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小说理论中的视角是指故事由谁来叙述和故事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方式。通常而言,小说的视角有内视角(叙述人等于人物)、外视角(叙述人小于人物)和全知视角(叙述人大于人物)的区别。然而正如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所指出的那样,作为艺术作品的小说没有完全独白式的讲述,也不可能只采用戏剧式的显示,小说正是在两者遮蔽与敞开的张力中产生了特殊的审美效果。本文以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下简称《巴》)为例,分析传统小说的视角艺术和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2.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实验性小说极大影响了现代小说的发展。伍尔夫为了追求小说的"真实",调用自己丰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对小说文体进行了大胆实验。《墙上的斑点》表现出了日后为人津津乐道的"意识流"技巧,而同时期的《邱园记事》的实验性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注意和讨论。本文试从色彩和光线、叙述视角变化和叙述时间三个方面讨论伍尔夫在这篇小说里对绘画技巧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竹林中》是芥川龙之介闻名遐迩的小说之一。它讲述了一个武士在带着妻子前往丹波国的途中遭遇大盗,最后死去的故事。小说貌似是一篇悬疑小说,但采用了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形式,使整个案件形成一个叙事的迷宫。围绕着凶手是谁,至今依旧没有一个让大家都表示认同的答案。究其原因,这与《竹林中》所具有的开放式结构有关。即不是强迫读者去接受某种现成的答案,而是允许甚至鼓励读者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文本本身,并得出各自的结论。而这也正是芥川小说的现代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叙述者是叙事文本的重要特征,它与叙事视角一起构成了叙述.在小说《伤逝》中,鲁迅用一个缺席叙述者的身份,代表了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和价值判断,是一个可靠的叙述者.同时,鲁迅创造性的采用了叙事者的话语干预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与情感倾向.《伤逝》中叙述者的独特运用体现了鲁迅对现代小说叙事技巧的革新和开拓.  相似文献   

5.
致力于小说艺术形式革新的爱尔兰作家约翰.班维尔,通过独特的叙述手法,在小说《大海》的叙述结构、叙述模式以及叙述策略三个方面实现了突破。小说中多条线索构成网状结构,采用全知视角,通过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两个视角将过去与现在、幻想与梦境融合起来,体现了班维尔作为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特有的创作手法,彰显了《大海》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对传统叙事方式的一大突破和对叙事文学技巧的一大贡献在于,它在英国文学史上首开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先例。《呼啸山庄》在西方叙事文学史上,以其大胆的叙述艺术创新手法和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开拓性地改造了传统的框架结构小说形式,在英国文学史上首创了框架结构小说不同叙述者在不同叙述层讲述同故事域的叙事结构,并进而造成多视角叙述同故事的复调现象;并且,文本也是创造了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第一部英文之作。本文从叙述人称这个视角分析小说切入点的不同之处,阐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在运用叙述视角上取得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李渔 《十二楼》的叙述干预, 表现出他对白话小说的叙述格局中叙述者的控制地位的着迷与自信。他对白话小说的叙述方式的大胆探索与突破, 虚幻地满足了他作为文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他在自己虚构的时空中麈尾清淡, 名士自我得到了张扬, 《十二楼》的叙述干预,是晚明士风在清初的空中楼阁中的余响。不“尚拘执”①的叙述干预, 标志着文人白话小说家已经从史家意识的压迫中走出来, 小说创作心态得到了解放, 小说创作艺术也就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受到庄子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思想基础、结构框架、主题故事、行文方式等方面,还表现为对其叙述技巧一定程度的借鉴和综合,尤其明显的是《红楼梦》对《庄子》叙述视角的变化重叠有意的采纳和融汇。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的《霸王别姬》虽是其早期作品,却在中国女性主义叙事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张爱玲在小说的故事层面采用"对抗式"方式发出女性独特的"声音",在话语层面则采用作者型叙述声音模式、全知叙述者叙述视角、女性人物主要视角、男性人物视角和女性人物视角对比,以及女性认知叙事视角等叙事策略,在话语层面为叙述声音建立了权威性,从而委婉含蓄但却清晰地发出了女性的声音。作者以女性视角对中国经典故事《霸王别姬》进行的新的塑造和建构,使得女主人公虞姬成为故事中的主角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小说运用混乱的叙述时间,多重、变换的叙述视角,套盒式的叙述层次等复杂多变叙事技巧,表现出较之于《喧哗与骚动》更为超前的小说叙述艺术,成为一部关于小说“写作”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旨在分析现当代文学中复杂化形式的手法。而T.S.艾略特的《荒原》可谓是运用这一技巧的杰出典范。通过分析《荒原》在叙述视角上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归纳了其在叙述视角上采用的各种陌生化技巧,如异化视角、全知叙述视角和叙述视角转换等,为解读这部现代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提供一种新的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死亡叙述,是《金瓶梅》与《红楼梦》文本叙述中的主体内容之一。由于两部作品在死亡场景描写、死亡意象设置,以及死亡的叙述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对死亡的叙述中,《金瓶梅》传达出的是"善恶有报"的道德劝戒,而《红楼梦》在体现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倾向的同时,也把我们引向了对生存的悲剧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在玛格丽特·杜拉斯《爱》这部小说之中,她用声音和色调来叙述和诠释记忆。在文本中,声音成为了记忆的外化,色调成为了感知现实世界的表现方式,杜拉斯用各种手法表达了一个最简单又最复杂的主题——爱。  相似文献   

14.
《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继《雅各的房间》和《达洛卫夫人》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意识流小说。在此部小说中,伍尔夫基本摒弃了传统小说中常使用的全知全能型叙述者,改用间接内心独白,采用第三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的主线,从人物主观角度进行叙述,并不断变换视角,使得叙述呈多元化展开。文章主要从叙事的主观性和叙述视角来分析探讨《到灯塔去》的叙事技巧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文言小说的代表作品 ,在叙事艺术上是非常成熟的。其中 ,反复叙事策略尤显突出 ,其表现形态主要有通过变换事件主体来叙述同一事件和变换叙事视角来叙述同一事件两种 ,其叙事功能有立体凸现、强化突出、悬念制造等。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古志人小说,往往都把目光集中在《世说新语》上,故研究得可谓透彻,而忽视了其它。文学活动不是封闭的,文体也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志人小说的成熟也不是一蹴而就。反映魏晋清谈风尚的志人小说,自《语林》发轫,《郭子》则继之,而《世说新语》则是集大成者。《郭子》在志人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余华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现实一种》围绕人与人,尤其是亲人之间的暴力及死亡而一一展开。在作品中,余华以一种纯审美的冷酷性和客观性一丝不苟地描述着人性作恶的每一步程序。《现实一种》这种在内容上的杀气与形式上的平静则恰如其分地阐释了他的冷漠叙述。  相似文献   

18.
论《荒原》叙述视角上的陌生化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核心概念“陌生化”旨在分析现当代文学中“复杂化形式的手法”。而T.S.艾略特的《荒原》可谓是运用这一技巧的杰出典范。通过分析《荒原》在叙述视角上“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归纳了其在叙述视角上采用的各种“陌生化”技巧,如异化视角、全知叙述视角和叙述视角转换等,为解读这部现代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提供一种新的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长篇小说《怨女》是由其中篇小说《金锁记》改写而成,是作者在新的时空背景下对女性悲剧的再次书写;比之于《金锁记》,《怨女》的女主人公形象则由 “癫狂”转变为“庸常”,叙述方式由外视角转向了全知式的内视角,叙述风格由炽热超拔渐趋沉稳理性;其改写体现了张爱玲追求更高艺术标准的内在要求和面向海外阅读市场的创作自觉。  相似文献   

20.
在情节结构方面,赛珍珠的《大地》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纵式结构,而非西方文坛称道的复式结构(横式框架结构);采用句式简单的白描手法叙述故事,而缺少西方现代文学看重的"意识流"式心理刻画;采用复合的叙事角度和中国人视角,而非西方人作者和叙述者融为一体的视角。这使赛珍珠在艺术上不被美国主流文学界看好。赛珍珠之所以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与赛珍珠创作《大地》三部曲时的情况有关,与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受到中国古典小说情节结构艺术的影响有关,与远离西方文化特别是受到当时西方小说情节结构艺术影响有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