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联邦德国《南德意志报》1985年10月18日和法国《世界报》1985年10月19日报道,在J-P.萨特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21年后,瑞典文学院1985年10月17日宣布,决定把198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克洛德·西蒙(Claud Simon).西蒙于  相似文献   

2.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法国《文学杂志》特邀法国各界著名学者座谈法国知识分子当前和今后的任务,并向他们提出了5个问题:1)知识分子应参与社会问题吗?不怕冒风险、犯错误,以及数年之后由于形势变化而遭指责吗?2)从知识分子的行为表现来看,今天的左右派对立到明天仍具有意义吗?3)知识分子的作用仅限于揭露不公正和谴责对人权的侵犯吗?是否还应该讲真善美?4)当代知识分子的勇敢体现在什么地方?5)在怀念和证明“真正价值”的同时,是不是有厚古薄今,甚至反动的想法?A.德伯努瓦和B.H.列维等新一代知识分子分别对这些问题作了回答,现将他们的答案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法国《世界报》1979年2月23日报道,今年2月22日至24日,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和巴黎第一大学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关于第四共和国的讨论会。22日上午的开幕式,本应由曾任第四共和国总理的富尔主持,但因病未能出席,改由南特大学教授勒内·雷蒙致开幕词。第一天讨论的主题是:第四共和国时期的报刊、舆论、政党、政治领袖和总统。第四共和国时期的作家和政治家就这些题目宣读了论文。勒内·雷蒙和政治研究院教授皮埃尔·诺拉分别就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4.
据法国《未来学》杂志1984年第82期报道,1983年,几乎所有西欧和北欧国家的出生人数都下降了,其中法国和联邦德国尤为明显。在东欧,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出生人数的下降十分明显。相反,波兰和民主德国的出生人数增加了,从1981年到1982年,出生人数增加了1.1%。苏联1982年的出生人数比1981年增  相似文献   

5.
据法国《世界报》1985年1O月27-28日报道,法国于1985年10月建立了人口和家庭高级委会员.密特朗于去年10月25日在爱丽舍宫为该委员会举行了成立仪式.这个委员会直接由共和国总统领导,其任务是提出各种见解,研究所有对人口产生影响的生育力、人口老化和移民运动方面的经济、社会或文化范畴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据法国《综合评论》1992年第1—2期报道,法语康德研究协会与勃艮第哲学协会合作,准备于1993年5月13日,在法国第戎召开首届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1793年”。与会者将重点讨论1793年发生的历史事件,特别是与知识分子有关的事件。除此之外,还准备对一些当代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7.
据在芬兰赫尔辛基出版的最新一期《社会科学情报与文献联络通报》报道,由丹麦皇家图书馆学会主办,名为“信息与质量”的讨论会于1989年8月23日——25日在哥本哈根举行,来自丹麦、芬兰、法国、联邦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端典和美国等国的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以下代表的发言论题进行了讨论:联邦德国R.卡普罗教授的“朝向信息生态学”.西班牙的M.卡萨诺瓦的  相似文献   

8.
法国当代著名文学家让·雷蒙(Jean Raymond)应南朝鲜西江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邀请,于1986年11月22-29日进行访问,期间,高丽大学法国文学教授金华荣请他就法国文学现状发表自已的看法.本文是让·雷蒙同金华荣的谈话记录.让·雷蒙1925年出生于法国马赛,在法国艾克斯(普罗旺斯地区)大学执教法国现代文学近30年.1953-1955年,雷蒙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课,1955-1957年在越南西贡大学讲授法国文学.雷蒙的小说创作甚丰,先后发表过《纽约的废墟》(1959)、《讲演》(1961)、《铁栅》(1963)、《两个春天》(1971),《黄金与绸缎》(1983)等.雷蒙也是法国知名的文学评论家,曾发表过《为了加布里埃尔》(1970)、《文学与现实》(1965)、《欲望的诗学》(1974)、《文学的实践》(1978)、《同吉耶维克的谈话》(1982)、《让·托尔特尔》(1984)等评论集.  相似文献   

9.
前言沃勒斯坦在其近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第二章里,旁征博引,就与产业革命同时成为这一时期动荡因素的法国大革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现归纳如下。什么是法国大革命?不过是“庸人自扰”吗?确非如此。法国大革命是与三种极不相同的情况紧密联系着的。一种情况是,在法国居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多数集团,认识到英国急于谋求在世界  相似文献   

10.
《法国社会学评论》杂志1980年第2期发表了巴黎现代史研究所迪亚娜·平托的《战后意大利社会学[1950—1980]》(见本刊1982年第1期“论著提要”)。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社会学研究所C.朱塞佩·罗塞蒂教授对平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社会学评论》1982年第2期发表了罗塞蒂的《致D.平托》和平托的《答罗塞蒂》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涉及意大利社会学发展状况以及有关意大利社会学发展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1.
法国冈城大学哲学教授L.费里专门从事康德哲学理论的研究工作,发表过数部有关方面的论著。他的第一部论著:《政治哲学》(法国大学出版社)发表于1984年,1985年他与A.勒诺合著发表《68思想》,并因此而闻名法国。近年来,他又连续发表两部颇有影响的论著:《唯美人》(格拉塞出版社,1990)和《新生态秩序》(格拉塞出版社,1992)。饼年初,费里接受了法国《文学杂志》记者F.埃瓦尔德的采访,针对“为什么我们始终处于哲学的‘康德阶段’和未来哲学的任务”这两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萨特和阿隆逝世以后,77岁的C.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思想的最后一位巨人.他在国外比在国内有名.他的巨著远远超出了他本来的学科——人种学的范畴,对"人文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学者中,是他提出了结构主义,这一思想引起了许多评论和曲解.列维-斯特劳斯在接待法国《快报》记者时,对此发表了简明扼要的看法.列维-斯特劳斯在谈话中自称是三十年代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成员,是"忠于马克思的老牌右派无政府主义者".  相似文献   

13.
据法国《世界报》1981年12月10日和《快报》1981年第1590期报道,自1954年开始,法国学术界就一直对中国的红学研究十分感兴趣,并于同年着手翻译《红楼梦》。1981年底,法全译本《红楼梦》(上卷1,638页,下卷1,628页)终于同法国读者见面了。这是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4.
战后,德国开展了对法国大革命的广泛研究,出版了许多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著述。1948年,K.格里旺克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9)》在科隆问世,接着1950—1951年在图宾根又出版了M.格林的《法国大革命》(两卷本),1969年,在斯图加特出版了E.瑙约克斯的《法国大革命和欧洲(1789—1799)》。这些著作对法国大革命作了概括地介绍,堪称正统的标准学术著作。此外,还为一般读者出版了一些普及性读物,如P.弗雷里希的《1789年。伟大时代的转折》(1957,美因河畔法兰克福);B.法伊的《伟大的法国革命(1715—1815)》(1959,慕尼黑);H.科普勒尼希的《自由的诞生。法国1789—1794年的形象和事件》(1964,维也纳);A.拉扎尔的《将!法国大革命的平凡和非凡景象》(1964,柏林);P.塞  相似文献   

15.
梁礼宏 《探求》2003,(3):78-79
“知识分子是什么?”这是个典型的“奥古斯丁的难题”,即不说的时候,比较清楚,一旦想说明白时,反而茫然不知所解了。美国学者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以下简称《知》)是一本专门论述知识分子的著作,其著述深刻而又富有启发性,以独特的视角回答了“知识分子是什么”的问题。萨义德对知识分子的反思有着深刻的现实背景。现代西方主流社会充斥着大量的“知识分子”,他们集编辑、记者、政客、学术中间人于一身,“知识分子”已成为一种特殊的专业群体,成为权力机构的代言人。出于阶级、民族、国家的利益,他们以各种方式(如文学、历史、人类学等文…  相似文献   

16.
据法国《快报》1982年第1603期报道,3月26—31日,法国政府在巴黎大宫举办了第二届图书展览会,750位出版、发行商和上千名作家出席了这次书展的开幕式,法国总统密特朗主持了开幕式。为配合这次书展,本期《快报》发表了有代表性的三本书的书评。这三本书是:论述十八世纪创作大爆炸的《百科全书的黄金时代》;回顾并分析十九世纪法国的读书热的《阅览室》;论述当代法国文学生活的《法国文学生活的画像》。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文学问题》杂志1985年第10期报道,1985年4月在联邦德国的吕贝克(德国杰出小说家亨利希·曼和托马斯·曼兄弟的故乡)举行了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是联邦德国亨利希·曼学会组织的.亨利希·曼(1871-1950)一生共创作了19部长篇小  相似文献   

18.
该百科全书由贝特尔斯曼辞典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卷,计4,500页(其中1/3附有插图).这部百科全书内容翔实、数据充分可靠,是人们了解现代德国的一部权威性参考书.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为该书第1卷《德意志历史》写了前言.第1卷从日尔曼人、法兰克人、加洛林王族开始活动的年代起,写至今日联邦德国.第2-5卷依次为《社会、国家、法律》;《经济、工业、交通》;《文化与精神生活》;《教育、科  相似文献   

19.
<正> 关于知识分子如何分类才有意义,实非易事,笔者一鳞半爪之见故曰琐谈. 1.吉尔纳德的专著,据载: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吉尔纳德于七十年代末写了一本关于知识分子的专著,名为《知识分子的未来与新阶级的兴起》,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该书对知识分子的属性、特点和社会功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知识分子是一种文  相似文献   

20.
道格拉斯·约翰逊写道 :皮埃尔·布迪厄作为思想家 ,他对 2 0世纪后半期的影响就如萨特曾经对前一代的影响那样重要。2 0 0 2年 1月 2 3日 ,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Bourdieu)因癌症去世 ,享年 71岁。在许多人眼里 ,他曾是当代法国知识分子的巨擘。他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在 2 5部以上 ,其中包括一份至关重要的阿尔及利亚研究报告 :《阿尔及利亚社会学》(1 962年在美国出版的版本为《阿尔及尔人》)。1 989年 ,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及新时期的开始 ,他创办了欧洲评论杂志《图书》(Liber)。尤为关键的是 ,布迪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