国现代化事业的阶段性主要决策者,其世界历史观基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中国"后发展"的现实处境以及当下现代化实践,从宏观上主要展现了开放的国际观念,广阔的国际视野,理性的国际思维和务实的国际策略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珠三角的现代化建设属后发国家的区域现代化建设 ,其参考系的建构应该抓住三个方面 :第一 ,在理论层面 ,从已有的现代化理论中提取合理内核 ,准确地把握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体制和运行方式等方面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 ;第二 ,在经验层面 ,要汲取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第三 ,在实践操作层面 ,要立足于自身的特性 ,从自身所处的各种环境出发选择适合的现代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现代化就是分析世界历史演进的理论范式,也是关涉后发地区命运的主旨行动。中、西、马依据条件和立场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建构方案。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唯物史观的社会发展规律,逐渐洞察到后发地区发展运动的特殊性,为后发国家的现代转向提供了方法借鉴。当代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在“西方中心论”的思维惯性中,模糊了“第一”与“唯一”,“独特”与“普世”的本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论整体的失范。相较于拉丁美洲和东亚地区“中心—边缘”依附发展的莫衷一是,置身于民族复兴和人民解放情境的中国道路,以最持久、最深刻、最广泛的历史变革,正在成为人类探索契合国情、符合社情、顺应世情的理想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