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的《三国演义》研究胡世厚(河南省社联)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国演义》研究开始从“左”的思想桎梏中解放出来,呈现出勃勃生机。特别是1984年4月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之后,《三国演义》的研究工作者,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  相似文献   

2.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三国演义》主题再探潘承玉《三国演义》的主题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聚讼纷纭的一大焦点问题,名家的看法颇异其趣,甚至大相径庭。这部小说的主题到底是什么,目前似仍未形成定论。拙文《三国演义二题》(《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2期...  相似文献   

3.
建国三十多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工作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路程。新中国成立之初,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如同其他学术研究工作一样,尚未广泛开展。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五三年,公开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文章仅仅只有一篇。一九五三年,作家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三国演义》,引起了广大读者的注意。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作家出版社又召开了《三国演义》座谈会。从此,学术界对于《三国演义》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从一  相似文献   

4.
三足鼎立与三分归一─—从《三国演义》看“三”的运用坚毅在明代文学中,罗贯中著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毛宗岗父子评改后叫《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中出类拔萃的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古典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取材于西晋史学家陈寿撰写的《三国志》和元代话本《...  相似文献   

5.
在《三国演义》研究史上,影响最大的恐怕要数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所作的评点了。但是,毛氏父子的评点明显具有历史的局限性。近年来在《三国演义》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全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后的近20年来,经过10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的研讨,引深了对《三国演义》的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沈伯俊先生长期从事《三国演义》的研究,他花了大量的心血,重新评校了《三国演义》(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沈先生的“评校”,一方面是“评”,一方面是“校”。就“评”来说,有“回前总评”,即在每一回回目下对本回作一提纲…  相似文献   

6.
一九五六年,董每戡先生在中山大学作了一场关于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专题学术报告。讲稿于次年由古典文学出版社以《三国演义试论》为题出版。在五十年代,试图用马思主义的观点对《三国演义》研究,就笔者所见,当时发表的论文并不多,作家出版社出过一本《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字数不过十三万五千;个人专著则只有孙昌熙著《怎样阅读〈三国演义〉论集》和董每戡先生这部《三国演义试论》。董先生的《试论》在这些著作中是突出的一本。它触及到《三国演义》的时代、作者和艺术诸问题,对《演义》中较为敏感而引起争议的诸如正统观念、忠义观念、爱国主义、历史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社科院文学所沈伯俊最近在《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三国演义》研究在本世纪最后10年及21世纪初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根据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之一的《三国演义》,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凡是想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将把《三国演义》当作必读书。这种持久的需要,将为《三国演义》研究提供无穷的  相似文献   

8.
1997年是《三国演义》研究史上是一个值得书写一笔的年份。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汉中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11月2日至6日在陕西汉中成功举行。本年,中国大陆发表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大约在60篇左右;提交汉中《三国》讨论会的论文,也有将近60篇。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引人注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对《三国演义》研究领域的审视与开拓新时期以来,《三国演义》研究发展迅速,成果丰硕。如何进一步深化已有的研究,如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一些学者作了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三国演义》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成就为海内外学术界所关注。相对而言,《三国演义》版本的整理工作却还比较薄弱。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对此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力求取得较大的突破。《三国演义》版本整理的现状现存的《三国演义》版本颇多,重要的有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三国漫谈》一书,经郑元基先生翻译为韩文,即将在韩国出版了。这是此书的第一种外文译本,也是继《三国演义辞典》之后,我的第二部被译成外文出版的著作①。对此,我自然感到十分高兴。我是从1981年底开始集中力量研究《三国演义》的,迄今已经整整19年。在这漫长岁月里,我也从事过其他一些研究项目,但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多种因素,耗费精力最多,钻研最深的还是《三国演义》。19年来,除了编著《三国演义辞典》、整理几种《三国》版本、撰写几部研究专著、重新评点《三国演义》、发表数十篇论文之外,我还先后发表了140余篇有关《三国》的…  相似文献   

11.
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成功地运用了比较批评的方法。他把《三国演义》与历史著作、唐宋诗词、元曲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三国演义》艺术上的独到之处;把《三国演义》中人物与历史人物进行比较,说明了《三国演义》人物刻画的突出成就;把《三国演义》本身的人物、情节等进行比较,或探讨了《三国演义》人物的鲜明个性,或阐释了《三国演义》情节的"特犯不犯"。这样独具特色的比较批评,对读者深入理解《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后人的小说批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川梓潼县《三国演义》学会于1985年6月4日正式成立。在县里成立《三国演义》学会,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为县《三国演义》学会的成立发来了贺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代表到  相似文献   

13.
(一)明代小说最突出的成就是长篇小说的崛起,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后被人并称为“四大奇书”(李渔《三国志序》)。固然,这四部小说的故事素材来源甚早,除《三国演义》是纯粹的历史故事演绎之外,《水浒传》和《西游记》源自宋、元话本,《金瓶梅》则是以《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故事为引子并移植、借用其他话本故事而成。然而,作为具有完整结构的长篇小说,无疑是明代中晚期的产物,而长篇小说突然在其时大量出现这一小说史乃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的形成,则显然与文学思潮的…  相似文献   

14.
为“三国文化”流光溢彩──读盛巽昌的《(三国演义)补正本》陈辽自有三国,即有三国文化,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三国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元末明初的罗贯中,集三国文化之大成,益于他的瑰优的艺术创造,终于写成了不朽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5.
由我和谭良啸先生编著的《三国演义大辞典》 ,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它凝聚着我们二十余年来关注和从事《三国演义》研究的心血。《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伟大作品 ,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也广泛传播。可以肯定地说 ,无论是中华儿女还是其他国家的朋友 ,凡是想学习中国古典文学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人 ,都会把《三国演义》当作必读书。然而 ,从新中国成立到 2 0世纪 70年代末 ,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 ,《三国演义》研究既不广泛 ,也不深…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掀起了一股《三国演义》热。对政界人士来说,无疑是有实际价值的,他们认为从中可以获得不少启迪。观察一下日本的《经济外交》以及对美、中、苏、东盟等国的外交政策,可以说不乏某些运用《三国演义》的具体实践。对于财界、企业界人士来说,他们也认为研究《三国演义》有助于在激烈的竞争中战胜对手。以企业界人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日本《愿望》杂志1985年6月号为纪念创刊3周年,特地编了名曰《三国志——商业学的宝库》专辑。该刊编辑部约了研究《三国演义》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在近几十年对《三国演义》研究中一直以政治历史分析为主的现象,提出应该以伦理判断的方法来研究这部作品。本文首先提出应该以伦理判断为标准来进行《三国演义》的分析与研究;其次,以丰富的材料论证了在《三国演义》的创作过程中,吸收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人民的朴素的道德思想,同时也受到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伦理思想在《三国演义》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沈伯俊先生的新著《三国演义新探》,是从他20年来发表的大量论文中精选而成的。这部著作的笔墨烙印着他在学术道路上的足迹,有作者和版本的考证,有思想艺术的探讨,有人物形象的论析,有关于《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内容十分丰富。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他不仅是一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而且长期身兼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的秘书长和常务副会长,倾注大量的精力于这一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学术活动。因而,沈先生的研究与新时……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绵阳市政协、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联合发起的“《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第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四川绵阳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3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作为一部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巨著,《三国演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从文学的研究拓展到文  相似文献   

20.
贾雯鹤 《天府新论》2004,(4):142-143
任昭坤先生的《三国演义》军事校注本2 0 0 3年8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既是《三国演义》研究,同时又是三国研究的重要成果。《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但向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1〕之说。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谓其“皆排比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间亦仍采平话,又加推演而作之”〔2〕。因此,从《三国演义》入手去考察三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一直是三国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小说、历史互证,犹如诗、史互证一样,是文学和历史的结合研究。这种结合性、交叉性研究往往可以突破单学科固有的研究模式,易于形成新的学术见解。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