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关于邺下文人集团的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文学即是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邺下文人集团的文学即“三曹”“七子”的文学,这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三曹之文学自不待言。“七子”之说源于曹丕《典论·论文》,然曹丕初衷只在试图昭明新故友朋文章之不朽罢了。终观建安文学“彬彬之盛”,自非“三曹”“七子”所能涵盖  相似文献   

2.
“三曹”诗歌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安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这个里程碑,以诗歌为代表,以“三曹”为核心。把握了“三曹”诗,便把握了建安文学,把握了我国文人诗的第一个高潮,把握了五言古诗“彬彬之盛”的时代。本文拟就“三曹”诗作一比较,以就教于同行。 第一,从数量和题材上看。 曹操“身亲介胄,务在武功”,不过“息鞍披览,投戈吟咏”,故其诗不多,流传至今者仅二十首;题材上也多限于政治、军事、民情等重大社会问题。建安诗人大量抒写的宴酣游乐诗、男女风情诗、寄赠应答诗、曹操绝少染指。  相似文献   

3.
建安前后,以“三曹”为核心形成了浓郁的文学风气。“三曹”凭借其特殊身份和地位,聚集大批文学人才,并创造了适合他们施展文学才能的条件;“三曹”自身也都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们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带动其他作家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才使建安时期的文坛出现了独特繁荣的景观。  相似文献   

4.
昔曾自设“人人言殊”,逐而敏感于汪政、晓华先生《“代”里“代”外》文中“在不同的言说着那里,首先对历史发展时段的划分就是交叉、重叠、人言人殊的”(《中华读书报》1998年4月22月3版)之“人言人殊”。“人人言殊”、“人言人殊”,皆当成语“言人人殊”之误;然知,之所以字同易位笔误,实其“言人人殊”本违“成语”组构,曲义拗口所致也。今之“言人人殊”,多以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者,然却笔者查检《史记》涉文,似无其语出源。中华书局点校《史记·曹相国世家》有为“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俗)诸儒…  相似文献   

5.
以“三曹”与“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上承《诗经》、《楚辞》以来中国文学之精华,下启唐风、宋韵以后中国文学之新貌。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家都是东部人,而他们的向西开拓,则建构起了汉唐之间“骨气奇高”、“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健将除孔融外,几乎都将文学描写的目光投向了雄奇壮美的蜀道沿线,曹植、王粲、陈琳、阮、徐、应等先后随曹操到过关中与汉中,曹操与王粲、陈琳等深受西部文化的影响,西部文学的书写成就最高。建安文学的描写地域由东部扩展到了西部,使秦汉豪放雄浑的开拓精神与建安文学的建功立业精神相融合,进一步扩大了建安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安七子”中,有四子的籍里出现歧说。他们是徐干、陈琳、应(王易)、刘桢。现将四子籍里略加考证。 一、徐干 徐干籍里,旧说有四:1.曹丕《典论·论文》云:“北海徐干伟长”,以徐干为北海人;同于此者有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向长青《诗品注释》等;2.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北大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女性文学”及女权主义批评就已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头,“女性文学”因弗吉尼亚·伍尔芙、多丽丝·莱辛、娜塔丽·萨洛特、伊迪斯·沃顿等人的创作及大量女作家、女作者的参入而冠之以“爆炸文学”也似乎不算过分,女权主义批评也紧随其上,...  相似文献   

8.
“春秋五霸”之说始自战国,《墨子·所染》和《荀子·王霸》都认为五霸乃齐桓、晋文、楚庄、吴阖庐和越句践。汉唐学者也言五霸,只是对其构成看法分歧,出现三种与战国人不同的观点:其一,东汉班固《白虎通·号》云:“或曰五霸谓齐桓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庐也。”其二,也见于《白虎通·号》:“或曰五霸谓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也”。——此说最为通行,诸如东汉赵歧《孟子·告子下注》、应劭《风俗通义》卷一以及唐司马贞《史记·十二侯  相似文献   

9.
北京人民出版社《古代散文选注》上册注云:“苦秦,即‘苦于秦’,受秦统治之苦。”山西人民出版社《历代散文选》注云:“苦秦,以秦为苦,即在秦的统治下深感痛苦。”这两种解释,均值得商榷。按“苦”的本义是一种野菜,味苦,也叫“荼”。如《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苦,苦菜也。”《毛诗正义》云:“此荼也。”引申为味道苦。如《诗经·邶风·谷风》:  相似文献   

10.
建安时期,七子与三曹并称,其所创作诗文,慷慨而多气,为形成“彬彬之盛”的文学繁荣局面作有杰出贡献。建安七子诸家诗文集,《隋书一·经籍志》皆有著录,原本历唐迄宋,先后散佚不存。今所见者,系明清时人撮钞唐宋类书、总集而成的辑本,其中以清末丁福保编《汉魏六朝名家集》本最为晚出,其所收七子诗文亦多于其他辑本。但丁氏为当时  相似文献   

11.
《周易·文言》解释《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英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这段话,看到了“天时刀、“地利”、“人和”三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生理想的境界”;“提出了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鬼神的关系问题,并且提出了  相似文献   

12.
<正> “六朝故都”指的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故都之—的南京.《小学绀珠·历代类·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文学”则指的是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此一概念起于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前者为地理概念,后者属于文  相似文献   

13.
“出生入死”这个成语出自《老子》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指人处在生死之间,生存有十分之三的可能,死亡也有十分之三的可能。《韩非子·喻老》:“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谓之出,卒谓之入,故曰:‘出生入死’”。指人的生命开始于出生,而结束于死亡。“出生入死。的意义已有发展。后来又增加了新义,用它形容冒着生命危险,随时有死亡的可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二:“我与尔累年战斗,出生入死。”用的就是这个成语的常用义。鲁迅先生使用这个成语时不囿于旧义,创造性地把“出生入死”中的“生”与“死”互换一下位置,便成了“出死入生”。《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巴比塞有篇很有意思的短篇小说,叫做  相似文献   

14.
《论语·为政》云:“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何晏《集解》云:“孔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杨伯峻《论语译注》把“周”译为“团结”,把“比”译为“勾结”,注云:“‘周’是以当时所谓道义来团结人,‘比’则是以暂时共同利害互相勾结。”由于《论语》的影响甚为广大,所以人们便以为古代的“比”在表示人与人之间  相似文献   

15.
“干遂”(或作干队、干隧)一词,作为史迹久远的古地名出现,屡见于先秦载籍。如《吕氏春秋·适威》载李克对魏武侯语云:“此夫差所以自殁于干隧”。《战国策·魏策》一载苏秦云:“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遂。”《秦策》四云:“吴见伎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也。”《秦策》五亦云:“吴王夫差栖越于会稽,……遂为勾践禽,死于干隧。”它如《淮南子·道应》云:“越王勾践……为吴王(原作“兵”,据王念孙《读书杂志》校改)先马走,果擒之于  相似文献   

16.
“营窟”一词,屡见于古代典籍。《礼记·礼运》:“冬则居营窟。”《孔子家语·问礼》同。《孟子·滕文公上》:“上者为营窟。”郑玄注《礼记》云:“寒则累土。”孔颖达疏:“冬则居营窟者,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地下则窟于地上,谓以地上累土而为窟。”王肃谓:“掘地而居谓之营窟。”赵岐注《孟子》云:“凿岸而营度之以为窟穴而处之。”焦循《正义》:“此营窟当是相连为窟穴。”朱熹《四书章  相似文献   

17.
三国是文学灿烂多彩的时期,因统治者的提倡,文人学士地位得以提高,个人的创作受到重视。“通脱”的文学个性,造成了建安时期文学的辉煌。“三曹”、“建安七子”虽地位不同,但共同的文学爱好使他们常常集会,开展文学活动,都成为名噪当时的文学大家。贵为太子的曹丕,一封《与吴质书》用优美的骈句,体现了“清绮”风格,是古代骈文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18.
“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文学的命题而乐道,有的还说那是高尔基的“著名论断”,比如《禁区·荒区·闹区——对文艺研究的一点看法》一文(载《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二期)。但是,高尔基在何时何地作过这个著名的论断呢?谁也没有提出过明确的根据。由于求知欲的驱使,我曾翻阅过高尔基的一些文学论文,也查阅过我国文学家编著的《高尔基论文学》之类的书,都未能发现这个著名论断。直到今年,在《书林》第三期看到钱谷融同志的文章《〈论“文学是人学”〉发表的前前后后》,才  相似文献   

19.
《诗经·小雅·正月》,作者感念政荒世乱,以茕独而处世艰危之辞世。诗曰:“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愈愈”,《尔雅·释训》作“瘦瘦”,云“病也”,未若传训“优惧”为优。然传亦未明“愈愈”训“优惧”之所以然。笺训“侮”为“侵侮”,亦失之。今案“愈”当读“”。上古徐读定母鱼部,愈读喻母侯部,定喻准旁纽,鱼侯旁转,二字音近相通。林义光《文源》,谓“俞”字初文,“从舟,余省声。余、俞双声旁转”。《广雅·释训》曰:“,怀忧也。”《楚辞·七谏》“心而烦冤兮”,注曰“,忧愁貌”。《后汉书·冯传》“终而洞疑”,注云…  相似文献   

20.
《诗·卫风·伯兮》第三章:“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版327 页):“笺云:‘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朱熹《诗集传》“伯兮,第三章下:“比也。其者,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此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是以不堪忧思之苦而宁甘心于首疾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