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漂泊主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常见主题,漂泊现象在文学表现中也所在多有,作家对漂泊的抒写有意无意地表达了自己的宇宙意识,反映了对时间和空间的把握。漂泊诗学中的空间意识和时间意识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是关乎人生、人性和文化的书写维度。这种时间意识实则是一种历史意识,渗透着、交织着对沉重人生、悠远文化的双重关怀。  相似文献   

2.
"漂泊"作为西方文学最古老的母题之一,在各个时期的主题化书写中,传达着人类不同的欲求、困顿和诗意。存在主义哲学在反对主客二分的理论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本体论自由观和强调行动基本立场,与文学中的"漂泊"叙事对人的关注和阐释方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在存在主义自由观视角的审视下,西方文学史上"漂泊"母题大体呈现为"为了追寻自由的漂泊"和"饱受自由之苦的漂泊"两大样态,在这个主题化流变的过程中,漂泊叙事呈现出人类对"自由"处境从极力追寻到无从逃脱和对"家"的体认、思考及抉择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3.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研究王鹏运词,为深入了解其词作内涵和生活轨迹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王鹏运词描述和构建了桂林、京师和江南三个地理空间:桂林印记伴随其一生,浸润着他的词笔,象征着他的理想家园;京师宣南文化熏陶着他的雅士情怀,帝都的内忧外患和黑暗现实更激起他爱国忧民、伤时哀世、扼腕慷慨的志士怀抱;江南的漂泊不定,牵系的是他依然执着的爱国之心,而纷乱的末世使他始终不能过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漂泊母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漂泊母题文学的兴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种具有重要文化意蕴的精神现象,几乎所有重要的现代作家都曾涉足这一领域的创作,并且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漂泊母题兴盛的原因既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由乡村向都市的迁移趋势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是现代先进的知识分子叛逆封建大家庭、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生命形式在文学中的形象体现。表现生命意志、歌颂生命力量与拒绝回家、跋涉不止,这是现代漂泊母题文学两个最突出的意识特征。而十分看重与固守艺术家的流浪汉气质,保持漂泊不息的生命状态则是现代作家更新与激扬自我艺术生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造成现代漂泊母题文学兴盛的作家主体的心理机制。正是现代作家永不言悔地承担着漂泊追寻的自我天命,“五四”时代所创立的中国新文化才具有了进取、求索、永动不腐的精神品格。这是现代漂泊母题文学为我们民族新文化建设及其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1.漂泊 30岁之前就在乎稳定的生活,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中了彩票,要么就是未老先衰。漂泊不是一种不幸,而是一种资格。趁着没有家室拖累,趁着身体健康,此时不漂泊何时漂?当然,漂泊的不一定是身体,也许只是幻想和梦境。 2.失恋 不是不在乎,是在乎不起。30岁之前最怕失去的不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而是梦想。爱情如果只是一个过程,那么正是  相似文献   

6.
田汉进行早期话剧创作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退潮,在文人的远大志向与现实的世态炎凉之间严重失衡的状态下,他着重描写了知识青年的感伤情怀.根据他自身的经历并结合时代背景将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苦闷与心灵归属感的弱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其早期的话剧创作中,他将西方的戏剧思潮与中国传统戏曲之古典美巧妙的融合,塑造出一批漂泊着的文人弱者形象.因此,文人也成为田汉早期剧作中弱势群体的代表,主要从意境中文人的感伤、时代背景下的追梦人生以及弱者形象所承载的美学追求等方面深入刻画.  相似文献   

7.
宋晓英 《河北学刊》2007,27(3):156-158
海外华人女作家的网上写作以“怀乡体”、“漂泊史”、“现代女性的私人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其文学宗旨与创作倾向代表了“民间文学”的新的主张,代表了“网上写字”式的休闲写作,代表了“告别家国文化”的生存策略、“国际漂泊一族”的文化立场与“流散作家”的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8.
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华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大陆近现代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事件有明显的关联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华人世界里的情感体验,具有离散文学的特点,寻根意识强烈。它书写了华人的生活遭遇,表达了难以割舍的中国元素和情怀及难以忘却的中国记忆,揭示了老一代华族对大陆故乡的集体情愫、新生代华人落地生根的现实选择以及华人被边缘化时的失根苦痛,反映了漂泊移民者主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不安,体现了落地生根的希翼与失根的痛苦。新生代马华文学作家远赴欧美国家求学、工作,面临着再移民的窘迫,身份与文化皆已从单一变为多元,其作品自然地反映了华人漂泊者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伤。  相似文献   

9.
黄仲山 《天府新论》2022,(4):145-151
“情怀热”是当下重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消费语境中,情怀成为一种营销话语,导致其意义和价值的崩塌。“情怀热”投射出我们所处时代复杂而多元的文化生态,体现出文化生产与消费链条中各类群体话语权的博弈。面对“情怀热”,应批判的是由此引发的种种乱象,而非情怀本身。情怀话语应剥除过度功利化的营销外壳,回归审美人生的基本情境,搭建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群体的深层关系,构建更有价值的内涵体系,形成更有意义的应用场景,使人们能够依托情怀,实现个体精神自适与社会文化交往和谐。  相似文献   

10.
李白飘逸豪迈的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孤独.造成其孤独的根源:一是自我中心意识的过分庞大;二是挥之不去的漂泊感,而这种漂泊无依之感首先是源于他身世的特殊,其次是李白思想的复杂.李白的一生都在为获得群体之认同从而摆脱内心之孤独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无根有梦:海外华人小说中的漂泊主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聂华苓的《桑青与桃红》、三毛的《撒哈拉故事》与《哭泣的骆驼》、高行健的《灵山》、黄宝莲的《暴戾的夏天》及虹影的《阿难》为主要研究文本,从华人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华人在国外的实际境遇纵横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些创作于海外的小说的漂泊主题进行深度分析,认为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是海外华人无根状态的象征,是海外华人集体潜意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清初明遗民的"云游"行为及其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定芳 《人文杂志》2005,(3):112-119
明清易代,对于汉族士人尤其是明遗民来说,不仅意味着民族政权的移易,而且象征着汉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甚至中断之虞.作为明朝的孤臣孽子、汉文化的代言人,明遗民的漂泊人生因此而肇始."游",遂成为一种生存常态.只是在遗民那里,"游"的意味殊为繁复或为灵魂流浪、精神漂泊,或为凭吊仪式,或为悲情宣泄,或藉以阴结豪杰、图谋再造.  相似文献   

13.
《星火的气息》《北方的神灵》《缤纷的原野》是周玉玲近期出版的三部散文集.在三部作品里,作者对人与自然的认知中,体现出感恩情怀、敬畏情怀、反思情怀、焦虑情怀.作者的尊重自然、追求自然与人生的和谐的思考与作为,便构成了三部作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乡土情怀是文学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古老的人文关怀.历史上,文学的乡土情怀有过种种不同的变异,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乡村历史文化的言说方式.但作为完整的历史过程来看,文学的乡土情怀又异常简陋和贫乏.尤其在当代,人们还很难从没有被言说过的乡土情怀中感受到新奇、惊恐、亢奋或是震撼.与当年的农业合作化小说文本相比,当前文学的乡土情怀甚至缺少实践理性的那种创造性想象与冲动.个体生命意识(个人主义、个人奋斗)在乡土情怀中的觉醒,并不能给人以审美的餍足.  相似文献   

15.
客寓意识与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晚唐特殊的社会环境中,客居和旅寓已经成为中下层文人的一种生活常态,长期的旅行和漂泊,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客寓意识,这种意识丰富了他们的文学表现,深化了唐代文学的漂泊母题。正是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使得唐人创造出的记述行旅的诗歌既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民生情怀或缺是文学式微的主要症结之一.文学何以复兴?民生情怀为文学恒在的魅力,当把其带入文学"重新出发"的进程.因为民生情怀是文学人民性的精髓;民生情怀是文学时代性的坐标;民生情怀是文学世界性的语境.中国文学要融入世界文学的发展,呼唤文学创作有更多真诚执着的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7.
韩会敏 《理论界》2009,(5):146-148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树下>运用了多个内涵丰富的意象."树下"是作品的中心意象,象征着一种生机勃勃、安稳、踏实的生活,代表了人生的归宿;河流与白轮船,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动荡;小白马则象征着生活中的温暖与梦想,四匹红马的马蹄声,意味着死亡的相随.在漂泊中渴望着坚实的生活,而死亡又如影随形地相伴.通过这些意象,叙述了七斗充满诗意的苦难历程.  相似文献   

18.
故土的诱惑     
漂泊十年,已经没有那份豪情;回家的感觉,在那不远的前方:  相似文献   

19.
论文主要以《南方都市报》的三篇社论为例,谈新闻评论写作要有情怀。而写作者对受众的激励作用,是有情怀的一个现实落脚点。而有情怀的写作,必将给受众以温暖。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倡导与培养人文情怀,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现代任务,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对于后者,更是中国历史学家的时代使命。文章有意通过西方史家汤因比,对此作出阐释。汤因比不无史才,亦具浓烈的人文情怀。他一生著作等身,其发散出来的历史观虽有变化,但不变的是他那一以贯之和难以割舍的人文情怀。以汤氏为例,延伸开去,大体可以看出历史学家人文情怀之要旨:关注人、尊重人和人的尊严、敬畏生命以及具有世界之爱的奉献精神。当然,这不只是汤因比的,也不只是历史学家的。在当今中国,倡导与培养人文情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无疑它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种集体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