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社区治理需要多元主体平等参与.作为社区教育中重要主体和客体的社区学习团队,因其广泛性、普遍性、群众性、草根性等特点,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平台,在开展各项活动中有机参与社区治理,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完善优化社区学习团队推进社区治理,需要从基于社区治理意义角度,培育发展社区学习团队、加强社区学习团队自身建设、完善社区学习团队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城市社区的功能和作用将越来越大.在新的世纪,如何开展和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要课题.新世纪加强社区党建的基本途径应该是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改革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创新社区党建的工作机制,把社区党的建设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抓,构筑社区党建新载体,办好社区服务事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时代变迁和社区建设的发展,治理理论和协同思想逐渐被运用到社区领域。社区协同治理的思路可以概括为社区公共事务社会化,其本质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再调整与治理结构的转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社区模型更注重治理过程中各种社会力量多元化目标的有效凝聚与整合,实现各种力量整体功能的优化和重组,从而实现社会整合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如何容纳多元主体是当前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以黄宗羲重要的政治思想作品《明夷待访录》为研究对象,重新解构了书中的政治秩序和社会治理思想.从费孝通先生“双轨政治”的角度,指出黄宗羲通过明确君主本职与臣道,提出“分治”思想调整政府权力系统关系,为社会治理争取空间;通过强化学校的“治统”地位,将学校设计成为一个具有相对自主性、组织化及制度化的“治教合一”的社会治理机构,最终建构一种健全持久的双轨政治,即通过新型学校设计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实现政治秩序从失衡到双轨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区合作治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该范式倾向于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国家、社会元素在社区治理场域中的二元性(张力)逻辑: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属性,另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社会自治单元”的性质,二者共同体现了对“社区”的方法论关怀,而忽视了“社区”的本质意涵(本原性意义),因而缺乏对社区治理的深层机理加以分析。本文从“嵌入性”思想和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构建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新型分析框架,即“嵌入性治理”视角的提出,意味着“社区嵌入社会”是国家(基层地方政府)、居委会(准行政代理)、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力量)、社区大众等多元主体进行社区合作治理的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嵌入性治理”可以被视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一种本土化分析理路。  相似文献   

6.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以“善治”为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培育社区参与,重建居民的主体责任,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基层社会自助、互助与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当前转型期的基层社会治理处于"街居制"与"社区制"共存的状态。因街居制与社区制是基于截然不同的社会治理理念而形成的社会治理机制,当前基层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是因为社会治理环境、治理机制和治理理念没有相匹配而造成的。社区制取代街居制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然选择,它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发生改变和完善。其途径是,以服务型执法确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简政放权、行政管理重心上移;以预算制度保证决策主体与执行主体的效率;以法治建设保证转型后的社会治理机制不走样。  相似文献   

8.
王杉 《社科纵横》2014,(3):88-91
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社区治理的四大主体,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利益需求日益分化和多元化等视角,分析了重塑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必然性,提出完善社区治理社会化运行机制的四大举措,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公民意识、积极培育浓厚的社区文化意识、培育扶植社区组织以及大力培育社区专职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等。  相似文献   

9.
《探求》2016,(2)
目前,广东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实践形式主要包括参与吸纳型、社区服务改善型、技术创新型、主体构建型等,可谓成效显著,但同时,广东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运行也存在着社区治理主体结构不合理、整体协作能力不足,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结构不合理、权责不匹配,社会资本的调动和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加强社会资本的构建和有效利用,充分发挥特殊性社会资本的治理功能;以实体性公共空间和网络型公共空间为抓手,促进公共空间的型塑和激活;通过社区发展公司等的构建,加强社区治理主体力量的进一步培育,是促进广东城市社区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贺芒  杨童节 《创新》2021,15(4):1-11
提升社区居民参与水平和质量是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与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有必要研究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动力.理性选择理论认为,社区居民的参与动力主要是资源获取与价值追求,文章据此将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分成四种类型:主动依附型参与、被动依附型参与、主动独立型参与、被动独立型参与.文章通过分析C市3个社区的实例,认为主动独立型参与效果最好,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并提出应以扩大居民参与的收益、降低居民参与的成本以及规范居民参与的过程等方式促进其他参与类型向主动独立型参与转变,实现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作为政治现象产生发展的重要场域,日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空间"与"治理"视角对城市政治研究进行了总结回顾。结合个体、社区、城市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主体,本文总结评述了市民政治参与、政治效能感、社区发展非均等化、社会资本、城市中的"邻避"现象与城市政体理论等议题。当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指出中国的城市政治研究应该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同时,结合中国城市特点,发展出切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政治议题。  相似文献   

12.
史天琪 《社会工作》2023,(2):96-105+111
专业化社区工作者是创新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本文以持证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技术实践的个体叙事为研究对象,探析专业技术在社区治理体系中“生根易扎根难”问题的微观解释路径。研究发现,社区治理体系中的社会工作存在培训仪式化、专业表象化、成效感知化等技术使用特征,当事者视角的个体叙事呈现出“时间体验——技术悖论”的解释脉络。即由于社区治理场域中多重时间观(个体时间、组织时间、技术时间)的冲突和多种技术治理策略的内部矛盾,与不充分的专业身份共同构建了技术悬浮的时空处境。归纳之,实践者的个体行动选择是对工作情境要求的自反性实践,有助于专业共同体省思在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融合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本土社会工作的技术路径应扎根生活,以有效解决技术悬浮问题,提高社区治理的专业效能。  相似文献   

13.
陈国富 《创新》2021,15(4):12-21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社区治理的成效既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基层社会的稳定,又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大数据信息技术为支撑,社区多元主体协作、互助的新型智慧社区治理模式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智慧社区治理强调智能和人文的结合,在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有助于将我国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前智慧社区治理中多元治理主体存在现实作用弱化及缺位,智慧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还处于建构之际,面对社会组织参与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化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智慧社区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积极培育智慧社区治理文化共识,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市场化机制完善智慧服务体系,同时坚持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大数据视域下的智慧社区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5,(6):81-84
新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覆盖与普及,正深刻影响着农村社区的内外部治理环境,改变着农村社区的治理生态,新媒体促进了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搭建了农村社区与外界沟通的平台;打通了农村社区与高层政府沟通的渠道;提供了农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新工具。因此,在农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应坚持系统治理,优化社会治理模式;坚持依法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综合治理,强化社会治理功能;坚持源头治理,确立社会治理重心。发挥"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协同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社区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对全社会运行与发展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组织、协调、引导、规范与控制的活动过程.国家治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体现着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方向,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政治秩序.国家治理体系是由国家治理要素构成的国家治理系统,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指国家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主体现代化包括政府治理中的执政党与政府现代化、市场治理中的企业现代化、社会治理中的社会组织现代化和个人治理领域的人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主要是政府治理方式中制度,法律法规与政策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方式中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方式中社会组织自治机制的现代化,以及个人治理方式中人的现代自觉.  相似文献   

16.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的发展现实,需要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根据治理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框架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公共服务决策、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供给过程、公共服务的效果。但现有案例表明,社区公共服务决策、供给过程和公共服务效果评估,与公共服务的治理要素不完全符合,这成为阻碍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与政府的公共政策体制、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权力结构与职能分界、社区公共服务制度有着重要关联。因此,社区居民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权责分工与协同合作法治化、公共服务效果监督评估的制度化等,是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着价值性、机制性和发展性三大困境,这与社区治理中所表现出的行政力量过度干预、自治组织功能虚化、社会力量有效介入不足等现象相对应。从实现基层治理多元主体参与共治和推进基层自治的目标来看,需要加强公共参与来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社区治理结构,同时形成推进社会自治的动力机制。在推进公共参与的过程中,应当从保障公民权利和法治化、强化基础性制度的建立健全、制度的稳定性与动态调整并重三个方面,对制度建设的保障性作用予以重视。最终,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真正实现建构现代社区多元主体共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资本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和理论途径在危机治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社区作为城市危机的基层治理单元,也深受其影响.通过运用社区治理理论和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我国的城市社区危机治理,总结当前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社区危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依据社会资本理论,可以从完善社区规范、增进社区信任、健全社区网络和塑造社区危机治理文化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今人口老龄化正向社会常态化迈进,单一主体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难以为继,研究者普遍认为建立由多个主体构成的养老服务体系是缓解当前养老需求压力的理想路径。理想有效的养老服务模式应该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管理方式相匹配。当前养老服务体系的多主体构成与合作需要以多元社会结构与社会治理思想为基础。在政策引导与现实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养老服务供给的多元主体已基本形成,但由于主体间合作的欠缺,使养老服务体系无法发挥系统性效应。因此,研究尝试用社会治理思想的内涵作为整体的分析框架,通过对S社区的个案剖析,研究当前多元养老服务主体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20.
唐江平 《社会工作》2011,(12):26-29
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是一个关乎社区治理绩效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主体间存在着权力冲突、关系混乱的状态,不利于推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在于社区治理明显的"行政化倾向",而这又根源于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文化观念的影响.要理顺社区治理主体间关系,需要综合平衡各种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