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机是西晋时代著名的文艺评论家。他的《文赋》是我国古代最早研究文艺创作的名著之一。在这部文艺理论专著里,陆机对于文艺创作的构思、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论述,并有一定的创见。最近为了探讨《文赋》里的“意”,我拜读了陆侃如教授的《陆机<文赋>二例》和郭绍虞教授的《论陆机<文赋>中之所谓“意”》两篇大作,获益不浅。但他们两人对于《文赋》的“意”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为了说明问题,各引其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贾谊文赋全译》读后□黄南夏汉宁先生的《贾谊文赋全译》,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1996年7月)。这是一部体例完备、资料详实、学术性强、新见迭出、训、疏、注、译多位一体、相得益彰的古籍整理力作,为我国古代宝贵文化遗...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起源很早,自从文学出现,也就有了关于文学的思考。古人一边从事着文学的创作,一边议论着文学本身,自先秦至近代,中国文学拥有数量众多的经典作家作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和大量的理论批评著述,从孔子到金圣叹,从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严羽的《沧浪诗话》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即是:中国古代文论课程讲的就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论说。用现代的人文学科术语将其叫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中国古代,对于文论这一对象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随着文论自身的发展,对它的认识也逐渐明确…  相似文献   

4.
陆机的《文赋》写于何时?历来在看法上就有分歧。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陆机二十作文赋。”比如陈钟凡和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傅庚生《陆机〈文赋〉今译》(《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4期)等都持此说,他们唯一的依据,便是杜甫的《醉歌行》。  相似文献   

5.
魏晋玄风与陆机《文赋》的思辨性顾兆禄陆机(261-303)所作《文赋》,辞丽论精,向为历代文人推崇。然《文赋》之成就不仅在于它首先提出了“缘情”和“应感”等重要的文艺理论观点,而且通篇还充满了思辨性。这后一点正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的。陆机所处的魏晋...  相似文献   

6.
张双田 《殷都学刊》2007,(2):109-111
本文在对《文赋》创作之"构思论"作出界定基础上展开对其讨论,分别就"构思论"具体内容的解释以及在魏晋玄学思潮背景下使"有限与无限"这一时代主题如何在《文赋》的"构思论"中实现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赋》的主要贡献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文赋》在历史上,长期被视为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罪魁祸首,不仅认为它“重六朝之弊”,“失诗人之旨”,且六朝文风“自陆平原‘缘情’一语,引入歧途”,这就罪莫大焉了。近二三十年来,对《文赋》的评论虽还存在一些分歧,总的来看,肯定的渐多了。但肯定它什么呢?一篇“巧而碎乱”的《文赋》,涉及问题相当广泛,如果我们也作“巧而碎乱”之评,即使逐一肯定其所谓创作修养、想象构思、修辞技巧、文质并重、辨析文体、重视独创,以及兴会感应等,仍是价值有限,也未必能使人信服它确非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始作俑者。所以,到底怎样评价《文赋》,有必要研讨其主要贡献何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文赋》是一份珍贵的理论遗产。它的主要贡献是首次提出了以艺术构思为中心的文学创作论。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责难,说《文赋》是“唯心论的创作论”。而本文拟就《文赋》的唯物主义因素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一判定《文赋》是“唯心论的创作论”,是说陆机在分析创作过程时,曾提到“道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批评者认为:通过客观事物激发思想感情即触景生情,这一点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因这里所说的景,是自然景物而不是社会斗争,所以就是唯心的了。这种以是否描写社会斗争来衡量是非的观点,实在有点太简单了。文艺创作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  相似文献   

9.
《文赋》和六朝形式主义文风的关系 《陆平原集》中的诗赋,一半是因袭古人诗意,仅仅变换一些词句的摹拟之作,还有一部分是应诏诗、酬酢诗,辞藻雕饰、对偶笨拙、板滞无味,其它可以称为创作的作品,寥寥无几。在拟古成风,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盛行的太康时代,出于上层贵族中一位当权的内史、后将军之手,这种现象原无足怪。可是其中的《文赋》,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第一篇专门探讨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成功为一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比较完整的创作论,它承先启后,在中国文论史上开辟了文学创作论的研究,并为之奠定了基础。 《文赋》是用赋体写的,句式对称,辞藻华美,声韵铿锵。然而由于雕饰过分,比喻繁琐,乃至含意隐约,要确切明白地理解它的内容,难度较大。自从梁代萧统把它编入《文选》,迄今约一千五百年,历代有人作注,直至当代诸家注笺,对其文句和论点,理解仍不一致。 对于《文赋》采用这种表现形式,历来有不同评价。评论者一致承认作者运用赋体论述抽象的文艺理论问题,确实煞费经营,但贬誉不一。贬之者说它“巧而碎乱”,意义错杂,结构散漫,语言隐约,如雾里看花,色彩缤纷而真意难明。誉之者说它运用高超的技巧,诗一般的语言,生动形象,曲尽其妙。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2002,(6)
梁荻在《云南社会科学》2 0 0 2年第 4期撰文《李清照诗词文赋的社会价值》指出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与男性文学家齐名的一位诗人、词人、文赋作家。其创作丰赡 ,各种体裁兼备 ,诗词文赋均写得好。她的诗词中蕴含着崇高的感情因子 ,与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父亲的言传身教和丈夫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被她词中忧伤的婉约和诗中刚烈悲壮的激情以及赋中强烈的爱国思想所打动。其诗词文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强烈的爱国思想 ,显现了民族的、社会的文化群体特征 ,成就了她诗词文赋的社会价值。从艺术本体的角度考察 ,李清照是具有个体性、独…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艺术灵感论吴建民灵感,是创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最为奇妙的心理现象,它以审美意象的高质量创造性和文思的极度丰富性而为历代艺术家所青睐。陆机《文赋》最早对灵感作了精彩描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际,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  相似文献   

12.
刘勰在《序志》中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其理论重点在于“说明写文章时对于心思的运用”①。正如有些论者所说,“用心”之说,源于陆机《文赋》,但是刘勰却并不仅仅满足于再写出一篇《文赋哪样的描述创作经验的论文,他的理论目标显然更为宏大。在《序志冲,他对包括《文赋》在内的几部“近代论文之作”进行评价:“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人流别》精而少巧,做林》浅而寡要。”这些著作的共同缺点是:“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法,无益后生之虑。”刘勰显…  相似文献   

13.
试论陆机《文赋》之文化背景毛庆探讨一种文学理论,研究一部文学理论著作,除要了解其产生的文学环境和历史渊源,还必须考察其文化背景,否则就很难更深入更透辟地分析这种理论和这部著作。对我国文学理论史之名著———陆机《文赋》的研究,本也理应如此。只是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祝尧在《古赋辩体》中指出,唐末宋初的赋家为矫正律赋之弊,学习楚辞和汉赋中问答体作品的散文化句式和议论手法,开创了一种新赋体——文赋。但文赋未能祖述兼有六义之骚,亦未能宗法"丽以则"之汉赋,更未能做到情、辞、理的统一,已失赋之本义。且以指导科考的标准来看,文赋不能作为士子学习的典范,所以祝尧拒绝给予文赋以"合法"的地位。祝尧对文赋近乎否定的评价,有其理论渊源和理学一尊的时代原因,它显示的是实践家的"破体"行为和理论家的"尊体"主张之间的矛盾。祝尧保守的文赋观对明清两代的赋论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评价祝尧的文赋观对当今的辞赋理论研究及创作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梅 《江汉论坛》2006,(9):108-111
本文在分析《文赋》的基础上,通过对《诗经》的以及后世文体发展的探讨,阐述了对“诗缘情”一说的理解,并试图对陆机相对于传统儒家文论的突破(而不是反叛)作出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陆机是形式主义者吗?陆机《文赋》以大量的篇幅讲创作的过程与技巧,思想内容方面似乎讲得少一点,于是后人往往指责他有形式主义的倾向.首先提出这种批评的是刘勰,他指责《文赋》"巧而碎乱","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文心雕龙·序志》),这就是说,陆机只是零零碎碎地讲了许多艺术技巧,却没有根据儒家先哲的理论讲文艺创作的根本问题,因此对后人没有什么好处.刘勰此说影响极大,至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上的文章家和文学家们大多具有“情欲信,辞欲巧”的写作观,这对我们的前人研究美的书面语言——“巧”之“辞”给予了启迪。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谓俯拾即是,收获甚丰,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  相似文献   

18.
文艺评论是说理的,但写得干巴巴的,不讲文彩,是不好的。如何把我们的文艺评论写的生动活泼,具有艺术性,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古代的文艺评论,有很多是写得很好的。如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这些文学论著,像优美的散文,像抒情的诗。现代也有不少很好的文艺评论,而写得最好的要数鲁迅。鲁迅不仅是伟大的作家,也是伟大的文艺批评家。他的文艺评论,文情并茂,情理交融,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 ,前辈学者开始怀疑宋玉的大小言赋 ,但是他们的怀疑证据不足 ,甚至有误解之处。重新研究大小言赋可以发现 :大小言赋是先秦俳词向文赋转化过程中的一个中介标志 ,反映了从俳词到文赋的转变痕迹 ;其作者宋玉是楚王的特殊小臣 ,既伴王左右 ,服侍君王 ,又应命作赋 ,娱乐君王 ,完全具备创作大小言赋的动机和背景条件 ;同时 ,大小言赋又与西汉早期墓葬中出土的《唐勒赋》惊人地一致 ,具备早期文赋的各种要素。所以 ,大小言赋当为宋玉的传世真迹 ,并且是宋玉最早的文赋作品  相似文献   

20.
“诗缘情以绮靡”,自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首次提出这一命题后,抒情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被肯定了下来。确实,纵观我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无论《诗经》、《楚辞》,抑或建安、太康诗歌,都是诗人抒发情感、吟咏性情之作。在这些创作中,诗人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客观世界,而不是用概念去分析、判断客观世界。正因为如此,诗歌才成其为诗歌,诗歌才具有了它自身的特征和价值。但是,世间的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们既有区别和对立的关系,也有联系、依存的关系,诗人在抒发主观感情的同时,又包含着对客观生活的分析和判断,这主要表现在:一、诗人的感情是基于对客观生活理解和认识产生的,而这理解认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分析和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