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确激励机制在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找出民办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完善民办高校激励机制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教师职业规划为切入点,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从而提高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积极性,推动民办高校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教学水平取决于学术水平,而学术水平取决于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不仅对高校的建设意义重大,更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非凡。本文在民办高校终身教职教师的职务岗位设置基础上,阐述了民办高校终身教职教师的职务聘任办法,说明了民办高校终身教职教师聘后的考核评价办法,指出了民办高校终身教职教师聘后的考核工作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素质水平是民办高校稳步发展的基础,师资质量决定民办高校发展质量的高低,而教师培训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保障民办高校教师群体的培训是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有效前提。本文基于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行一系列讨论,总结出当前民办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多角度的分析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目前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着对培训本身不重视、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效果评估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培训制度的设定、培训团队的选择、培训内容的分层分类、培训过程与结果的评价体系这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岗位设置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内容。在高校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是深化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依据,对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浅析了当前高校岗位设置管理所面临的几个问题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教师教学发展的促进与深化必然与其应用型定位实施路径的关键要素相对应,找到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保障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点,也就找到其教师教学发展实施的关键要素.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的分类建设、分类管理必将成为教师教学发展促进的前提和实施的关键所在,必然引起教师教学发展的分类建设和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前夕,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首次提出普通本科学校的转型,明确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民办高校由于其“民办”性,在政策项目资金和师资等方面先天不足,在这次高校改革中尤受关注,往应用技术型方向转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转型,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更高,民办高校亟需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民办高校在办学中应更多的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然而目前我国民办院校的“双师型”人才确是十分短缺的。因此,应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以及完善民办高校的教师激励体制,以加快推进民办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校之间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师资的竞争。在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成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基础工作。紧密结合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体系并有效实施,是实现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全覆盖、提升民办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发展引领作用,提高民办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笔者针对当前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存在问题重点阐述了构建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体系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水平、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教学压力比较大,“双师型”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难点。学校要立足自身专业设置特点、师资培养等需求,制定完善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方案,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积极引进“双师型”教师;明确“双师型”教师准入标准,增强教师个人学习意识,明确他们的学习方向;多渠道开展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各个专业教师结构;完善教师培训、奖励制度,组织教学培训,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快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一支专业素养高、师德高尚、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组织和业务流程.还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动员工积极性,岗位都是不可缺少的评价基础。如何合理设置岗位.建立市场化的岗位价值体系.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也是人力资源管理最基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发展取决于德才兼备的高质量教师,而当前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现状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其原因的分析,指出其建设路径在于:教师自身和学校制度两个层面的立己达人。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想持续不断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就要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完善绩效薪酬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教师的潜能,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做出应有贡献。基于此,从知识经济的视角来分析高校教师的绩效薪酬,并提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而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科学合理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晓鹤 《人才瞭望》2016,(20):51-52
随着教育国际化发展形势的不断深化,高校间的主要竞争力逐渐转移到教师人力资源的管理方面.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关系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同时涵盖先进制度的构建,是高校特有的由知识凝聚而成的管理体系.笔者主要对当前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对策,以期实施规范化的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工作,确保高校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晨曦 《人才瞭望》2017,(12):22-23
一支相对独立、稳定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师是学校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当前民办独立学院中,人才流失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经验丰富、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人才的流失对于民办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民办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因此解决该问题是当前民办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笔者对民办独立学院人才流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对民办独立学院的人事工作以及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评估标准的建立,对评价条件的严格把握,是建立完善高校教师管理体系和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要求。本文将结合具体高校光学工程学科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量化标准和条件,探讨高校教师职务晋升具体标准和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人事选用、职称、考核、培训、工资、福利以及退职退休等人事制度的各个环节,其中改革的核心是科学设岗.岗位设置要坚持以编定岗、因事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如果岗位总量太多,就会人浮于事、滥竽充数,起不到聘用制度应有的竞争激励作用:如果岗位总量太少,又制约优秀人才的正常晋升.不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岗位设置一定要科学合理,要在人员编制限额内.根据工作职能、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需要确定岗位合理的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那么,要做好科学设岗工作应注重以下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绩效管理已经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部分高职院校建立岗位分析制度和岗位分析流程,力图探索岗位分析体系。岗位分析要根据高职院校教师岗位特点,说明岗位分析重要性,提出岗位分析的基本流程,向高职院校绩效管理部门提出符合院校岗位特点、结合岗位聘用、统一人力资源管理和尊重体现人文关怀的岗位分析策略。然而岗位分析离不开院校发展战略规划,它要求是有目的地引导、规范、鼓励和协调高职院校与教师们的教学行为,促进院校教师队伍学习和绩效长促有力改进。  相似文献   

19.
国家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来,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目的就是要职业院校培养出合格的技工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使教师的能力能够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成为当前的关键。教师岗位能力标准建设研究,对人才招聘、绩效管理、师资培训、人才培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岗位能力标准建设研究,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成长和能力提升起到指明方向作用,对职业院校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提供支撑;对职业院校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于每个企业而言, 经济效益是他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然而如何提高企业的绩效呢? 这就要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激发起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每位员工的工作效率. 一、合理调整培训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推动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向着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重心工作就是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培训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培训中,有很多员工产生了懈怠的心理, 他们没有把培训当成一回事.尽管花费了人力、财力等开展培训活动, 然而所取得的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换言之,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针对该问题,企业要认真分析原因, 如员工的学习意愿不强烈、企业占用了员工的休息时间进行培训等. 鉴于此,企业要合理地调整培训模式,针对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做出修改,如事先从员工所处的岗位出发,制定相关的培训要求,培训完之后,考核员工的培训成果;将员工参与培训的时间纳入到实际工作中;员工培训与员工绩效相挂钩,使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并在培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