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域文化蕴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地名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其所蕴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情感价值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涵养爱国情怀。在新时代下,全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根据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全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推动全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探究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优路径,可促进地名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发挥,推进高校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创建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符合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高校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新媒体时代的环境要求以及高校科学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放置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总体布局中,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制度建设协同共进。开展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且具有精神内核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大思政”与“大党建”协同教育格局,以推进高校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下,心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心理育人,其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应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心理育人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提高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认同感与接受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时,其还可以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使思政工作“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成为可能。心理育人能够为思政教育提供理念方法上的借鉴,增强育人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实现育心与育德的充分结合。基于此,本文将具体探究心理育人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以期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背景,从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出发,全面探讨体育院校学生思政工作的内涵,对于增强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校园是最活跃、最激进的青年聚集之处,校园文化更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创新基地,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深远。近年来,西方文化通过大学校园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把握校园文化的基调,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是使大学生紧紧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有效途径。本文从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入手,分析新形势下两者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功能,着重探索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科学途径,旨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林可全 《人才瞭望》2016,(12):107-109
笔者旨在一方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全面落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程,进而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通过不断创新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综合性地提升新时期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力.相对而言,构建新常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大学生生活出发,规范大学生的教育理念,全面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进而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明确了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依据与原则,探讨了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对策,希望构建新常态的思政教育发展格局,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做好资助工作,发挥好育人成效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遵循,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选树资助先进典型并加以宣传,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是发挥好高校资助工作育人成效的重要途径。对于激发大学生奋发自强、励志成才、感恩奉献精神,帮助大学生培育培养积极健康心态,坚定理想信念,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如何在高校教育中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是当下需要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相关概念与理论、开展的必要性进行梳理与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劳动教育开展的中坚力量。在了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探讨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新时代劳动教育,这有助于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尤其在对大学生思想引领过程中,更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依据,强化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联之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激励。这样不仅能够形成一种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价值风尚,也能培养诸多高能力和高素养的优秀人才,对于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否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大学生思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品格与个人修养造成影响,不仅具有丰厚内涵,也能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意义入手,结合实际落实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存在的问题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有效性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生活思政”是对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创新,是构建“三维”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文章深入研究“生活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和实践路径,探索其在高校育人中的作用和意义。“生活思政”以生活为主线,在鲜活的生活事迹中实现思想引导;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和平台,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以实践教育为方向和基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在当前社会快速变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成长需求。“生活思政”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方式和深化研究,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当前,将美育融入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与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提出新的要求,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进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从美育视角出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相互渗透和融合,深入梳理当前美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实现路径,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通过提高网络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创新网络思政教学模式、加强网络思政课程建设等路径实现,以全面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生也逐渐变为“00后”,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生理及心理的影响,新时代大学生具有理想信念淡薄、政治意识薄弱、心理脆弱、依赖网络、学习生活碎片化、注重个人导向、缺乏知行合一等特点。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新时代大学生独特的思想行为,要适时地改变教育引导策略,从实际出发,通过加强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创新网络思政教育载体,注重社会实践,树立榜样典型等方法,积极探索教育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冯锰 《人才瞭望》2017,(6):204-20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的经验,但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不够、反馈不足、校际联动不强等方面.为此,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增强校园网监管能力,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形成高校间优势互补的局面,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思想行为的风向标,大学生对其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国家未来.需求作为激发行为的根本动力,也影响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题,以需求视角研究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有助于内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站在需求角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能加强大学生自身民族自豪感,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大学生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本文以《旅游接待业》课程为例,进行基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旅游接待业》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从教材建设、教学过程、课程考核进行课程融入文化自信培育的教学实践,并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构建《旅游接待业》课程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实施保障体系,力图构建专业课程建设内涵文化自信教育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弘扬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8.
榜样教育是我们党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培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切实可行的榜样教育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榜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对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互联网突飞猛进,海量信息在网络上的不断涌现使得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产生“距离”,同时西方影视文化、韩流文化等不良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断渗透,这些现象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挖掘其富有的深刻内涵,并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融入到《思想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道法》)课程当中。这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提升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0.
“道路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三个自信之一,对坚定大学生的发展信念,培养大学生的品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坚定大学生“道路自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认识到坚持“道路自信”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并努力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点,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