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支柱产业,是一个具有崭新综合效益的领域。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南宁有着重要启示,南宁市应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发展繁荣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
张银 《社科纵横》2010,25(6):27-28
甘肃的文化资源在全国具有优势,但文化产业发展却处于劣势。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发展的积累不够问题;完善有效的文化产业体制;对甘肃文化产业研究要全面、深入;正确处理好人才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华  王晓腾 《创新》2015,(5):86-89
文化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财政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2008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在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方面,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专项资金整体效益不佳、财政支持政策引导作用不强的问题。借鉴德国、日本、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针对我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建议从加大文化产业财政专项资金规模,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合理制定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政策,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明确和延续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重视文化产业财政支持的绩效考核等方面完善我国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4.
欧金焕 《创新》2009,3(2):89-93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发展南宁文化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投融资平台、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政策的完善关系到文化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需要针对本地区文化资源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政策,以此调动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文化中心,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包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在内的重点城市也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了重要地位,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选取上述几个重点城市,与北京进行文化产业政策的比较研究,从财政专项资金、税收、投融资、人才和集聚区等五个方面,剖析北京文化产业政策的优劣势所在,并为北京文化产业政策的优化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7):114-117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融合发展态势良好,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仍然较低,营销方式仍显粗放,地区发展不平衡,文化资源开发能力和创新创意不够,文化企业整体实力偏弱。未来在政策、科技、消费需求等多重驱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将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不断实现升级和革新,与国民经济深度融合,逐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冯立鳌 《探求》2003,(3):73-75
文化产业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它是相对于经济产业而言的,对经济产业又有神奇的推动作用。广州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尚不够充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发掘不够。根据文化产业的一般特性和广州的具体实际,目前广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抓住名城建设、社科研究两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两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两者融合发展可以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区域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充分挖掘市场价值潜力,并且合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文化品牌培育、文化产业资源开发、集聚发展和国际化发展。融合发展在政策体制上要加强政策引导,深化体制改革。融资需要广辟融资渠道,确保资金投入。在产业发展上要打造优质品牌,扩大产业规模。在文化保护上要加强保护工作,丰富保护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推动区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9,(12):83-86
本文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并与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英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呈现波动中增长的趋势。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从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文化价值链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由我国文化产业近20年的发展历程看,伴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文化产业政策持续调整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需在未来进行文化产业政策转向:政策调控手段由行政干预转向市场调节,政策支持方式由财政补贴转向普及艺术教育,政策关注重点由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转向兼顾消除城市新二元结构,以及政策实施方式由"自上而下"转向融合社区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也存在产业化意识不强、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开发政策滞后等问题。对此,必须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入手,对资源开发、产业布局、融资渠道和市场培育四大环节进行创新。同时,在管理体制转型、政策法规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三个方面大胆探索,实现陕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机制创新,使陕西文化产业步入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统筹区域资源 合理布局北部湾物流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险峰 《创新》2007,2(2):33-38
南宁市在发展物流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海港和空港等核心资源,以及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带来的需求,发展前景广阔。在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中,南宁市必须注重区域合作和港口、通道、空港、口岸等资源的协同整合,注重与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相结合,从区域战略的高度出发,系统布局南宁物流网络和节点,把南宁市打造成区域性国际物流基地。  相似文献   

13.
宁思明  范松宾 《创新》2009,3(3):88-91
南宁市重视通过“民歌绿城”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示旅游城市形象。为真正把南宁变成常规性旅游目的地,南宁市需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形象,合理建设精品景点和组织精品线路等,实现大南宁旅游带和南宁市旅游业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李琳  赵江 《唐都学刊》2010,26(6):100-103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西安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这是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和条件。近年来,西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也显现出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挖掘、利用不足,特色不突出。对此,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政府投入和启动民间投资的方式,强化对优势资源和特色产品的策划和宣传,培育全民文化产业意识,打造独具西安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相似文献   

15.
宋彦麟 《学术交流》2006,(2):188-19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发展经济和建设先进文化的双重重任。产业的微观主体是企业。微观主体活力不强是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为体制性障碍较大、经营机制不活、主导产业匮乏、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市场不健全。鉴于此,政府宏观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有利于微观主体活力的增强;文化企业必须在内部机制、营销策略、发展思路、技术手段等方面来增强活力,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加快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态势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提高文化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在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才资源上,具有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小,尤其是在理论上、观念上、体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总体上处于探索培育的发展阶段。鉴于此,应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以特色文化为依据、以舞台艺术为主导、以报业为龙头,积极开发经贸、旅游、娱乐和传媒文化产业。具体对策为: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创新步伐,构建新的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完善并落实政策,营造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快文化企业的战略重组,构建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集团;拓展投资融资渠道,调整并优化所有制结构;造就专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文化企业家队伍;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迅速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7.
建设南宁印刷产业基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给南宁市建设印刷产业基地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建设南宁市印刷产业基地,可以集聚南宁市印刷行业的能源,扩大印刷整体规模,提升印刷质量和产品档次,对促进南宁市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发展文化产业面临着诸如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低、现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度低等方面的挑战。鉴于此,各级领导者和从业人员都应尽快更新发展文化产业的观念;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优质文化企业集团;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促进文化法制建设。根据已经具备的优势、自身特点和区域中的地位,上海应优先发展旅游业、传媒业、视觉产业、新闻出版与版权产业、会议展览业、创意产业等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并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